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朱冬三

双月刊

1673-4416

fmujuan@163.com

0731-84472665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CSTPCD
查看更多>>1980年创刊,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惟一一本集泌尿外科和肾内科于一体的医学科技类期刊,主要介绍国外泌尿系统领域的最新理论、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直接为我国从事泌尿系统(含泌尿外科与肾内科)教学、科研与临床的专业人员服务。本刊栏目包括论著、临床报告、综述。本刊已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研究

    杨鹏吕蔡张冲文礼...
    657-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行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的40例小体积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年,每3个月患者在门诊复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国际勃起功能障碍评分(IIEF-5)和勃起硬度评分(EHS)等指标,观察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和射精异常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38例一次性扩裂成功,2例首次扩裂效果不理想立即行二次扩裂后达到满意效果.扩裂部位均位沿12点方向前列腺包膜裂开,扩裂充分深达脂肪层.术毕按压膀胱辅助排尿尿线较术前明显增粗,且射程变远.其手术时间为(20.34±5.6)min,术中出血量(15.5±6.4)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0.6±2.4)h,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为5 d,术后住院时间(5.5±1.5)d.术后患者的IPSS、QOL评分、Qmax、PVR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在性生活的35例患者术前、术后的IIEF-5、EH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有2例出现短暂性逆行射精.术后患者发生短暂性尿失禁6例,尿道外口狭窄2例,膀胱颈挛缩0例,术后出血2例,排尿困难2例,尿路感染4例,经短期对症治疗后均有好转.结论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体积BPH的近期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合要求保留性功能的患者,术后尿道瘢痕狭窄和膀胱颈挛缩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前列腺增生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尿道狭窄痉挛

    分叉尿道海绵体修复对尿道下裂Duckett术冠状沟直径、尿道长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徐华兵徐志晓
    661-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分叉尿道海绵体修复对尿道下裂Duckett术患者的冠状沟直径、尿道长度、最大尿流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85例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Duckett尿道成形术,按照不同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分叉尿道海绵体修复,44例)和对照组(筋膜覆盖修复,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儿的冠状沟直径、重建尿道长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最大尿流率均小于术前(均P<0.05).术后,两组患儿的冠状沟直径、重建尿道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的最大尿流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2、3 d,观察组的儿童疼痛评估量表(FLAC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后1 d相比,两组术后2、3 d的FLACC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术后2 d相比,两组术后3 d的FLACC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uckett术中应用分叉尿道海绵体修复可降低尿道下裂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其排尿功能、疼痛的不良影响较小,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尿道下裂Duckett术尿道海绵体最大尿流率

    URL术后尿路感染原因及病原菌分布

    孙孝平王军陈志强
    665-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碎石术(URL)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行URL术的10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44例)与非感染组(56例),分析URL术后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URL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4例肾结石术后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中共分离培养出5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8.00%(29/50),检出率较高的菌种为大肠埃希菌[28.00%(14/50)]、铜绿假单胞菌[20.00%(10/50)];革兰阳性菌占28.00%(14/50),其中检出最高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00%(7/50)],变形菌与真菌属共检出7株(14.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性结石、术前未应用抗生素、术后出血、导尿管术后留置时间≥7 d、术前尿路感染、糖尿病史均是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感染性结石与URL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具有相关性,且相关性最高(P<0.001).结论 URL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预防性治疗方面要多注意大肠埃希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情况,同时患者的感染性结石与URL术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最高.

    肾结石碎石术尿路感染病原菌

    原发性尿道炎和非特发性尿道炎男性患者第一尿中的细菌菌群鉴定

    丁昱方陈春燕夏正君
    669-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克隆文库法分析原发性尿道炎和非特发性尿道炎男性患者第一尿中的细菌菌群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64份尿道炎男性患者(原发性尿道炎和非特发性尿道炎)第一尿的尿液标本,根据基于16S核糖体RNA基因的克隆文库方法分析细菌菌群分布情况.此外,通过常规PCR方法检测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人支原体、解脲支原体或细小脲原体的菌群情况.结果 64份尿液标本中,42份通过克隆文库方法成功分析出结果;评估了 2 781个克隆,并检测到95种细菌系统发育型.微生物系统发育型的克隆文库法检测结果:从6个标本中检测到淋病奈瑟菌,并且是5个标本中的主要细菌种类;从5个标本中检测到生殖器分枝杆菌,并且是3个标本中的优势菌种;从2个标本中检测到解脲支原体;分别在8个和1个标本中分别检测到流感嗜血杆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在10个样本中检测到阴道加德纳菌.常规PCR中TMA方法从15个标本中检测到沙眼衣原体;在8个样本中检测到淋病奈瑟菌,且是5个标本中的优势菌种,在2个样本中占据100%的菌群.常规PCR中TaqMan法在12个样本中检测到生殖器分枝杆菌,且在2个样本中占据50%以上菌群;在1个样本中检测到淋病奈瑟菌,占比100%.结论 克隆文库法可检测菌群中各菌种的占有率,可成为男性尿道炎细菌分析的新方法.

