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媒体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媒体研究
新媒体研究

祁书彦

半月刊

2096-0360

guigu2013@126.com

010-64462956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新媒体研究/Journal New Media Research
查看更多>>《硅谷》杂志简介及投稿须知《硅谷》杂志简介:《硅谷》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科技刊物。主旨在于关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动高新技术的传播普及。本刊为半月刊,国内刊号:CN 11-4775/N 国际刊号:ISSN 1671-7597 邮发代号:80-773本刊主要栏目有:高新技术产业新闻、产业园区及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科技产品研发、技术研发、技术应用、科技创新论坛等。本刊常年征集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相关文章。本刊热忱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吝赐稿。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络媒体收录。 本刊可通过邮局订阅,也可直接联系本刊发行部直接订购。■编辑部电话:010-64462956■投稿信箱:guigu2013@126.com■咨询QQ: 2237754324 ■联系人:王编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情绪视角下个性化推荐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

    孟思延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性化推荐是新媒体平台为其用户进行推荐的一种常用营销手段,平台消费者感知个性化使其产生情绪反应,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自我损耗促使其进行冲动性购买。为此,从情绪反应视角切入,探究在隐私担忧的调节下,愉悦、唤醒和支配三种情绪反应同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有其必要性。研究表明,与感知个性化积极影响愉悦和唤醒不同,感知个性化对支配具有负向影响;在感知个性化影响冲动性购买行为这一过程中,愉悦、唤醒和支配起共同中介作用并且受到自我损耗的再度中介作用;当消费者隐私担忧高时,感知个性化对愉悦和唤醒的正向影响被削弱,对支配的影响方向发生了改变。

    个性化推荐感知个性化冲动性购买情绪反应自我损耗隐私担忧

    用户观看童书营销短视频行为动机研究

    彭玺袁晶晶杜正文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抖音平台上热门童书短视频创作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短视频评论区进行探究,旨在揭示童书短视频用户观看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研究结果表明,用户观看童书短视频的心理动机主要包括娱乐消遣、情感表达、社会互动准社会关系建构等。基于这些发现,从内容创作和叙事策略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升童书短视频的质量和传播效果,为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创造更多价值。

    童书短视频使用与满足理论动机与行为评论内容分析法

    省级党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效率研究

    王宏新杨杨
    70-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省级党报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效率,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对公众号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剖析公众号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公众号运营的综合效率。研究发现:27个省级党报微信公众号样本中,仅有5个公众号运营效率为DEA强有效,占比仅为18。52%,多数公众号都存在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的情况,公众号运营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微信传播能力是影响运营效率的重要因素。针对公众号的运营效率问题提出了提高推文质量、创新推广方式、创建反馈机制等建议。

    运营效率DEA模型微信公众号灰色关联分析省级党报

    赋能与助力:计算广告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

    王小慧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目前计算广告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现状以及相关品牌案例的研究,发现目前计算广告不断为品牌传播赋能与助力。计算广告通过定向投放广告和精准触达目标受众、多样性媒介和创新性广告创意、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准确的效果评估助力品牌知名度提升;借助针对性和定制化广告内容、用户体验和品牌关联、社交媒体和用户生成内容的整合促进品牌形象塑造;运用互动式广告体验、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广、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推荐增强品牌互动体验。与此同时,为了使计算广告能够更好为品牌传播服务,品牌方应该从提高广告创意和用户体验、加强数据分析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计算广告品牌传播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品牌互动体验

    拟剧理论视域下小镇青年的媒介形象研究

    王璐彬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土味""消费新贵""小镇做题家"等标签不断涌现,小镇青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以微博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关于"小镇青年"的热门博文为研究材料,运用LDA主题模型与SnowNLP情感分析等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对博文所叙述的主题和情感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小镇青年的媒介形象特征和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维护和提升其媒介形象,拓展小镇青年群体的发展空间,推动社会整体进步。

    拟剧理论小镇青年媒介形象自我呈现印象管理

    徐州地区抖音网红情况调研及思考

    杨腾徐明
    83-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地区网红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采用参与式观察、数字统计等方法对徐州地区抖音网红进行调研,发现网红自身存在作品产出、自我呈现和粉丝运作等方面的问题,相关部门也缺少对本地网红的关注与利用,官方账号与网红共创联动不足。研究认为,统一组织领导、提供支持保障、注重人才支撑、着力加强合作是开发网红势能的有效路径,能够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地区网红徐州城市发展短视频运营文化旅游市场调查媒介融合

    媒介朝觐:社交媒体中网红产品的塑造逻辑研究

    郭文琪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社交媒体中网红产品的塑造逻辑,研究从媒介朝觐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媒介叙事对网红产品的符号以及新的空间叙事的建构,消费者亲身参与实地购买时一系列具身接触活动的意义,以及消费者购买后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的行动反馈对网红产品的塑造作用。在多元的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下,网红产品的塑造过程体现了人及其身体实践与空间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

    媒介朝觐网红产品媒介再现具身接触行动反馈

    速度至上,以爽为核——微短剧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靳唯鸣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短剧作为新兴网络文化视听样态,近年来逐渐成为互联网上短视频领域的重要一翼,其发展动因与现实意义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应当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域进行解读,对其做出学理化阐释。微短剧在加速社会的当下迎合了从众的文化快餐心理,实现了观众的即时满足,并以投射的方式带来白日梦体验达到受众诸多需求层面的充分满足。除此之外,其野蛮生长的势头也带来了心理现实与生理心理层面的担忧和隐患。

    微短剧社会心理学文化快餐心理受众心理

    媒介融合视域下古装悬疑类网络剧的类型化特征探析

    朱婧雯
    96-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装悬疑类网络剧是当下盛行的国产网络剧集。研究从内容创新、话语转向、文化建构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出媒介融合视域下古装悬疑类网络剧具有类型叠加与空间具身化体验、观评共生与意图传递、传统文化的艺术呈现与跨媒介传播等类型化特征。由此,进一步思考古装悬疑类网络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文化话语媒介融合空间知觉古装悬疑类网络剧

    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共情传播的基础、触发机制及启示

    邹灿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文博类节目对受众的感染力,以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基于家国同构的历史语境与流浪孤独的现实语境是该剧共情传播的基础,通过多模态视听语言唤醒情绪共情、拟人与隐喻双线叙事达成认知共情、参与互动融合双线共情促成共情传播。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博类节目可通过温暖视听模态、情感化叙事、多渠道平台搭建共情空间,以提升节目效果。

    网络微短剧文博类节目共情传播《逃出大英博物馆》情绪共情认知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