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护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护理学杂志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国际护理学杂志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刘万车

月刊

1673-4351

gjhlxzz@126.com

0431-88920584

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国际护理学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主办。本刊是国家级杂志,目前已经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本刊主要以国内外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及从事护理临床教学研究者为对象,重点报道我国基础与临床护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护理经验,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介绍国际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主要栏目有:综述、论著、护理研究、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教育、社区护理、文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消毒供应中心卓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俊亭杨朝霞张威
    961-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以卓越绩效模型为基础框架,构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提供工具。 方法 依据卓越绩效模型和我国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基于卓越绩效模型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 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62个。专家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892,两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 W)分别为一级指标0。142、0。197,二级指标0。185、0。206,三级指标0。199、0。202,变异系数(CV)均值分别为一级指标0。119、0。083,二级指标0。111、0。098,三级指标0。121、0。108。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本研究构建出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函询专家积极性高,权威程度高,协调性好,指标构建科学性高。 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s based on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model, and provide a tool for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s。 Methods Based on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model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in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s in China, two rounds of Delphi expert consultation were conducted, and the final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s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model。 Results The construct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es 6 primary indicators, 27 secondary indicators, and 62 tertiary indicators。 The expert authority coefficient of expert inquiry was 0。892, and the Kendall W of the two rounds of expert inquiry are 0。142 and 0。197 for the first level indicator, 0。185 and 0。206 for the second level indicator, 0。199 and 0。202 for the third level indicator。 The averag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was 0。119 and 0。083 for the first level indicator, 0。111 and 0。098 for the second level indicator, and 0。121 and 0。108 for the third level indicator, respectively。 After Chi square tes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s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Correspondence experts have high enthusiasm, authority, coordination, and scientific indicator construction。

    消毒供应中心卓越绩效德尔菲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全程3C护理管理模式对降低供应室器械敷料包湿包率的影响

    付开卉乔赛男杜志娟张杜娟...
    96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全程3C护理管理模式对降低供应室器械敷料包湿包率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供应室进行消毒的2 000个器械包、敷料包进行研究,作为对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在该院供应室进行消毒的2 000个器械包、敷料包进行研究,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湿包发生率、分析湿包发生因素、对比两组器械流程合格率、对比所有工作人员对干预后对湿包知识掌握程度。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器械包、诊疗器械包、纸塑包湿包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湿包发生的因素主要为包内器械堆叠、卸载不正确、待灭菌包过重、待灭菌包过大、干燥时间不足、装载不正确;对照组与研究组干燥时间不足、待灭菌包过重、待灭菌包过大发湿包发生率高于包内器械堆叠、卸载不正确、装载不正确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包装流程、装卸流程、灭菌流程、装卸流程合格率、所有工作人员对全程3C护理管理模式湿包知识掌握后合格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全程3C护理管理模式可使供应室消毒质量提高,降低了供应室器械敷料包湿包率,使用效果较好。

    全程3C护理管理模式供应室器械敷料包湿包

    职业风险防护结合柔性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张春华瞿春华牛铁兵
    970-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职业风险防护结合柔性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上海市浦东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工作人员29例,将2020年1~6月设为对照组,在管理工作中应用职业风险防护;将2020年7~12月设为观察组,联合应用柔性管理理念。对比两种管理方式下工作人员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防护行为和管理质量。 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定期体检概率、佩戴眼罩与口罩概率、穿戴长袖服装概率,消毒员上岗证概率,管理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风险事件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应用职业风险防护和柔性管理理念可促进工作人员满意度的提升,使得工作人员主动采取防护行为,防范风险事件作用明显,可在此基础上提高管理质量,存在应用价值。

    职业风险防护柔性管理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风险事件防护行为管理质量

    基于HFMEA优化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流程对核心胜任力及自我能动性的影响

    王德秀邓春林李迎娜
    973-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优化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流程对核心胜任力及自我能动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在淄博一四八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32名医护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流程,观察组给予基于HFMEA优化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流程,比较两组失效风险指数(RPN)、培训前后两组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及自我能动性。 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各项RPN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知识综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自我效能感、自我决定能力、工作意义及影响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基于HFMEA优化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培训流程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核心胜任力及自我能动性。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人员培训流程核心胜任力自我能动性

    阶段递进式管理联合CICARE沟通干预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消毒质量的影响

    展瑞汶沈月华徐建文王溪婷...
    97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阶段递进式管理联合CICARE沟通干预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消毒质量的影响。 方法 2022年1月开始,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消毒供应室建立基于质量敏感指标的阶段递进式护理管理模式,对比护理管理模式改进前后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包括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灭菌物品包装不合格率、湿包率和回收器械丢失率、灭菌合格率等指标,运用自制问卷调查供应相关科室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 护理改进后,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灭菌物品包装不合格率、湿包率和回收器械丢失率均明显低于改进前,各消毒质量指标护理改进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改进后,相关科室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器械回收、器械发放、消毒质量和临床沟通等各方面满意度均明显提升,改进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消毒供应室开展阶段递进式管理联合CICARE沟通干预,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器械消毒质量,提升各相关科室对消毒工作室护理工作满意度。

