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预防医学
应用预防医学

王树声

双月刊

1673-758X

GXYX@chinajournal.net.cn

0771-2518693,2518653,2518652

530028

广西省南宁市金洲路18号

应用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Applied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于1995年创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先进方法和经验总结等。已被15家国内外著名的检索性期刊和数据库收录,受到读者和同行专家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3-2019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及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特征分析

    杨振兴骆圣梁万超余钧池...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3-2019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掌握该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组成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收集的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重症或死亡病例的病原进行分型检测,选取2017年的5例EV71阳性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标本进行VP1基因序列测定和特征分析.结果 2013-2019年柳州市共检测6 038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肠道病毒通用型阳性标本4 210例(69.73%),其中EV71阳性659例(15.65%)、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1 159例(27.53%)、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 392例(56.82%).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阳性率均>50.00%),2014年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2016年、2018年以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2014-2019年重症或死亡病例的病原学分型显示,重症或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是EV71、CoxA16、柯萨奇病毒A6型(CoxA6)、柯萨奇病毒A2型(Cox A2).2017年该市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中分离到的5株EV71毒株的病原基因亚型均为C4a亚型,毒株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20%~10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50%~100.00%.结论 2013-2019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发生了变化,主要病原由EV71逐渐转变为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引发重症或死亡病例的病原主要有EV71、Cox A16、Cox A6、Cox A2,EV71的优势基因型为C4a亚型.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病原监测和相关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落实手足口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EV71VP1基因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溯源分析

    庄春红吴小凤郑友限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溯源分析,为避免类似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采自该食物中毒事件现场的接触者肛拭子、食物样本、环境涂抹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鉴定、血清学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采集的38份样本中,有21份(19份肛拭子、2份环境涂抹样本)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55.3%.分离出的21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均为O3:K6,其tlh/tdh毒力基因为阳性,PFGE分子分型显示高度同源(同源性在98.7%~100.0%之间).结论 综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引起该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菌为携带tlh/tdh基因的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卫生监管力度,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食源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荧光定量PCR脉冲场凝胶电泳

    来宾市HIV/AIDS患者配偶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邓鑫晖谢世英王少芬李映月...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来宾市HIV/AIDS患者配偶HIV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当地艾滋病随访管理中促进与完善配偶检测相关工作、控制配偶间HIV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2020年报告的、现住址为来宾市、能随访到的、已婚有配偶的HIV/AIDS患者配偶纳入监测对象,调查其HIV抗体检测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患者配偶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11例HIV/AIDS患者配偶,HIV抗体阳性率为52.31%.性别以女性为主(63.99%),年龄以60岁及以上为主(46.47%),教育程度以小学为主(46.96%),民族以壮族为主(74.70%).单因素分析显示,HIV/AIDS患者配偶感染HIV与性别、年龄、知道获得免费咨询与检测情况、知道需要定期检测HIV以及知道早治疗能提高生活质量等因素均存在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V/AIDS患者配偶感染HIV的风险:女性是男性的0.362倍(95%CI:0.226-0.580),20~39岁、40~59岁分别是60岁及以上的0.293倍(95%CI:0.122-0.701)、0.275倍(95%CI:0.169-0.450),不知道获得免费咨询与检测者是知道者的11.372倍(95%CI:3.484-37.118),不知道早治疗能提高生活质量者是知道者的28.380倍(95%CI:8.098-99.455).结论 来宾市配偶间传播是造成艾滋病经异性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应针对重点人群扩大筛查,对配偶进行咨询检测,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减少配偶间HIV的传播.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配偶感染影响因素

    2017-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艾滋病流行趋势及特征分析

    郭聪锐周萌刘莹牛姬飞...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7-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报告的HIV/AIDS病人的流行趋势及特征,为优化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照现住址(福田区)和终审日期(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 日)筛选病例,对病例信息及发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2年福田区累计报告1 206例HIV/AIDS患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趋势x2=30.951,P<0.001),年均发病率为13.04/10万.男、女性别比为14.66∶1;年龄中位数为31岁,20~29岁组占比最大(43.2%),但其在历年间占比呈下降趋势(趋势x2=6.778,P=0.009),≥50岁组占比为12.7%,但其占比呈上升趋势(趋势x2=10.669,P=0.001);职业以商业服务人员为主(51.3%),其占比呈上升趋势(趋势x2x=5.659,P=0.017);低年龄组以同性传播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同性与异性传播比逐渐缩小(趋势x2=90.910,P<0.001).样本来源以被动检测为主,占比为62.0%,主动检测占比为26.9%.结论 福田区艾滋病流行已经由年轻人群向中老年人群扩散,商业服务人员占比最大且呈上升趋势,患者主动检测意识不足,迫切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遏制艾滋病蔓延.

    HIV/AIDS发病率流行趋势

    2016-2021年福州市娱乐场所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薛世贵陈剑惠陈文丽
    19-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娱乐场所男男性行为者(MSM)的特征和HIV感染相关因素,为娱乐场所MSM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2021年在福州市娱乐场所中招募年龄≥18岁、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口交的男性,收集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以及既往检测情况,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其HIV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招募MSM共4 603人,平均年龄为(32.93±9.92)岁,主要以省内户籍(82.90%)、未婚/离异/丧偶(68.24%)、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48.23%)、本地居住时间≥2年(76.34%)、同性性取向(86.51%)以及通过网络寻找性伴者(69.61%)为主;MSM人群中年龄≥45岁、本省户籍、本地居住时间≥2年、同性性取向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P值均<0.05).最近6个月肛交、最近1次肛交未使用安全套、发生商业性行为比例、最近1年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的比例呈上升趋势(P值均<0.05);最近6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最近1次异性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吸毒、既往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的比例呈下降趋势(P值均<0.05).2016-2021年期间累计监测HIV阳性率为3.30%(152/4 603),历年监测HIV阳性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x2=66.053,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度、高中及以上学历、本地居住时间1年及以上、最近6个月肛交使用安全套、既往未患性病是MSM人群HIV抗体阳性的保护因素(OR值均<1),而年龄≥45岁和不知晓艾滋病知识是危险因素(OR值均>1).结论 娱乐场所MSM年龄偏大,教育程度偏低,无保护肛交性行为呈现上升趋势,应加大娱乐场所中MSM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安全性行为的健康教育,开发适合娱乐场所使用的宣传材料,加强以安全套推广使用为核心的干预措施,探索现场检测和自我检测相结合的HIV检测模式,有效控制HIV的传播流行.

