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西南大学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西南大学

张龙杰

季刊

1673-873X

bjyx@swu.edu.cn

023-68253954

400715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医院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Journal Health Medicine Research and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会会刊,坚持学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并举,正确把握和引领保健研究的方向,及时报告保健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保健医学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保健医学实践的新经验,为广大保健医学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杂志稿件涵盖了调查研究与群防群治、心理保健、临床医学、运动保健、营养保健、健康教育等各方面,并发布了中国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会和各省市高校保健医学会重要会议和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颈癌患者快速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构建

    罗艳霞叶敏珊陈怡藤王馨笛...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宫颈癌患者快速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指导框架,2023年2-4月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12名妇科护理人员与7名宫颈癌患者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结合循证方法、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宫颈癌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8%、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4、0.833.2轮专家函询中,各条目得分平均值范围为3.61~4.87分、4.43~4.96分,满分率分别为26.4%~87.0%、52.2%~95.7%,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高;2轮专家函询的Kendall's W分别为0.101(P<0.05)、0.159(P<0.05).2轮专家函询结束后形成的宫颈癌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42个.一级指标权重:结构占0.335、过程占0.341、结果占0.324;二级指标组合权重:人力资源占0.169、单元设施与制度占0.169、预康复管理占0.084、术前快速康复占0.084、术中快速康复占0.086、术后快速康复占0.087、护理结局占0.163、满意度占0.158.结论 研究形成的宫颈癌快速康复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科学、可靠,具有较强的专科性,可用于宫颈癌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

    宫颈癌快速康复德尔菲法结构-过程-结果模型护理质量指标

    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叶敏珊罗艳霞陈怡藤王馨笛...
    7-1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编制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并检验量表信效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一致性测评工具及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化质性访谈构建量表条目池,经专家函询和适用性测试形成初始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8-10月选取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195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调查,采用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优化条目后,再于2023年10-12月对22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正式调查以检验量表信效度.结果 2轮调查分别回收184份及210份有效问卷,经条目优化形成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性康复管理、管道护理、并发症监测与预防、信息管理、情绪管理、角色管理7个维度,共27个条目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7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8.493%;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拟合良好(χ2/df=1.668,CFI=0.917,RMSEA= 0.056);量表全体一致性内容效度指数为0.926,平均内容效度为0.988,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3~1.000;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6,重测信度为0.596.结论 本研究开发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测评工具.

    宫颈癌自我管理测评量表信效度检验

    1型糖尿病患儿主要照顾者CHO饮食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调查

    刘静吴利平陈利平刘晓琴...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1型糖尿病(T1DM)患儿主要照顾者碳水化合物计数法(CHO)饮食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为进一步提高T1DM患儿饮食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8-10月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318名T1DM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结果 共调查318名主要照顾者,孩子年龄以7~12岁为主,占42.8%;孩子性别以女性为主,占50.3%;长期居住地以农村为主,占60.4%;首诊糖尿病患儿占75.8%;饮食管理方法采用CHO占22.3%;费用支付以自费为主,占54.4%.本调查结果显示248名(78.0%)调查对象知晓CHO,知晓途径:医务人员206名(83.1%)、相关健康教育手册及书籍110名(44.4%)、网络媒体宣传53名(21.4%)、家属或病友及周围人46名(18.5%).210名(66.0%)主要照顾者接受过CHO饮食健康教育.210名调查对象CHO饮食知信行总分为(29.62±3.97)分,其中知识得分(1.78±1.31)分,信念得分(12.90±1.73)分,行为得分(14.95±2.6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照顾者不同的调查对象,CHO饮食知信行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时长不同的调查对象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管理方法不同的调查对象,知信行总分及知识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照顾者是调查对象CHO饮食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1DM患儿主要照顾者对CHO的认知不足,但认可度及实践意愿较强;患儿糖化血红蛋白<7.5%、主要照顾者为父母的调查对象,CHO饮食知信行水平较高;主要照顾者在掌握CHO方面存在计算过程繁琐复杂、实操难度大、理解能力受限等困难,科室管理者应根据主要照顾者相关CHO饮食健康教育需求,在糖尿病专科医生、专科护士和营养师等指导下,构建一套多元化的健康教育体系,以满足其对CHO饮食健康教育需求,从而提高主要照顾者糖尿病饮食管理水平.

