首页期刊导航|今日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今日药学
今日药学

陶剑虹

月刊

1674-229X

jinriyaoxue@gmail.com

020-37886330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2号9楼

今日药学/Journal Pharmacy Toda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广东省药学会主办的药学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广东药学》被国家列为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期刊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等主要数据库和检索期刊收录。《广东药学》杂志自1991年创刊以来,为广大药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进行学术交流、传递医药信息、提高药学科研水平及职称晋升等许多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东省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常用头孢菌素注射剂临床快速综合评价专家共识(2023版)

    广东省药学会
    1-5页

    头孢菌素注射剂综合评价专家共识

    毛霉病抗感染治疗药物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梁乔芳廖小林苏桂玉吴洪文...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霉病是一类由毛霉目真菌导致的严重感染,好发于各类严重免疫缺陷宿主,临床诊断难,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抗真菌治疗是重要的手段。近年来,随着新型抗真菌药物和新型辅助药物治疗的出现,毛霉病的治疗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进步,为改善致命感染的预后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提高临床对毛霉病治疗水平,结合我国毛霉病治疗需要进行综述,以供研究和临床借鉴与参考。

    毛霉病抗真菌药物治疗

    鲜余甘子干燥过程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邓桂珠卢泳甘国兴朱卫星...
    13-1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鲜余甘子干燥过程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鲜余甘子干燥过程芦丁、没食子酸、柯里拉京和鞣花酸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温度≤70 ℃时,随着干燥时间延长,鲜余甘子中芦丁、柯里拉京和鞣花酸含量缓慢增加;温度≥80 ℃时,随着干燥时间延长,鲜余甘子中芦丁和鞣花酸含量快速增加。结论 在干燥过程中,鲜余甘子芦丁、没食子酸、柯里拉京和鞣花酸含量随干燥时间延长而呈现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和幅度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其增加速率和幅度越大。可为鲜余甘子的干燥工艺提供参考。

    鲜余甘子干燥过程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罗哌卡因通过JAK-PI3K-AKT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陈月月郭小花刘文兴金宇林...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对宫颈癌细胞的影响,为宫颈癌手术麻醉剂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作用于宫颈癌细胞Hela,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小室法测定细胞侵袭力变化。建立人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观察罗哌卡因处理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STAT3磷酸化水平和JAK、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抑制剂及罗哌卡因处理后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 罗哌卡因可显著抑制宫颈癌细胞Hela的生长及迁徙能力,促进其凋亡,抑制STAT3磷酸化及JAK-PI3K-AKT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罗哌卡因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结论 罗哌卡因可通过抑制JAK-PI3K-AKT通路对宫颈癌细胞产生抑制作用。

    罗哌卡因宫颈癌凋亡AKT信号通路麻醉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花贝消痤汤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

    王羽侬王莹张丰川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花贝消痤疮汤治疗痤疮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TCMSP及ETCM数据库筛选花贝消痤汤主要活性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网站进行靶点预测;同时从Gene Card数据库、Disgent数据库、TTD数据库筛选痤疮的相关靶点;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使用String网站及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与KEGG分析;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潜在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匹配。结果 从花贝消痤汤中筛选出207个活性成分和1 722个潜在靶点,其中70个核心靶点20条通路与其治疗痤疮有密切关系,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有效成分与其关键靶点都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花贝消痤汤治疗痤疮具有生物学支撑。不同的蛋白存在协同作用,其中SRC、MAPK1、STAT3、RELA、RXRA、EP300、NFKB1、NFKBIA等靶点起着关键作用。生物过程主要涉及激素合成、内分泌调节、血管生成、细胞信号传导、炎症反应等方面,并主要富集在MAPK、Rap1信号通路上,发挥抗炎、抗皮肤角化、调控细胞黏附、修复皮肤屏障等作用。

    花贝消痤汤痤疮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大蒜素治疗大肠埃希菌诱导的急性膀胱炎的分子机制研究

    张玉艳陈倩梅刘银欢龙惠...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蒜素在治疗大肠埃希菌诱导的急性膀胱炎中的作用及潜在的机作用机制。方法 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大鼠急性膀胱炎模型,并进行大蒜素治疗,取大鼠膀胱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改变以确定大蒜素的治疗效果;接着对不同分组的大鼠膀胱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结合GEO数据分析大蒜素可能作用的下游靶点,通过GO与KEGG及蛋白互作(PPI)等分析筛选潜在分子靶点,进而在大鼠膀胱组织切片中进行免疫组化的实验验证。结果 大鼠膀胱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大蒜素可缓解急性膀胱炎的组织结构紊乱及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存在显著疗效;大鼠膀胱组织的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大蒜素可显著抑制115个在急性膀胱炎中上调的蛋白及诱导24个下调的蛋白,结合GEO中C57小鼠膀胱炎症的测序结果后,筛选出37个共同上调的蛋白及1个下调的蛋白,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集中在免疫相关的通路上,包括免疫反应调控、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h1和Th2细胞分化、细胞因子-免疫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过蛋白互作分析研究进一步筛选出CD74,CD96,ICOS,PTPN22,PDCD1,CXCR6等免疫细胞相关因子,结合其在大鼠中的测序丰度,最终筛选出差异最显著的CD74;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大蒜素可抑制尿路上皮CD74表达进而抑制巨噬细胞在大肠杆菌诱导的急性膀胱炎中的浸润分布,缓解炎症反应。结论 本研究发现大蒜素可治疗大肠杆菌诱导的急性膀胱炎症,为研究大蒜素等天然抗菌单体治疗急性膀胱炎提供了新的方向与策略。

