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与病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与病理杂志
中南大学
临床与病理杂志

中南大学

李元建 何建行

双月刊

1673-2588

gwyxxy@vip.163.com,gwyxxy@126.com

0731-84805496;84805495

41007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110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50号信箱

临床与病理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hology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开设“热点快讯”、“综述”、“研究论著”、“成果报道”等栏目,刊载范围涵盖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目前已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A),中国生物学文摘及其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成为生理、病理学科中具有相关影响力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循证理论下的预见性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高良玉倪永丰焦亭亭陈慧...
    580-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术后的负面情绪、并发症等康复情况亟待改善,本研究旨在探究循证理论下的预见性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神经外科收治的8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组(n=40)和循证组(n=41):常规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循证组给予循证理论下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 2 组患者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予护理措施后,循证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循证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循证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循证理论下的预见性护理可更好地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颅内动脉瘤循证理论预见性护理介入治疗康复效果

    环氧化酶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郑力榕贾婷婷张瑞芬张海荣...
    586-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氧化酶(cycloxygenase,COX)包括有2种异构酶:其中1种为COX-1,其对机体具有正常的生理保护性功能;另外1种为COX-2,主要参与机体的镇痛和抗炎作用.COX-2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过程中炎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毒性休克和细胞凋亡的重要介质,并导致多个组织出现功能障碍及损伤.非甾体的抗炎作用则主要与COX-2抑制剂有关,因此COX-2抑制剂可应用于MI/RI的临床治疗.

    环氧化酶-2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机制治疗

    正念癌症康复在癌症患者心身干预中的应用

    徐秀芝陈曦洪静芳
    597-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心身干预在癌症康复应用中的不断深入,正念癌症康复(mindfulness-based cancer recovery,MBCR)作为专为癌症人群开发的重要心身干预措施之一,其在改善心理困扰、缓解躯体症状和调节压力相关生物标志物水平等方面的应用亦成为研究热点.研究人员根据癌症患者的实际操作情况对MBCR进行了干预时间和应用方式的调整,进一步实现了癌症康复干预的个性化和精准化.干预应用结果显示MBCR可提高癌症患者创伤后的成长和正念水平,减轻心理困扰、睡眠障碍和癌因性疲乏,而其长期效应及其对压力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影响仍不明确,有待进一步验证其可持续性和有效性.未来应继续增加对不同癌症人群的MBCR干预应用和研究,期待其在未来癌症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肿瘤正念干预正念癌症康复

    2型固有淋巴细胞与支气管哮喘

    胡译文苏卫华赵卉
    603-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2型免疫反应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在变应原、病原体等因素作用下,气道上皮释放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等促使2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cytes,ILC2s)在炎症部位激活、成熟与分化.ILC2s产生IL-4、IL-5、IL-13等核心2型细胞因子,引起支气管哮喘,并与多部位ILC2s、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cytes,ILCs)其他亚群及多种类型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并与哮喘共病及类固醇抵抗相关.ILC2s受细胞因子、营养物质、脂质介质、神经肽与神经递质、激素等调节,通过干预上述物质作用于ILC2s的调控过程,可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良好前景.

    2型固有淋巴细胞支气管哮喘2型免疫反应

    外泌体与围生期炎症性脑损伤

    王艳王雅慧吕丽洁李天益...
    612-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生期脑损伤(perinatal brain injury,PBI)是婴儿死亡和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患有PBI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主要源于绒毛膜羊膜炎(chorioamnionitis,CHORIO),CHORIO影响胎盘的通透性和血流,是足月儿和早产儿脑损伤的常见独立危险因素.外泌体是直径40~160 nm的纳米级囊泡,能够携带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研究发现,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外泌体作为母胎交流的重要介质,通过参与免疫调节抑制炎症、促进血管和髓鞘形成以及建立胎盘防御屏障,可能介导脑损伤的修复,在脑损伤和神经发育障碍中有一定的治疗意义.本综述探讨外泌体在PBI儿童中的病理机制以及潜在的治疗作用,以期为临床PBI提供有效的治疗策略.