    1型糖尿病儿童碳水化合物计数法主要照顾者健康教育

    公共卫生政策重大调整对女护士心理状况影响的探究

    李燕玲黎倩田堰陈霜鸿...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公共卫生政策重大调整对女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探讨改善女护士心理问题的措施.方法 2022年12月20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的435名女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知觉压力量表(PSS-10)开展横断面调查.结果 女护士PSS-10总分为(25.44±5.91)分,属于高压力水平状态.其中,低压力水平组有22人,PSS-10得分为(7.19±3.96)分;中等压力水平组有21人,PSS-10得分为(17.18±1.65)分;高压力水平组有392人,PSS-10得分为(26.88±3.75)分.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女护士的知觉压力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知觉压力水平组女护士的工作压力源量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在剖面分析发现,护士知觉压力存在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低压力-高能力型""高压力-不稳定型""高压力-稳定型".结论 公共卫生政策重大调整时,女护士的知觉压力水平高.将女护士的知觉压力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可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低压力-高能力型""高压力-不稳定型""高压力-稳定型",医院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类型对护士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特别应重视"高压力-不稳定型"护士的心理干预.

    公共卫生政策心理健康知觉压力女护士

    围绝经期女性抑郁发生情况及与家庭亲密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张艳琴刘晓红韩芸芸王景媛...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发生情况,并探究围绝经期抑郁与家庭亲密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378例围绝经期女性为调查对象.使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Ⅱ-CV)亲密度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影响因素,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PHQ-9得分与FACES Ⅱ-CV亲密度量表得分、GWB得分间的关系.结果 调查对象抑郁检出率为33.86%(128/378).不同文化水平、月经情况、改良Kup-perman指数、工作状态、婚姻状态的调查对象抑郁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抑郁组与正常组调查对象的FACES Ⅱ-CV亲密度量表得分、GWB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改良Kupperman指数、FACESⅡ-CV亲密度量表得分、GWB得分为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HQ-9得分与FACESⅡ-CV亲密度量表得分、GWB得分均呈负相关(r=-0.500、-0.407,P<0.001).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检出率较高,临床需加以重视.抑郁的发生主要受文化水平、围绝经期症状严重程度、家庭亲密度和主观幸福感影响,因此在围绝经期女性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实践中应注意围绕上述几方面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

    围绝经期抑郁围绝经期综合征家庭亲密度主观幸福感

    枢经推拿对脊髓神经结扎大鼠模型炎症反应及SOCS1、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

    吴丽萍梁英业唐宏亮陈玲女...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枢经推拿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抑炎镇痛机制.方法 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推拿组、假推拿组、假手术组,每组6只.除了正常组不进行处理,假手术组暴露L5 神经外,其余3组大鼠采用脊神经结扎(SNL)法建立NP大鼠模型.造模后第1天开始,推拿组给予枢经推拿治疗,假推拿组给予抚摸,持续干预7 d,在造模前1 d及造模后1 d、3 d、7 d检测各组大鼠热痛缩足反应潜伏期(PWL)和机械性刺激缩足反应阈值(PWT).干预7 d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脊髓背角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脊髓背角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造模前1 d,各组大鼠的PWT、PWL没有显著差异(P>0.05);造模后1 d、3 d、7 d,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假推拿组、推拿组、模型组大鼠的PWT、PWL均降低(P<0.05),且造模后3 d和7 d,与模型组、假推拿组相比,推拿组大鼠的PWT、PWL均升高(P<0.05).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假推拿组、推拿组、模型组大鼠的SOCS1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推拿组大鼠与模型组、假推拿组相比,SOCS1水平升高(P<0.05).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假推拿组、推拿组、模型组大鼠的脊髓背角TLR4、NF-κB、IL-6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推拿组大鼠的TLR4、NF-κB、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枢经推拿可以改善由SNL诱导的NP,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脊髓背角中SOCS1蛋白表达,负反馈下调TLR4及NF-κB蛋白表达,降低促炎因子IL-6产生有关.