    艾滋病男男性行为者娱乐场所监测感染因素

    2018-2022年昆明市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结果分析

    田荣杨倩叶青张荣兵...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昆明市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碘缺乏病的消长趋势,为当地食盐加碘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支持.方法 2018-2022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儿童及孕妇的尿碘、居民食用盐碘,用B超法检测儿童甲状腺容积,抽取部分人群填写健康教育问卷,计算基线调查、效果评价的知晓率.结果 2018-2022年昆明市居民户食用盐碘中位数为22.44 mg/kg,不同年份之间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碘盐覆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9.75、35.83、85.29,P值均<0.001).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61.95 μg/L,不同年份之间孕妇尿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552,P=0.001):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22.1 μg/L,儿童尿碘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年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712,P<0.001)、(H=29.010,P<0.001)、(H=12.953,P=0.012).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97%,不同年龄、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452、10.346,P值分别为0.024、0.001).碘缺乏病基线调查知晓率均<86.00%,效果评估知晓率均>94.00%.结论 昆明市食盐供应良好,总体处于碘缺乏病消除状态;儿童碘营养状况处于超适宜状态;孕妇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状态,部分孕妇有碘缺乏风险;建议加强重点人群科学补碘健康教育宣传.

    碘缺乏病儿童孕妇尿碘食盐

    2019-2021年贵阳市云岩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谭丽饶磊
    29-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9-2021年贵阳市云岩区食源性疾病流行因素和监测现状,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9-2021年云岩区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1年云岩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280例,男性123例,女性157例;16~30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为94例(33.57%):职业以家务及待业最多,为62例(22.14%);7月发病最多,为63例(22.50%);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呕吐、恶心、腹泻、腹痛)为主,其次是全身症状;病例的主要暴露食品是多种食物、菌类及其制品;食品加工方法主要涉及餐饮食品、家庭自制食品等.结论 应重视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并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力度,使高风险人群知晓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从而达到降低疾病发生的目的.

    食源性疾病监测疾病防控

    广西某制糖企业米蛾养殖及虫卵卡片制作的职业病危害调查

    江蓓欧军荣赵琳黄春湲...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广西某制糖企业生物制品所米蛾养殖以及虫卵卡片制作过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为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检测米蛾养殖以及虫卵卡片制作涉及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结合作业人员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作业场所空气粉尘、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0.75~1.53 mg/m3、0.06~0.10 mg/m3和2.0× 102~5.8 × 102mg/m3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要求.17名作业人员中,有14人分别有单项或多项健康检查结果异常,且血常规异常比例较高.结论 广西某制糖企业生物制品所米蛾养殖以及虫卵卡片制作过程存在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待今后开展深入研究.

    米蛾养殖粉尘职业病危害健康影响

    2008-2022年吉安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罗蕴娇周卫东刘菁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吉安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22年吉安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08-2022年吉安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1种220 227例,死亡439例,年均发病率305.29/10万,年均死亡率0.61/10万.2008-2017年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趋势x2=4 053.49,P<0.05),2018-2022年呈缓慢下降趋势(趋势x2=857.59,P<0.05).死亡率呈波动趋势,各年度间死亡率不同(x2=41.590,P<0.05).甲乙类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丙类传染病以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主.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全年无明显高峰,丙类传染病发病高峰在1月份和4-6月份,发病率前三位的县区是吉州区、青原区和安福县.结论 应针对发病率较高、增长较快以及死亡率较高的病种开展重点防控,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和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加大传染病健康教育力度,提高传染病诊疗水平和治愈率,提高聚集性疫情处置能力等各项防控措施.

    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发病率

    柳州市某重点高中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调查处置分析

    唐嘉吴伟强韦载娜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19年广西柳州市某寄宿制重点高中1起校内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处置情况等进行分析,为今后防范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发生、发展和处置情况,采用结核菌素试验(TST)筛查接触者.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密切接触者结核潜伏感染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聚集性疫情首发指示病例于2019年1月30日诊断为涂阳肺结核[Ⅲ上中/上下0涂(+)初治].3次筛查共检测学生1403人(均为2018级)、教职工96人,检出结核潜伏感染170人(学生165人、教职工5人);本次疫情共报告肺结核病例7例(涂阳肺结核1例、涂阴肺结核6例).密切接触者结核潜伏感染比例均高于一般接触者、偶尔接触者(x2分别为35.41、24.45,P值均<0.01).学习成绩优秀是结核潜伏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为5.471(95%CI:1.346-22.244),BMI≥18是结核潜伏感染的保护因素,OR值为0.133(95%CI:0.030-0.595).结核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服药后2年内未报告新增患者.结论 早期发现、治疗活动性肺结核学生,合理疏导学习压力、加强营养,及时预防性服药,能有效避免校园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结核病高中聚集性疫情调查处置讨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