    围生期脑损伤绒毛膜羊膜炎外泌体细胞疗法

    P40及TTF-1共表达非小细胞肺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

    纪乾隆刘倩孙珊珊张淑坤...
    620-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P40及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被广泛应用于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两者共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例则极为罕见.本研究旨在探讨P40及TTF-1共表达NSCL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2019年5月至2023年9月确诊的7例P40及TTF-1共表达NSCLC患者,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采用基因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相关指标表达情况,并随访患者.结果: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7~80(中位数71)岁,除1例外其余6例均有吸烟史;6例患者肿瘤为外周型,1例为中央型;肿物长径为2.0~8.5(中位数5.8)cm.5例患者出现肿瘤转移.2例病死患者第1次确诊至死亡的时间间隔分别为12和55个月.HE染色示肿瘤分化差,肿瘤细胞排列紧密,呈片状、巢团样分布,可见坏死及炎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细胞质多呈嗜酸性,细胞核大,形状不规则,核仁易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P40、TTF-1、P63、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7、CK5/6广泛阳性表达,而天冬氨酸肽酶A(Napsin A)基本上为阴性表达.基因检测除1例为TP53突变外,其余无突变.结论:P40及TTF-1共表达NSCLC是一种罕见的亚型,其发病率低,但恶性程度高,好发于有吸烟史的老年人,大部分病例发现时即偏向晚期,病理结果显示其为既不属于腺癌也不属于鳞状细胞癌的低分化肿瘤.

    甲状腺转录因子1P40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织化学

    软腭唾液腺分泌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袁亚晨赵立仙潘云李正金...
    628-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唾液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SCSG)是一种罕见的恶性唾液腺肿瘤.2023年2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左侧软腭见1个肿物的35岁女性患者.显微镜下该肿物形成微囊状、小管状结构,腔隙内充满嗜酸性胶样分泌物.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示:广谱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pan-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pan-TRK)、乳腺球蛋白(mammaglobin)、S100钙结合蛋白(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S100)均阳性,钙激活氯通道蛋白1(anoctamin-1,ANO1)阴性.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示:ETS变异转录因子6(ETS variant transcription factor 6,ETV6)基因断裂阳性,ETV6-神经酪氨酸激酶受体3(neurotrophic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3,NTRK3)基因融合阳性,MET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MET proto-oncogene,receptor tyrosine kinase,MET)基因断裂阴性.患者最终被诊断为SCSG,随后接受了"左侧腭部肿物切除术+邻近皮瓣修复术",截至2024年2月未见复发或转移.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发生于软腭的SCSG,并总结此前国内外发生于软腭的SCSG共12例.

    唾液腺肿瘤唾液腺分泌性癌广谱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ETV6-NTRK3基因融合

    以腹水为首发症状的Burkitt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赵育新吴仕收杨平于国华...
    636-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告1例以腹水为首要症状的Burkit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该患者为29岁男性,因腹胀、乏力20 d入院.体格检查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影像学检查示:腹膜广泛增厚并有大量腹水,腹膜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代谢增高.腹腔穿刺示:腹水浑浊呈橘黄色,李凡他试验(+),单核细胞为98.9%,乳酸脱氢酶为1 214 U/L.将腹水离心制作细胞蜡块,行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确诊为Burkitt淋巴瘤.行利妥昔单抗联合抗超分割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和地塞米松(rituximab-hyperfractionated cyclophosphamide,vincristine,adriamycin,and dexamethasone,R-Hyper CVAD)方案化学治疗后,患者病情获得临床完全缓解.随访25个月,患者生存状况良好,未见复发和转移.Burkitt淋巴瘤的诊断高度依赖于病理学检查,起病急,进展快,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高,需予以重视.分子检测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必不可少,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Burkitt淋巴瘤腹水病理学临床表现

    《临床与病理杂志》审稿专家招募

    《临床与病理杂志》编辑部
    641页

    腹膜后妊娠1例

    冉诗懿鲁蓉
    642-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膜后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指胚胎种植在腹膜腔以外的腹膜后结构,其发生极其罕见.因腹膜后存在大血管和神经走行,当妊娠囊破裂时可引起腹膜后大出血,甚至危及孕妇生命.2023年12月15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1例位于下腔静脉前方的腹膜后妊娠患者,35岁,因"胚胎移植术后27 d,检查发现盆腔包块2 h"入院.超声检查提示: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交界处前方孕囊声像,腹腔妊娠?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CT)提示: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交界处前方异常密度灶,腹腔妊娠?经多学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后,于12月21日行开腹手术,术中见腹膜后横结肠系膜下方、腹主动脉右侧、下腔静脉前方一大小约3 cm×3 cm×2 cm的孕囊样肿物,打开后腹膜,完整切除肿物.术后病检见绒毛及胚胎结构,符合异位妊娠特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呈下降趋势.

    异位妊娠腹膜后妊娠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