    尿道炎男(雄)性尿细菌

    含硅胶垫圈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儿童包皮环切术后包皮水肿的原因探讨

    赵友罗卫平聂军李子昊...
    674-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含硅胶垫圈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儿童包皮环切术后引起包皮水肿的原因和手术改良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40例包皮环切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70例患儿采用改良含硅胶垫圈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术式(研究组),170例患儿采用常规含硅胶垫圈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术式(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水肿、出血、切口裂开和吻合钉残留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0.56±2.00)min vs.(10.37±1.72)min]、术后出血发生率[2.4%(4/170)vs.3.5%(6/170)]、切 口裂开发生率[0.6%(1/170)vs.1.2%(2/170)]及吻合钉残留发生率[1.2%(2/170)vs.1.8%(3/17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术后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6%(1/170)vs.10.6%(18/170),P<0.05].结论 含硅胶垫圈的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儿童包皮环切术造成包皮水肿的主要原因是由硅胶垫圈呈环行挤压切口导致包皮血液及淋巴循环障碍引起.术中将硅胶垫圈在呈"*"形位置处剪开能够显著减少术后包皮水肿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包皮环切术,男性儿童水肿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

    激素依赖及频繁复发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B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郭燕黄春华张学会黄宗宣...
    67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激素依赖及频繁复发肾病综合征(SDNS/FRNS)患儿外周血B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初始糖皮质激素(GC)治疗的40例SDNS/FRNS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初始GC治疗的40例非频繁复发肾病综合征患儿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K细胞绝对数,并对比治疗前后的B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同时分析研究组患儿的CD19+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与NK细胞绝对数的关系.结果 活动期:研究组的记忆B细胞绝对数、过渡型B细胞绝对数、总CD19+B细胞绝对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的NK细胞绝对数低于对照组(P<0.05).缓解期:两组浆细胞绝对数、初始B细胞绝对数、过渡型B细胞绝对数、记忆B细胞绝对数、NK细胞绝对数、总CD19+B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缓解期总CD19+B细胞绝对数、记忆B细胞绝对数、过渡型B细胞绝对数低于活动期(均P<0.05);两组缓解期与活动期的浆细胞绝对数、初始B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缓解期的NK细胞绝对数高于活动期(P<0.05).研究组的NK细胞绝对数与浆母细胞绝对数、初始B细胞绝对数均无相关性(均P>0.05),与记忆B细胞绝对数、过渡型B细胞绝对数、CD19+B细胞绝对数均呈明显负相关(均P<0.05).结论 SDNS/FRNS患儿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表型分布与记忆B细胞及过渡型B细胞绝对数存在异常,且过渡型B细胞、记忆B细胞可能均存在清除障碍,而清除过程中NK细胞可能均有参与.

    肾病综合征B-淋巴细胞激素依赖

    IgAN患者血CCL27与肾损害程度及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何荟甘露孟瑚周艳...
    682-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外周血CCL27与IgA肾病(IgAN)患者的肾损害程度及病理分型的相关性,寻找便捷可靠的临床指标辅助诊断IgAN并评估病情进展.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N的122例患者作为IgAN组,选取该院体检中心3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患者的血浆CCL27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血浆CCL27水平中位数1 936.59 ng/mL将研究对象分为高水平CCL27组(61例)和低水平CCL27组(61例).根据IgAN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血尿组(76例)与无血尿组(46例),明显蛋白尿组(63例)与轻微蛋白尿组(59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正常组(64例)与eGFR下降组(58例),高血压组(66例)与血压正常组(56例);分别比较不同临床表现分组患者的血浆CCL27水平.根据Lee氏分级,将IgAN患者分为Ⅰ~Ⅲ级组(80例)与Ⅳ~Ⅴ级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CCL27水平情况.再根据MEST-C分型的T分级,将IgAN患者分为T0(32例)、T1(67例)、T2(23例)三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浆CCL27水平情况;比较不同CCL27水平分组IgAN患者的牛津分型(MEST-C)评分情况.分析CCL27水平和IgAN患者的Lee氏分级和MEST-C评分的关系;并探讨CCL27水平与血肌酐(Scr)、尿蛋白、高血压、eGFR、血脂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IgAN组的血浆CCL2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CCL27水平对IgAN诊断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L27的曲线下面积为 0.755(95%CI:0.668~0.843),特异度为 91.8%(P<0.001).高水平 CCL27 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Scr、血尿酸(UA)、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尿蛋白肌酐比值(ACR)、高血压病发生率明显高于低水平CCL27组,胱抑素C低于低水平CCL27组(均P<0.05).与轻微蛋白尿组相比,明显蛋白尿组IgAN患者的CCL27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eGFR正常组比较,eGFR下降组IgAN患者的CCL27水平升高(P<0.001).与血压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CCL27水平升高(P<0.001).与低水平CCL27组相比,高水平CCL27组的Lee氏分级Ⅳ~Ⅴ级病变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与低水平CCL27组比较,高水平CCL27组者的T2病变比例明显升高(P<0.05),同时其T0病变比例明显降低(P<0.05).与Ⅰ~Ⅲ级组比较,Ⅳ~Ⅴ级组患者的CCL27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o、T1组患者比较,T2组患者的血浆CCL27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血浆CCL27水平与患者年龄、BUN、WBC、TC、Scr、UA、24 h-UP、ACR、血清铁蛋白、胱抑素C呈明显正相关,而血浆CCL27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0.202,P<0.05).结论 血浆CCL27升高与IgAN肾功能损伤、高血压的发生及IgAN患者的病理损害,尤其是肾小管间质损伤密切相关.血浆CCL27是临床诊断IgAN的良好指标.

