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曾因明

月刊

1673-4378

gjmzyfs@163.com

0516-85708135

221002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楼17楼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and Resuscit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科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及质量控制分析

    张羽冠张砡裴丽坚马爽...
    613-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协和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产科麻醉(含分娩镇痛相关)不良事件分析,改善产科麻醉临床安全与质量.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不良上报系统中与孕产妇围手术期管理相关的39例不良事件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 近5年来,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共进行产科麻醉(含分娩镇痛)10218例,涉及不良事件共计39例(3.8‰),为椎管内穿刺操作相关、椎管内麻醉管理相关、并发症相关和设备耗材相关四类事件.结论 不良事件的总结与质量控制分析可提高分娩镇痛及产科麻醉的临床安全水平,这种提高是通过加强科室培训及实时跟进科室管理制度达到的.

    产科麻醉不良事件质量控制

    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意外异常广泛阻滞1例

    刘岳特日格勒张砡刘红菊...
    620-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不同,经阴道分娩中转剖宫产的产妇不仅面临着更加紧迫的分娩异常情况,还有可能合并异常广泛阻滞的高危因素,预防和处理阻滞平面异常扩散尤为重要.尽管异常广泛阻滞的发生相对罕见,但其往往进展迅速、后果严重.文章报道1例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后发生的异常广泛阻滞,并对椎管内麻醉后阻滞平面异常扩散的常见原因、鉴别诊断及防范措施进行讨论.

    分娩镇痛剖宫产术椎管内麻醉异常广泛阻滞

    产科大出血的容量复苏研究进展

    余斌李红萍殷巧丽孔昊...
    623-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科大出血(MOH)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MOH时不仅有血液容量的丢失,还常伴随凝血功能障碍、严重低血压、酸中毒和低体温.麻醉科医师在危重孕产妇救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文章根据近期研究成果,就MOH时液体复苏策略、大量输血方案、凝血功能纠正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等相关知识进行综述,为MOH的救治提供参考.

    产科出血液体复苏凝血功能术中自体血回输

    程控间歇脉冲给药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参数研究进展

    黄雪娇徐铭军
    630-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椎管内分娩镇痛是全世界公认的缓解分娩痛最安全、有效的方法.程控间歇硬膜外脉冲给药(PIEB)相较于传统的连续恒速输注(CEI)是更加理想的椎管内分娩镇痛注药模式,但其最佳参数设置目前还没有定论.文章总结和概括目前国内外PIEB的参数(包括脉冲容量、脉冲间隔时间、脉冲速率等)在椎管内分娩镇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PIEB更加合理、安全地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也为未来研究者提供和开拓新的思路及新的研究方向.

    分娩镇痛程控间歇硬膜外脉冲给药

    艾司氯胺酮在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震黄春霞李锐
    634-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司氯胺酮是消旋氯胺酮中更强效和安全的右旋体,作用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和非NMDA受体通路,能产生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具有代谢快和副作用少等优点,在围手术期应用广泛.文章重点阐述艾司氯胺酮的作用机制、对围手术期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其在去阿片化麻醉、多模式镇痛、抗抑郁和改善睡眠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为其更合理和安全地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艾司氯胺酮可能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艾司氯胺酮围手术期麻醉镇痛

    艾司氯胺酮在临床麻醉中应用进展

    吴全通蒋明
    638-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司氯胺酮作为外消旋氯胺酮的对映体,因其较少的副作用而在临床上倍受关注.相较于外消旋氯胺酮,艾司氯胺酮具有更强的受体亲和力、更快的起效速度、更高的清除率和更可控的效果.近年来,艾司氯胺逐渐成为多模式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临床麻醉中得到推广.文章综述了艾司氯胺酮的药理特性、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和副作用,重点关注了其在围手术期急性和慢性疼痛、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术后恢复质量、产后抑郁、儿科麻醉、急性颅脑损伤、无痛诊疗和无阿片麻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趋势,旨在为艾司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艾司氯胺酮药理学麻醉疼痛认知产后抑郁神经保护

    围手术期膈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胡金鸽王云
    64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膈肌功能障碍(DD)是较为常见的围手术期疾病,存在多种原因,单侧较双侧多见,其可导致呼吸衰竭,在临床上易被忽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围手术期膈肌保护,文章就膈肌的解剖和功能、DD的临床表现及发病原因、围手术期管理策略等进行综述,强调探讨DD的发生机制及防治的重要性,以期改善该类患者的麻醉管理和预后.

    膈肌功能障碍诊断围手术期管理

    边缘供体临床应用及保存方法研究进展

    刘祥凤秦志刚鲁开智顾健腾...
    650-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然而供体器官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边缘供体的运用是目前扩大供体库并缓解临床器官移植供体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因边缘供体本身质量欠佳,故改进边缘供体保存策略,提升其质量并有效应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文章拟对边缘供体(包括心、肺、肝、肾供体器官)的定义、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保存方法(静态冷藏和机械灌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升边缘供体的保存质量及其应用价值.

    边缘供体器官移植静态冷藏机械灌注

    一字线和浪纹线的用法

    655页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调控疼痛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进展

    王欣刘程曦张益
    656-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vlPAG)位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腹外侧区域,其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能、谷氨酸能、多巴胺能等神经元及5-羟色胺(5-HT)、谷氨酸、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等神经化学物质,与大脑众多区域都有神经纤维连接,是脑内参与疼痛调节的重要脑区.文章综述了vlPAG的结构组成特点,vlPAG参与疼痛调节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其与大脑其他区域的神经纤维联系,总结了其在疼痛调控中的关键作用,为研发更多相关镇痛药物及方法提供依据和思路.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疼痛镇痛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谷氨酸能神经元神经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