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朱冬三

双月刊

1673-4416

fmujuan@163.com

0731-84472665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CSTPCD
查看更多>>1980年创刊,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惟一一本集泌尿外科和肾内科于一体的医学科技类期刊,主要介绍国外泌尿系统领域的最新理论、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直接为我国从事泌尿系统(含泌尿外科与肾内科)教学、科研与临床的专业人员服务。本刊栏目包括论著、临床报告、综述。本刊已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FURS与mPCNL治疗2~3 cm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比较

    周永强蒋民军陈建春柳正清...
    769-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与微小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糖尿病患者合并2~3 cm肾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接受FURS或mPCNL的152例2~3 cm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mPCNL治疗的有48例(mPCNL组),接受FURS治疗的有104例(FURS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石相关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及住院总费用.结果 mPCNL组的手术时间短于FURS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FURS组,手术费用、手术次数少于FURS组,术后即刻结石清除率高于FUR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CNL组有15例(31.25%)实现了完全无管化,FURS组所有患者术中均留置了输尿管内支架管.两组均未发生重大术中并发症(包括小的输尿管穿孔),mPCNL组的术后并发症Clavien Ⅰ级和Ⅱ级多于FURS组(均P<0.05).FURS组有5例术后发热需采用抗生素治疗,而mPCNL组有11例.mPCNL组中有1例患者因血红蛋白显著下降而需要输血,该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仍有进行性下降,故进行了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mPCNL组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输尿管内支架管移位,均在静脉麻醉下重新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对于肾盂结石或肾下盏结石,mPCNL组患者的术后即刻结石清除率高于 FURS 组[50.0%(25/50)vs.86.7%(13/15),38.9%(7/18)vs.90.0%(9/10),P=0.011、0.009].结论 对于存在肾结石长径为2~3cm的糖尿病患者,mPC-NL与FURS具有同等的治疗效果,但FURS治疗的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概率更低,而接受mPCNL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无管化、二次手术及住院总费用方面更有优势.

    糖尿病肾结石输尿管镜检查肾造口术,经皮

    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残石发生率及其CT预测因素研究

    龚豪王军
    773-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URS)后的临床无意义残石(RF)发生率及其CT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行连续URS治疗的26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RF将患者分为无RF组(164例)和RF组(10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F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位置、结石数量、目标结石长径和输尿管镜类型与URS术后发生RF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目标结石长径是URS术后发生RF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目标结石长径是URS术后发生RF的影响因素,将CT检测结石长径的阈值定为2 mm能够作为URS疗效评价的有效指标.

    尿路结石输尿管镜检查碎石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LncRNA XIST和miR-141-3p在肾结石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强刘晶张国民王亮...
    77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结石患者中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Ln-cRNA XIST)、miR-141-3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诊治的10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肾结石组,并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LncRNA XIST、miR-141-3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桥蛋白(OPN)水平;分析肾结石患者的血清LncRNA XIST、miR-141-3p表达水平与IL-1β、TNF-α、OPN的相关性,血清LncRNA XIST表达水平与miR-141-3p的相关性;记录肾结石患者治疗后21 d内发生不良预后情况,并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24例)和预后良好组(76例),比较两组血清LncRNA XIST、miR-141-3p、IL-1β、TNF-α、OPN水平;分析肾结石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肾结石组患者的血清LncRNA XIST、IL-1β、TNF-α、OPN水平均升高,而miR-141-3p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肾结石患者血清LncRNA XIST表达水平与IL-1 β、TNF-α、OPN呈正相关(r=0.507、0.396、0.472,均 P<0.05),miR-141-3p 表达水平与 IL-1β、TNF-α、OPN 呈负相关(r=-0.483、-0.414、-0.458,均P<0.05).肾结石患者的血清LncRNA XIST表达水平与miR-141-3p呈负相关(r=-0.463,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的血清LncRNA XIST、IL-1β、TNF-α、OPN 水平均升高,而 miR-141-3p 表达水平降低(均 P<0.05).LncRNA XIST、IL-1β、TNF-α、OPN是影响肾结石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且miR-141-3p是影响肾结石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肾结石患者的血清LncRNA XIST表达上调,miR-141-3p表达下调,LncRNA XIST、miR-141-3p可能是早期诊断肾结石、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

