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汽车与新动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汽车与新动力
汽车与新动力

刘传源

双月刊

2096-4870

021-65741856-411 65748132

200438

上海市军工路2500号

汽车与新动力/Journal Automobile and New Powertrai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报道国外内燃机车领域的先进产品、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促进我国铁路内燃牵引事业快速发展。杂志设有产品介绍、试验研究、运用检修、综述述评、计算机应用、技术诊断、环境保护、设计计算分析、测试方法及装置、消息报道等主要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驱动系统的性能评价与发展趋势

    姚兴林兰东生董书志袁婧...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驱动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承载件和传动件,需要满足结构集成化、高传动效率以及高承载能力的要求,其性能将直接影响整车的品质和使用寿命。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电驱动系统负载强度和运转速度不断提升,导致齿轮啮合冲击下的敲击和啸叫噪声及扭矩波动下的高频电机噪声愈发明显。围绕电驱动传动部件的质量保障问题,当前行业内的研究方向正逐步聚焦于多工况条件下整机及零部件多维度的精细化性能分析领域。为探究电驱动系统性能研究的发展趋势,系统总结了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汽车电驱动系统性能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性能评价

    增程式乘用车转商用车发电策略优化

    赵砚杨翔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增程式乘用车转商用车在现阶段法规情况下面临的工况燃油耗问题。经过测试分析,发现原因为在商用车执行的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工况下,车速相比乘用车执行的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LTC)工况更低;在应用车速限制功率策略的情况下,增程器低效率点占比更大,导致工况的平均燃油耗升高。为此,可通过提升车速限制的发电功率,实现降低商用车执行NEDC工况的燃油耗。

    乘用车商用车试验工况燃油耗车速限制功率

    基于YOLOv5的车辆目标检测算法轻量化改进

    梁奕延陈昕郑明祥陈佳雯...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路端车辆目标检测算法参数多、检测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了基于YOLOv5的车辆目标检测算法轻量化改进。首先,选用轻量化EfficientnetV2卷积神经网络对原骨干网络进行重构,同时在网络中引入GAM注意力机制;其次,为平衡CIoU损失和IoU损失在损失函数中的权重,引入α-CIoU损失代替原有的CIoU损失;最后,使用soft-NMS算法替换原有的NMS非极大值抑制算法。结果表明:相比原算法,改进后算法的精度提升了2。51%,检测速度提升了 8。6%,模型大小降低了 31。7%;改进后的模型在提升检测速度的同时,还提高了路端车辆目标的检测性能。

    车辆目标检测深度学习YOLOv5算法网络轻量化

    基于路测图像与改进ResNet50网络的自动驾驶场景天气识别算法

    杨硕陈昕崔文锋韩晓...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充分利用自动驾驶汽车路测图像数据,增加行驶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识别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esNet50网络的自动驾驶场景天气识别算法。该算法将SE模块与ResNet50网络相结合,通过在ResNet50网络4组模块内加入SE模块,以便更好地拟合通道间复杂的鲁棒性。基于自动驾驶汽车路测图像数据对所提算法进行Python编程实现,结果表明:SE模块的加入能够增加算法的鲁棒性和准确性,提高了自动驾驶的天气识别精度。

    自动驾驶路测图像ResNet50网络SE模块天气识别算法

    自动驾驶车辆纵向速度控制策略及仿真

    耿亚萍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自动驾驶车辆纵向速度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微分先行比例-积分-微分(PID)的双层闭环控制策略: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设计速度上层控制策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目标函数中的权重系数,计算出适应行驶条件的期望加速度;通过车辆逆纵向动力学模型计算对应的驱动力和制动力,控制车辆速度,采用微分先行PID进行反馈调节。结果表明:在该策略下车辆加速或减速行驶时,车辆具有较好的跟踪控制性能。

    自动驾驶纵向速度控制模型预测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

    智慧驾驶应用场景下的新能源汽车导航交互设计策略

    蔡婷孙云霞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用户调研和文献研究方法,对新能源汽车导航交互的特点进行分析阐释。通过分析交互过程,构建导航多通道交互模型,并针对智慧驾驶应用场景下新能源汽车导航多通道交互的驾驶任务特点,对资源与通道竞争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探讨新能源汽车导航交互通道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同时,结合实际设计实践,验证该理论可行。

    新能源汽车汽车导航多通道交互驾驶任务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汽车燃油经济性能优化

    刘国兵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分析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和研发团队收集和分析海量车辆数据,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智能计算发现潜在的性能优化空间。探讨大数据分析在汽车燃油经济性优化中的作用及应用,通过研究数据采集和分析、预测和优化、实时监控和调整、用户反馈和改进等方面的内容,为汽车行业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汽车燃油经济性大数据分析数据采集优化策略

    新能源商用车车架性能仿真分析

    何金泉李发兴陈亮宇黄传海...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架作为衔接底盘与车身的桥梁时刻承担车身、附件及货物的重力,同时承受着各种路面激励和发动机激励,因此车架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舒适度和驾驶体验。本文利用Optistruct软件搭建车架有限元模型,对某车架进行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对车架进行模态分析和刚度分析,从而评估车架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结果表明:所研究车架因发动机激励而产生共振的可能性较小,其刚度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强度性能也满足材料屈服要求,基本符合设计要求。经过车辆路试,该车架未发生性能问题,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可为商用车车架性能的仿真设计提供参考。

    车架模态分析刚强度有限元

    SCR载体尺寸对背压及NOx转化效率的影响

    刘宇张允华廖程亮赵挺...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了不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载体尺寸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SCR载体尺寸会显著影响SCR系统的性能,载体长度增加导致排气背压明显增大,但SCR系统的氮氧化物(NOx)转化效率提升不显著;增大载体直径可同时实现排气背压降低和NOx转化效率提升;当排气温度高于尿素起喷温度时,加大尿素喷射量后,相比于直径为118。4 mm的SCR载体,直径为143。8 mm的SCR载体性能可提升2倍。

    选择性催化还原载体尺寸排气背压NOx转化效率

    柴油机废气再循环控制策略的优化与仿真验证

    谢德文官维桑海浪周圣凯...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发动机在瞬态工况下废气再循环(EGR)目标开度响应速度慢和稳定性差问题,在基于进气量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向量机的EGR目标开度预测模型。通过改进的平衡优化器算法来调整模型的正则化参数和带宽,并在选定的瞬态工况下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相比,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在瞬态工况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与现有的控制策略相比,所提控制策略的EGR率曲线有较好的实时跟踪性,且与传统控制相比,其响应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

    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最小二乘向量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