    枢经推拿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6神经病理性疼痛

    巫山县庙宇党参地上部分与根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及对比分析

    郑慧慧朱如勇刘千桢徐冲...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测定并比较分析巫山县庙宇党参地上部分与根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提取分离获得庙宇党参地上部分与根的提取物,根据国家药典标准,分别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结果 庙宇党参地上部分和根均检出17种氨基酸,其中地上部分水解氨基酸组分总量为(77.72±6.83)mg/g,根水解氨基酸组分总量为(38.98±9.32)mg/g,庙宇党参地上部分水解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根.庙宇党参地上部分和根均检出13种微量元素,地上部分微量元素总量为(911.532±29.983)mg/kg,根微量元素总量为(992.366±24.994)mg/kg,庙宇党参地上部分微量元素含量是根的91.85%.结论 庙宇党参地上部分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组成多样,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具有综合应用和开发价值.

    庙宇党参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对比分析

    心电图fQRS波及血清Serpina3、25-(OH)D3对STEMI患者PCI术后ST段回落的预测价值

    刘芳王涛周晔宋雨...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心电图碎裂QRS(fQRS)波及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3(Serpina3)、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ST段回落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安徽省阜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200例行PCI术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PCI术后120 min根据ST段回落情况分为回落良好组(n=137)和回落不良组(n=63).比较2组患者术前fQRS波发生率及血清Serpina3、25-(OH)D3 水平,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fQRS波发生率与术后ST段回落不良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究血清Serpina3、25-(OH)D3 对ST段回落不良的预测价值;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回落不良组患者术前fQRS波发生率49.21%,高于回落良好组的1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落不良组患者血清Serpina3水平高于回落良好组,而25-(OH)D3 水平低于回落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fQRS波发生率与PCI术后ST段回落不良一致性Kappa值为0.422;术前血清Ser-pina3、25-(OH)D3 及二者联合预测PCI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9、0.867和0.887;术后6个月,回落不良组 MACE总发生率22.22%,高于回落良好组的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术前心电图fQRS波与PCI术后ST段回落不良具有中度一致性,血清Serpina3、25-(OH)D3 水平对术后ST段回落不良预测价值较高,三者可作为STEMI患者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早期评估指标.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回落碎裂QRS波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325-羟基维生素D3

    血清LA、CRP、AT-Ⅲ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价值

    梁静静许倩高磊刘冬梅...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狼疮抗凝物质(LA)、C反应蛋白(CRP)、抗凝血酶Ⅲ(AT-Ⅲ)对临床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URSA患者82例为URSA组,选择孕期未出现流产的健康孕妇60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孕妇血清LA比值、CRP水平及AT-Ⅲ活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LA、CRP、AT-Ⅲ及三者联合对URSA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流产次数组(2次流产组、3次流产组、≥4次流产组)孕妇血清LA比值、CRP水平、AT-Ⅲ活性,以及LA、CRP、AT-Ⅲ阳性率.结果 URSA组孕妇血清LA比值、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T-Ⅲ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LA、CRP、AT-Ⅲ预测 UR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8(95%CI:0.713~0.862)、0.790(95%CI:0.718~0.863)、0.855(95%CI:0.794~0.916),截断值分别为1.33、6.39 mg/L、82.37%,LA、CRP及AT-Ⅲ联合检测预测URSA的AUC为0.962(95%CI:0.936~0.988),高于LA、CRP、AT-Ⅲ单独预测URSA的AUC(P<0.05).不同流产次数组URSA孕妇LA比值、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次流产组、3次流产组孕妇LA比值均高于2次流产组(P<0.05),≥4次流产组孕妇CRP水平高于2次流产组和3次流产组(P<0.05).不同流产次数组孕妇的LA、CRP、AT-Ⅲ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SA患者血清LA比值、CRP水平升高,AT-Ⅲ活性降低;同时LA、CRP及AT-Ⅲ对URSA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且上述指标联合检测预测URSA的价值更高.

    狼疮抗凝物质C反应蛋白抗凝血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预测价值

    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及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

    付毅廉政君拜都如拉·艾尼吐阿卜拉·努尔麦麦提...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及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手术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于2020年9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6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肺段切除组(n=53)与肺叶切除组(n=53).2组患者均采用单孔胸腔镜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肺段切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肺叶切除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肺叶切除组,手术时间长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枚数、淋巴结清扫站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FEV1、FVC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肺段切除组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d的CD3+、CD4+水平均高于术前,CD4+/CD8+水平低于术前,且肺段切除组CD3+、CD4+水平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d的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叶切除组与肺段切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21%和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相比,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可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疗效显著,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与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早期肺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肺功能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