    大蒜素大肠埃希菌急性膀胱炎转录组测序

    区域性抗菌药物处方交叉点评体系的建立与不合理处方分析

    廖婧曾继勇陈杰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区域性处方交叉点评体系,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整改,提高处方合理率。方法 在番禺区卫生健康局的行政干预下,抽取番禺区14家公立医院2019~2021年间5个季度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共20 426份进行医院间分组交叉点评,以2019年第4季度作为干预前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帕累托图分析,2020年第2、4季度和2021年第2、4季度作为干预后组,利用PDCA管理模式追踪整改并使用卡方检验对比干预前后处方不合理率。结果 干预前组主要存在问题为"遴选的药品不适宜""无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与干预后不合理率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季度处方总体不合理率干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建立区域性专项处方点评体系,对不合理处方分析、总结和改进,可提高医生用药水平,促进药师学习掌握专业技能,从而降低处方不合理率,保障用药安全。

    抗菌药物处方交叉点评不合理处方分析PDCA管理

    阿兹夫定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实践

    莫迪威冯福珍张晓月陈翔...
    45-4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兹夫定临床实践中对轻、中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疗效及其改善不同症状所需平均用药时间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15 日~2023年1月15日于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诊断为轻、中型新冠病毒感染且自愿接受阿兹夫定抗病毒治疗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用药后入组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促、肺部影像学转归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统计上述症状改善所需用药时间天数,观察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及其发生率。结果 本研究纳入分析病例共36例,11例中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改善,25轻型患者有效率为64%,其中19例入院时伴有咳嗽咳痰患者,服用阿兹夫定后,14例患者咳例嗽咳痰症状有所改善(52。6%)甚至痊愈(21。1%),总有效率为73。7%,平均所需用药时间为5。5~5。8d;16例入院时伴活动后气促患者,服用阿兹夫定后14例气促症状好转(50。0%)甚至痊愈(37。5%),总有效率为87。5%,平均所需用药时间为3。4~4。3d;2例入院时伴胸闷患者服用阿兹夫定后均得到了改善甚至痊愈;36例血氧饱和度均有改善(100%),淋巴细胞减少得到缓解(62。5%),肺部影像学表现得到改善(72。2%)。其中4例发生3~4级转氨酶升高不良反应(11。1%),停药后均自行恢复。结论 阿兹夫定可有效改善新冠病毒感染后呼吸道症状,但临床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其肝毒性不良反应。

    阿兹夫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践不良反应疗效

    回顾性研究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高珊珊刘丽娟袁中文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临床信息系统,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从真实世界角度分析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规律及高频药对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某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信息系统诊断为"男性不育症"或"不育"的中医门诊处方,建立Excel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对核心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高频药对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结果 共纳入1 528例病例,涉及中药273味,以温性为主,甘味为多,以肝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置信度最高的组合为泽泻、牡丹皮、茯苓(97。62%)。通过TCMSP、GeneCards、STRING11。0、MetScape等数据库筛选高频药对主要化合物35个,相应作用靶点147个,与男性不育症的共同靶点78个,KEGG富集分析筛选得到222条信号通路(P<0。01),主要涉及癌症的途径、化学致癌-受体激活、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等。结论 中医临床治疗男性不育症补肾益精法、补脾益气养血法、利湿泄浊为主要思路,高频药对发挥"利湿泄浊"作用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等特点。

    男性不育症真实世界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

    基于药师协议处方权对癌痛患者的管理

    刘惠霞周秀红赖剑峰陈文露...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临床药师在县级医院行使协议处方权管理癌痛患者的模式及管理效果干预性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在药师门诊进行药师随访及协议处方权管理的4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同期在某院医生门诊进行癌痛药物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随访60d后,干预组中、重度疼痛占比由100%下降至27。5%,对照组中、重度疼痛占比由100%下降至65。7%,干预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疼痛评分(P<0。05)。干预组较对照的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得到显著改善(P<0。05)。干预组用药依从性≥7分的患者占比由5%提高至67。5%,对照组观察用药依从性≥7分的患者占比由6。7%提高至31。4%,且干预组用药依从性高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评分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协议处方权对癌痛患者进行治疗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疼痛,减轻药物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为进一步管理门诊癌痛患者提供新的模式。

    协议处方权临床药师药师门诊癌痛药物治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