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谢仕芳

双月刊

1673-4971

rcljsyzb@126.com rcljsyzbgg@126.com

0791-88177687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上坊路382号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Journal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会刊,是综合介绍国内外材料及热处理新技术、新动向的窗口和媒介。坚持先进性、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为办刊方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冷速下7050铝合金的晶粒细化研究

    周子为周涛朱博翔姚韩...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V型模具、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不同冷速下7050合金的细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从1.8 ℃/s增加到54.3 ℃/s,7050铝的晶粒度从75.5 μm降低至45.6 μm;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第二相中T相(AlZnMgCu)和S相(Al2CuMg)的平均尺寸逐渐减小,其分布更加细小弥散,该两种相可以作为铝晶粒的形核质点,促进7050合金的晶粒细化.

    7050铝合金晶粒细化微观组织冷却速度

    二次回火温度对GX23CrMoV12-1耐热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林马越鲜广范洪远...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GX23CrMoV12-1耐热钢为燃气轮机核心铸件用钢,热处理工艺为1050℃×4 h油冷淬火+740℃×6 h炉冷回火.对该材料一次回火后再进行二次回火处理,探究二次回火温度对该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回火后材料的组织与一次回火后的组织相同,均为细小的板条马氏体.二次回火后材料的强度、硬度和延伸率均降低,且随着二次回火温度从710℃升高至740℃,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延伸率呈增大趋势.在720℃温度条件下二次回火后耐热钢组织中出现了较多的粗大析出相,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最低.二次回火后材料的冲击韧性较一次回火态有显著提升,在740℃温度条件下二次回火后材料的吸收能高达71.8 J,较一次回火态提高56%.

    二次回火耐热钢析出相强度冲击吸收能

    轧制及退火工艺对C5071青铜带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胡斐斐章志浩刘羽飞江平华...
    10-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C5071青铜带材制备过程中,轧制工序不同道次加工率及中间去应力退火工艺对带材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结果表明,选取较小的加工率86.21%开坯粗轧至2.0 mm时,带材表面平整,无边裂缺陷及明显组织缺陷;中轧工序加工率为66.0%时,带材抗拉强度、延伸率及硬度合适,板型较平直.最优轧制工艺制备的0.5 mm成品分别在210、230和290℃温度下保温3.5 h进行低温退火处理,随着退火温度升高,成品抗拉强度由526 MPa降至500 MPa,延伸率由13.4%提高至17.2%.退火温度低,带材抗拉强度偏高;退火温度高,带材力学性能偏低,230 ℃ ×3.5 h退火后产品综合性能均位于技术要求中间范围.

    C5071青铜带材道次加工率去应力退火抗拉强度延伸率

    长轴类零件高压真空气淬工艺应用研究

    杨海川王宇蒲莉萍刘飞...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生产实际采用高压气淬真空炉对30CrMnSiA、1Cr17Ni2和GH4169三种轴类零件进行热处理,通过测试抗拉强度、观察显微组织和检测零件变形量及硬度,并与真空油淬炉热处理后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6 bar气体淬火压力下30CrMnSiA零件(直径φ20 mm)硬度不合格,与真空油淬工艺相比,其硬度、显微组织和淬透性差异较大.1Cr17Ni2零件(直径φ30 mm)硬度合格,与真空油淬工艺相比,硬度、显微组织和淬透性无明显差异.直径不大于φ40 mm的GH4169零件的硬度合格.在垂直吊装的情况下,三种零件变形量均能够控制在0.15 mm内,无需进行校正.

    高压真空气淬变形量淬透性气体淬火压力

    回火热处理在复合消音锯片加工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夏昌龙韩涛张露方发强...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合消音锯片生产过程中的点焊热变形问题,通过优化回火工艺参数,采用中温上限回火和缩短保温时间的二次梯度回火工艺,使点焊后的热应力得到最大程度消除,从而改善二次回火后消音锯片的平面度和端跳值等指标.为后续磨削和校平的处理减轻加工难度,同时稳定地控制和保证复合消音锯片的实物质量水平.

    金刚石复合消音锯片点焊热应力变形回火平面度

    准β锻造和β热处理对TC11组织和断裂韧性的影响

    左承坤任勇王涛杨楠...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准β锻造和β热处理对TC11钛合金显微组织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C11钛合金经准β锻造及β热处理后断裂韧性相较于魏氏组织明显提升,延伸率提升约50%,断面收缩率提升约20%,KIC提升约20%.由于准β锻造改变了层片状α相的析出形态,形成了取向差异化明显的束集,抵抗裂纹扩展的组织协调性更佳,从而使得断裂韧性更优;而魏氏组织试样主要以晶界和大片次生α相增加裂纹扩展曲折性.

    TC11钛合金准β锻造显微组织断裂韧性

    摩擦系数对螺栓装配质量影响的研究

    许新军
    29-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螺栓拧紧过程中摩擦系数、轴向力以及拧紧力矩的变化关系,分析了摩擦系数与扭矩法装配及扭矩-转角法装配的影响.利用多功能紧固分析系统和横向振动试验机对扭矩系数和防松性能进行测试,并利用具体案例关于摩擦系数对螺栓装配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系数是影响装配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螺栓联接的稳定性;在有效范围内摩擦系数与螺栓联接的可靠性成反比关系;螺纹紧固件的选用和设计务必要坚持可靠性理论原则,才能够充分发挥紧固件的效能,提高装配质量.

    摩擦系数螺栓装配扭矩系数扭矩法扭矩-转角法

    20CrMnTi钢齿轮残余奥氏体异常分析及解决方案

    刘洪波高力芈志杰李红印...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金相显微镜和维氏硬度计对20CrMnTi钢齿轮发白部位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分析齿轮经真空低压渗碳热处理后产生表面局部发白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发白部位存在大量残余奥氏体,齿面残余奥氏体深度范围为45~170 μm,且齿面存在大尺寸碳化物.距表面0.05 mm处硬度只有505 HV1,远低于技术要求的660~750 HV1.通过对设备及工艺过程检查,发现齿轮表面残余奥氏体超标是由乙炔泄漏进入转移通道内造成工件在淬火转移过程中表面二次渗碳导致的.

    真空低压渗碳20CrMnTi钢残余奥氏体

    6082铝合金挤压型材黑线缺陷分析

    李秋梅谢方亮刘兆伟董刘颖...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宏观检验、微观组织观察和微区成分分析,对6082铝合金挤压型材表面出现黑线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缺陷是以Al为主的氧化物和碳化物非金属类夹杂形式存在;缺陷周围存在粗大的含Mg、Si相,或伴随有过剩析出的Si.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及挤压和熔铸流程,消除C和O元素,以及通过变质处理和成分过冷等方法来细化含Mg、Si相,可有效消除黑线缺陷.

    6082铝合金挤压型材显微组织氧化物夹杂

    端盖螺栓失效分析

    刘亮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发电厂失效的端盖螺栓进行宏观检查、光谱分析、硬度检测、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测及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结合该螺栓的断裂位置和断裂方式,综合分析螺栓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端盖螺栓在制造过程中热处理控制不当,安装时紧固力矩过大,长期承受交变载荷,最终导致端盖螺栓发生疲劳断裂.

    螺栓交变载荷疲劳断裂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