    消毒供应室器械消毒质量质量敏感指标阶段式递进式护理

    根因分析法对消毒供应室管腔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骆桂红鲍磊钱炜君施慧...
    981-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供应室管腔器械清洗不达标的部分予以根因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最终提高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达标率。 方法 将2019年1月1日至6月31日期间东部战区总医院消毒供应室的432件管腔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该院消毒供应室的455件管腔器械作为研究组,对比分析改善前后两组器械清洗质量达标率、不同岗位对器械清洗操作达标率、各科室满意情况。 结果 对照组有22件器械清洗质量不达标,不达标率5。09%,研究组只有5件管腔器械清洗质量不达标,不达标率1。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科室对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满意度从最初的92。16分提高到改进后的99。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操作人员、质检人员的操作培训考核达标率从最初的83。02%提高到改进后的9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检测中根因分析法的运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器械清洗质量与水平,帮助不同岗位操作人员全面掌握清洗操作技巧,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各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度。

    消毒供应室管腔器械清洗质量检测根因分析法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消毒依从性干预效果及清洗消毒不合格影响因素

    陈玲余颖王溪婷
    984-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消毒依从性干预效果及清洗消毒不合格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该市30家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干预并调查分析清洗消毒效果影响因素,统计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不同仪器干预前后荧光彻底清理情况及清洗消毒不合格率,探究影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密仪器清洗消毒效果的因素。 结果 与基线期相比,干预1期、干预2期荧光彻底清理率较高(P<0。05)。280次抽检中有30次清洗消毒效果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0。71%。单因素分析所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密仪器清洗消毒不合格与消毒剂种类、岗前培训、清洗消毒流程、是否重复清洗、是否采用人工清洗、清洗剂消毒剂是否正确使用、戊二醛浓度、依从性干预有关(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毒剂种类、岗前培训、清洗消毒流程、是否重复清洗、是否采用人工清洗、清洗剂消毒剂是否使用正确、戊二醛浓度、依从性干预为影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密仪器清洗消毒情况的主要因素(P<0。05)。 结论 依从性干预后荧光彻底清理率较高,医院消毒供中心室精密仪器清洗消毒效果与多种因素存在联系,医院可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增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以此提高精密仪器清洗消毒合格率。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依从性清洗消毒

    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心脏康复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

    张密马先莉李迎娜
    989-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心脏康复干预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00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点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将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心脏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评估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生活质量、遵医行为、照顾者照顾能力等。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评估、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照顾者照顾能力等组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P组间<0。05),观察组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通过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采用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心脏康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照顾者的照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o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dmitted from August 2020 to July 2022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ime point。Fifty patients admitted from August 2020 to July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50 patients admitted from August 2021 to July 2022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based on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Cardiac function grading assessment, self-management ability, complications, quality of life, compliance behavior, caregiver care ability and so 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ardiac function grading, self-management ability, quality of life and caregiver care 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time<0。05,Pgroup<0。05)。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complication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s Cardiac rehabilitation based on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l for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patients′ compliance behavior, caregivers′ caring ability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mprove patients′ cardiac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协同护理模式心脏康复永久性起搏器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

    破窗理论下的关键节点管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郝丽华刘亚杨红云吴舒...
    995-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破窗理论下的关键节点管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聊城市三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计65例,根据是否实施破窗理论下的关键节点管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实施破窗理论下的关键节点管理前,实施常规管理,患者共计34例(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观察组实施破窗理论下的关键节点管理,患者共计31例(2021年3月至2021年8月)。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流程各关键节点及总体过程所用时间,救治情况、救治后神经功能及预后。 结果 观察组在到院评估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开始溶栓时间及总体花费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显著较短(P<0。05);救治后,观察组患者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救治前,两组患者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溶栓前、溶栓结束、溶栓后24 h及48 h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溶栓结束、溶栓后24 h、溶栓后48 h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破窗理论下的关键节点管理可有效缩短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提高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可为临床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提供参考。

    破窗理论关键节点管理急性脑卒中

    一体化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

    严洁婷林娅倪鹏
    999-1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一体化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CB)合并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老年CB合并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49例观察组(一体化舒适护理)和4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对两组进行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症状消退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其中心理状况使用SAS和SDS量表评估,生活质量使用GQOLI-74量表进行评估。 结果 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SAS(35。59±3。55)分、SDS(41。63±2。36)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1。63±2。36)分、(47。57±2。1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4个维度的评估结果均上升,且观察组躯体(92。36±5。35)分、生理(94。39±5。68)分、社会(95。25±5。47)分与物质生活(94。75±3。24)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5。69±5。32)分、(90。56±5。54)分、(91。56±5。32)分与(88。34±36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咳嗽(1。36±1。47)d、咳痰(1。21±1。87)d、喘息(1。75±2。25)d、肺啰音(1。83±1。32)d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4。69±2。54)d、咳痰(3。17±1。59)d、喘息(4。22±2。41)d、肺啰音(3。96±1。37)d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16% )较对照组(25。58% )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一体化舒适护理在临床中能够改善老年CB合并肺气肿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对预后和康复都有着良好的影响。

    一体化舒适护理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