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儿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儿科学杂志
国际儿科学杂志

李书琴

双月刊

1673-4408

ekfcbjb@yahoo.com.cn

024-23845727

110004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国际儿科学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栏目有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小板参与肿瘤转移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钰邵静波
    359-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转移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血小板是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脱落下来的无核细胞碎片,主要参与凝血和维持血管壁完整.近年研究表明,血小板通过分泌含有一系列免疫调节和抗菌分子的颗粒参与宿主免疫反应,并在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在肿瘤中,血小板与肿瘤细胞的相互接触促进了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活化的血小板释放大量活性生物分子,通过多种方式协助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并推动肿瘤细胞的迁移、停滞和外渗.同时血小板通过诱导肿瘤上皮-间质转化、新生血管生成、转移生态位形成等机制加速肿瘤细胞的转移.该文对血小板在肿瘤转移作用中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提高肿瘤患者的有效生存期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儿童血小板免疫调节肿瘤转移

    鼻病毒引起的喘息与易感儿童哮喘发生的关系

    接进
    363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患睡眠障碍的机制研究进展

    胡莉菲廖爱琴张秀春宋超...
    364-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异质性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共患睡眠障碍比率高,其发病机制未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excitation/inhibition,E/I)失衡、神经可塑性改变是ASD的可能发病机制,儿童早期的睡眠则是影响E/I平衡和神经可塑性的重要因素,儿童ASD与睡眠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多种基因变异(如Shank3、SynGAP等)及相关染色体疾病(如16p11.2缺失),及其所致的综合征如Rett综合征、Smith-Magenis综合征、Angelman综合征等均同时具有ASD和睡眠障碍的表型.另外,褪黑激素、催产素、下丘脑泌素和血清素等均参与了睡眠异常、ASD病理和神经可塑性的神经环路,促进了 ASD共患睡眠障碍的发生.一些治疗如补充褪黑素、催产素、锌、铁及膳食补充剂在治疗ASD儿童睡眠障碍的同时能改善ASD临床症状.该文就ASD儿童共患睡眠障碍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依据和思路.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机制

    儿童支气管哮喘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宋玉萍罗蓉
    369-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气道炎症,该病在表型、临床表现、病程及治疗反应上均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更精确、易获取的生物标志物来进行诊断和评估.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只需采集血液样本,可进行重复抽取且易于定量,有望提高哮喘的诊治效率,成为临床诊疗的一种选择.该文就近年发现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在识别儿童哮喘表型、评估严重程度以及预测治疗效果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哮喘患儿提供个体化医疗策略.

    儿童支气管哮喘外周血生物标志物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研究进展

    张倩陈可星徐冉
    373-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是一种以纤毛结构和功能异常为特征的遗传病,呼吸系统症状是PCD主要的临床表现.基因突变导致呼吸道与其他器官的运动型纤毛发生不同严重程度的结构或运动功能障碍,从而发展成一系列异质性的临床表现,对PCD的早期识别和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综合使用不同的疾病筛查工具,理解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及相关机制有利于PCD患者的早期诊治.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临床表型基因型

    MMP-7对胆道闭锁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进展

    富诗惠许玲芬
    37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道闭锁是儿童期肝病导致肝移植最主要的病因,Kasai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及早确诊、降低手术日龄可改善预后.虽然近年来诊疗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仍有部分患儿最终因肝硬化需肝移植,甚至死亡.目前仍缺少无创的预后评估手段.该文综述了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metalloproteinase-7,MMP-7)水平在胆道闭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MMP-7水平与胆道闭锁患儿预后的关系,及MMP-7如何参与胆道闭锁发生发展的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胆道闭锁基质金属蛋白酶-7预后早期诊断

    极早产儿两岁时神经发育结局:奥地利早产儿结局研究小组

    接进
    381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赵春艳万朝敏朱渝
    382-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上偶见既往健康的儿童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不久出现严重的高炎症反应状态,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皮肤黏膜损害和心血管系统受累,被称为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该病易与其他全身系统性的急性炎症反应疾病混淆.MIS-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继发的免疫失调有关.目前其诊断标准还未确立,该文综述MIS-C病例特点及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儿科医师对MIS-C识别、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技能.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系统炎症综合征诊断治疗

    早产儿不同年龄阶段肺功能检测研究进展

    姜林梦王宇王淮燕
    387-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产儿由于肺发育不良,在新生儿期表现为肺容积、肺顺应性降低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同时伴有气道阻力增加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婴幼儿期至学龄期肺容积及肺顺应性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尤其是低胎龄早产儿,甚至可持续至成年期,演变为慢性肺部疾病.各年龄阶段的早产儿肺功能检测技术不同,学龄期及青春期儿童可参考成人检测方法,学龄前期儿童及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由于年龄小无法完全配合及病理生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检测技术尚未普及,仍处于研究阶段.该文对早产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肺功能特点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早产儿肺功能检测肺功能特点随访

    早产儿低血糖研究进展

    王佳妮落国勇李芸陈哲昕...
    393-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糖代谢疾病,尤其易发生于早产儿.反复持续的低血糖可导致早产儿出现永久性神经损伤或死亡等不良结局,严重影响患儿预后.研究认为孕母妊娠期疾病、妊娠期用药、早产儿的各种病理生理状态均可增加早产儿低血糖的发病率.该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目前早产儿低血糖的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诊断、预防与治疗进行综述,以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低血糖的发病率.

    低血糖早产儿危险因素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