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儿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儿科学杂志
国际儿科学杂志

李书琴

双月刊

1673-4408

ekfcbjb@yahoo.com.cn

024-23845727

110004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国际儿科学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儿科学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坚持报道内容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对当前儿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加强导向性,报道内容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重,是国内唯一专门介绍当代儿科学领域最新进展与最新动态的国家级儿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栏目有综述、论著、继续医学教育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及血清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许晓红吴捷
    57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属于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以肠道为主要累及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疾病.虽然IBD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但是研究显示,IBD的发病涉及个体的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异常以及免疫应答反应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给IBD的预防及治疗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对儿童IBD的发病机制、血清生物标志物进行探讨非常重要,可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该文根据国内外关于IBD的相关报道,对儿童IBD发病机制及血清生物标志物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更早、更有效地防治儿童IBD提供可靠性理论参考.

    儿童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血清生物标志物

    不同的临床因素与儿童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淋巴结炎自发消退时间缩短相关

    王雪儿
    581页

    白血病儿童化疗后继发侵袭性真菌病的现状及博纳吐单抗桥接治疗的研究进展

    潘冬杰曹玲
    582-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血病患儿在化疗后常面临严重的骨髓抑制,导致其继发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概几率大幅提高,这不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也使患儿病死率上升.为了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通常会暂时中断化疗,但这可能导致白血病复发.博纳吐单抗作为一种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剂,在合并IFD的白血病桥接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该文对白血病患儿化疗后继发IFD的现状以及博纳吐单抗作为桥接治疗药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为其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儿童白血病博纳吐单抗侵袭性真菌病

    ABCA3参与的磷脂代谢在其相关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黄以琛吕秋迟姚瑶
    586-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3(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3,ABCA3)是Ⅱ型肺泡细胞中磷脂代谢的关键蛋白,参与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早期研究发现ABCA3基因变异可导致儿童间质性肺疾病(childhoo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hILD),但发病机制不明.近年来通过对ABCA3蛋白结构的解析和功能研究,对于ABCA3参与磷脂代谢的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并启发了针对ABCA3基因变异的小分子药物的研发.该文就ABCA3蛋白参与的磷脂代谢及其相关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基因型-表型联系、治疗的前沿进展进行综述,提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实现ABCA3变异的精准治疗奠定基础.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3表面活性物质磷脂代谢儿童间质性肺疾病

    儿童炎症性肠病血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贺玺钟雪梅
    590-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难治性慢性疾病,患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延迟诊断普遍存在,影响患者的病程和结局.早期识别、早期诊断能够明显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预后.由于内镜检测的创伤性,寻找可靠的无创性检测标志物十分重要.该文旨在介绍近年来儿科领域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几种用于鉴别炎症性肠病与非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的新型标志物,并讨论了儿童与成人炎症性肠病标志物的不同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帮助临床医生尽早准确识别炎症性肠病,改善患者预后.

    炎症性肠病生物标志物诊断方法

    呼吸道病毒感染对哮喘的影响研究进展

    朱康金颖康
    595-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诱发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但哮喘患者气道内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却呈现受损过程,可导致病毒感染加重和急性哮喘发作.恢复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对于改善哮喘控制至关重要.该文阐述了呼吸道病毒感染对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的关键作用、哮喘患者的抗病毒免疫受损的机制,以及未来恢复哮喘患者抗病毒免疫反应的前景及潜在方法,以期为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及寻求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支气管哮喘抗病毒免疫反应病毒感染

    PTPN11基因突变在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陈云龙杨文钰
    600-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JMML)是一种婴幼儿期的克隆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绝大部分JMML患儿存在RAS/MAPK信号通路基因突变,其中PTPN11(编码Shp2蛋白)突变是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占所有突变的35%.近年来,关于PTPN11突变在JMML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新的机制,包括其他通路、炎症反应、造血干细胞过度活化以及非编码RNA参与PTPN11突变JMML的发生.该文就PTPN11突变在JMML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PTPN11突变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RAS/MAPK信号通路

    维生素D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王斌赵丽君苏昭源
    605-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体内维生素D以活性形式1,25(OH)2D3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维生素D缺乏在肾脏疾病患儿中普遍存在,且维生素D及其代谢通路中多个环节的异常与蛋白尿的发生发展及肾功能的恶化关系密切.维生素D除发挥维持钙磷稳态的经典作用外,还可通过改善患儿免疫功能、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止蛋白尿发生发展、减轻足细胞损害、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等方式保护肾脏.该文通过对维生素D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儿童维生素D肾脏疾病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非药物干预措施解除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行现状及其临床特征与防治

    隋铭泽刘海沣付红敏
    610-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非药物干预(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限制了多种呼吸道病原的传播,NPIs解除后,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再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流行,并且显示出不同以往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临床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该文就全球不同地区NPIs解除后儿童RSV的流行现状、临床特征与其变化相关的潜在机制以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期加强对NPIs解除后儿童RSV感染的关注和认识,为进一步优化儿童RSV感染预防及诊治策略提供参考.

    呼吸道合胞病毒非药物干预儿童

    ABCC4蛋白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李维梁妍琰朱华
    616-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ABCC4蛋白是ATP结合盒转运蛋白C亚家族中的一员,与细胞外信号通路和细胞保护有关.ABCC4作为一种多功能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多种细胞中,能将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泵出细胞.ABCC4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也是多种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该文就ABCC4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多种系统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ABCC4蛋白支气管哮喘急性肺损伤川崎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