    肾结石miR-141-3pLncRNAXIST

    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泌尿系结石治疗中的应用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张志忠明程远常斯猛
    782-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在泌尿系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影响PCNL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经PCNL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结石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17例)与未复发组(6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NL术后泌尿系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0.53±20.23)min,造瘘管留置时间为(3.01±1.57)d,住院时间为(12.53±1.27)d,结石清除率为90.24%(74/82);术后出现并发症15例(18.29%);随访2年,术后泌尿系结石复发率为20.73%(17/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内分泌疾病史、感染性结石、术前白细胞异常、结石清除率低是影响PCNL术后泌尿系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PCNL对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效果较好,控制影响术后泌尿系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可进一步提升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效果.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造口术,经皮碎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临床预测模型

    袁龙平陈令秋王鹏乙从亮...
    785-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引起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行PCNL治疗的220例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进展为脓毒血症将患者分成尿源性脓毒血症组(21例)及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199例),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史、尿常规、尿培养等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相对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OR=7.64,P=0.002)、尿培养(OR=2.97,P=0.021)、肾积水 CT 值(OR=4.52,P=0.013)、结石数量(OR=4.25,P=0.032)、鹿角形结石(OR=3.70,P=0.036)均是PCNL术后发生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9,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x2=4.069,P=0.851).结论 糖尿病史、中段尿培养、肾积水CT值、结石数量、鹿角形结石是PCNL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脓毒症肾造口术,经皮碎石术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后尿失禁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蔡黎明李智邓旭
    789-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后发生尿失禁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预防尿失禁发生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的712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影像学、尿流动力学资料、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建立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前列腺体积≥90 mL、BMI≥24 kg/m2、手术时间和导尿管气囊注水量与SUI的发生均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前列腺体积≥90 mL及手术时间较长是术后发生SU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Nomogram临床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提示年龄越大、前列腺体积越大、手术时间越长,术后发生SUI的风险越高.结论 在选择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BPH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及前列腺体积等情况,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术后SUI的发生.

    前列腺增生尿失禁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HoLEP对BPH患者尿流动力学和血清T-PSA、F-PSA水平的影响

    孙欣李涛殷锋彦罗晓辉...
    793-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剜除术(HoLE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尿流动力学和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128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HoLEP治疗,64例)和对照组[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EP)治疗,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血清T-PSA、F-PSA水平及性功能,并随访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冲洗、尿管留置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最大尿流量、最大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尿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T-PSA、F-PS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的T-PSA、F-PSA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IIEF-5、CIPE评分均较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IIEF-5、CIP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EP治疗BPH较PKE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有利于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及血清T-PSA、F-PSA水平,对患者性功能影响小,且并发症少.

    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尿流动力学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与经直肠途径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疗效比较

    纪俊标唐庆来王杜渐周兴祝...
    797-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经会阴与经直肠途径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56例疑似前列腺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穿刺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经直肠组(82例)和经会阴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经会阴组的穿刺时间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少于经直肠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直肠组的发热、肉眼血尿及直肠出血的发生率高于经会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安全性显著提高,使大多数患者更容易接受,因此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途径将有更加广阔前景,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前列腺活组织检查,针吸超声检查会阴直肠

    4K超高清内窥镜系统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中的应用

    李白杨平秦秦
    801-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4K超高清内窥镜系统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ER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9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行TUERP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4K超高清内窥镜系统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尿道功能与前列腺症状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血红蛋白减少值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0%(5/45)vs.5.76%(3/52),P<0.05];两组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量表(IPSS)评分、排尿后残余尿量(PVR)较术前降低,最大尿流率(Qmax)及膀胱顺应性(BC)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IPSS评分与PV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Qmax与BC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行为受限、心理社会影响与社交活动受限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行为受限、心理社会影响与社交活动受限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 4K超高清内窥镜系统应用于TUERP术中可改善尿道功能与前列腺症状,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内窥镜检查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于高危前列腺癌根治术"三连胜"效果的影响评价

    刘骏锋周术奎刘磊唐多才...
    805-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HT)对高危前列腺癌根治术(RP)后"三连胜"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3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行RP的62例高危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31例RP术前行NHT患者设为新辅助组,另外31例行RP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肿瘤控制情况、排尿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性功能等.结果 新辅助组的术后切缘阳性率、病理降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术后即刻、3、6、12个月尿失禁恢复、性功能恢复及无生化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显著降低手术切缘阳性、实现病理降期,使部分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在肿瘤控制方面有明显获益,是高危PCa患者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

    前列腺肿瘤新辅助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