    肾小球肾炎,IGACCL27病理改变

    miR-216a-5p、S1P、NLR在腹膜透析合并腹膜炎患者中的评估价值

    龚文姜蔡明玉
    68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216a-5p、1-磷酸鞘氨醇(S1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腹膜透析(PD)合并腹膜炎(PDAP)患者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96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22例经腹透液细菌培养确诊为PDAP的患者设为PDAP组,74例未发生PDAP的患者设为非PDAP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腹透液中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常规[钙、镁、磷、钾含量、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比较两组血清中的miR-216a-5p、S1P、NLR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AP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6a-5p、S1P、NLR表达水平对PDAP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血清Hb、ALB、钙、钾、磷、TC、T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DAP组血清中的镁低于非PDAP组(P<0.05),腹透液中的WBC高于非PDAP组(P<0.05).PDAP组血清中的miR-216a-5p、NLR水平均高于非PDAP组,S1P低于非PD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miR-216a-5p、高NLR均是发生PD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高S1 P是PDAP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三者联合检测PDA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91,高于 miR-216a-5p、S1P、NLR 单独检测(AUC 分别为 0.879、0.837、0.900),且其特异度均优于单独检测.结论 高miR-216a-5p、高NLR是发生PDAP的独立危险因素,高S1P是PDAP发生的保护因素,miR-216a-5p、S1P、NLR对PDAP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腹膜透析腹膜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1-磷酸鞘氨醇miR-216a-5p

    雷帕霉素对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自噬的影响

    付雅郝艳霞贾奇凤陈洋洋...
    692-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对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将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将细胞分为HMC组、低糖组、高糖组、甘露醇等渗组和雷帕霉素组.采用GFP-RFP-LC3标记各组细胞的自噬流;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的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P62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的细胞Ⅳ型胶原纤维(Col Ⅳ)、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A)的含量.结果 高糖组的自噬溶酶体最少,HMC组、低糖组、甘露醇等渗组、雷帕霉素组的自噬溶酶体均较高糖组多,其中雷帕霉素组的自噬溶酶体最多.与HMC组、低糖组、甘露醇等渗组相比,高糖组的LC3-Ⅱ表达明显减少,LC3-Ⅰ表达明显增多,P62明显增多(均P<0.05).雷帕霉素组的LC3-Ⅱ表达较高糖组明显增多,而LC3-Ⅰ及P62表达明显减少(均P<0.05).高糖组的Col Ⅳ、HA、LA含量均较HMC组、低糖组和甘露醇等渗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雷帕霉素组的Col Ⅳ、HA、LA的含量均较高糖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糖状态可以抑制HMC自噬活性,增加细胞外基质的聚集,促进糖尿病肾病进展,而雷帕霉素可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减少肾小球系膜细胞系膜基质增生,进而抑制糖尿病肾病进展.

    肾小球系膜细胞自噬雷帕霉素高糖

    PCNL术后脓毒血症患者的免疫指标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诊断价值

    刘素芳向小龙郭紫成
    696-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发生脓毒血症患者的免疫指标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行PCNL术治疗的405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脓毒血症将患者分为脓毒血症组(12例)和无脓毒血症组(393例).检测两组患者的CD4+/CD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髓样细胞可溶性触发受体-1(sTREM-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钙素原(PC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脓毒血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脓毒血症组的鹿角形结石患者例数多于无脓毒血症组(P<0.05);脓毒血症组的NLR、sTREM-1高于无脓毒血症组(均P<0.05),CD4+/CD8+低于无脓毒血症组(P<0.05);脓毒血症组的血清IL-6、TNF-α、PCT水平均高于无脓毒血症组(均P<0.05);各指标联合预测PCNL术后脓毒血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6,预测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98.4%.结论 PCNL术后脓毒血症患者的NLR、sTREM-1、IL-6、TNF-α、PCT升高,CD4+/CD8+降低,其联合检测有利于指导临床早期预测PCNL患者术后脓毒血症的发生.

    脓毒症经皮肾镜取石术细胞因子免疫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