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预防医学
应用预防医学

王树声

双月刊

1673-758X

GXYX@chinajournal.net.cn

0771-2518693,2518653,2518652

530028

广西省南宁市金洲路18号

应用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Applied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于1995年创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先进方法和经验总结等。已被15家国内外著名的检索性期刊和数据库收录,受到读者和同行专家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细胞因子与肝癌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蒋智华王学燕陈钦艳张陆娟...
    2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导致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双突变(A1762T,G1764A)株相关肝癌患者免疫压力降低的细胞因子,及其与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原理,从隆安县研究队列中选择同为感染HBV BCP双突变株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的肝癌患者纳入病例组、HBsAg无症状携带者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免疫荧光法先后检测2004年和2019年所采集的研究对象血清中,已知被HBV诱导改变的免疫细胞所分泌的10个细胞因子,包括IL-1β、IL-2、IL-4、TNF-α、IL-6、IL-10、IL-17A、IL-12、IFN-γ和IL-13;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包括肝癌患者9例(病例组)、HBsAg无症状携带者10例(对照组).2004年只有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量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7,P=0.030),IL-10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4.718±2.075)pg/mL和(2.899±0.745)pg/mL.2019年病例组细胞因子IL-6、IL-10和IL-12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1、0.020和0.003).对于病例组,细胞因子IL-10 在2019年的表达量[(11.433+7.242)pg/mL]高于2004年[(4.718±2.07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3,P=0.007).结论 细胞因子IL-6、IL-10和IL-12与HBV BCP双突变株携带者发生肝癌有关;细胞因子IL-10表达量升高与HBV BCP双突变(A1762T,G1764A)株相关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压力降低有关.

    细胞因子肝癌乙型肝炎病毒(HBV)BCP双突变(A1762T,G1764A)株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018-2021年贵州省水痘病例免疫史回顾性调查及突破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蒋凤王浩镔唐宁叶新贵...
    216-219,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水痘病例发病前免疫史,为制定当地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2021年贵州省15岁以下水痘病例发病前免疫史情况以及突破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83例水痘病例,发病前有水痘减毒活疫苗(Var V)免疫史的40例(14.13%),其中1剂次、2剂次免疫史分别为39例(13.78%)和1例(0.35%);发病前无Var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243例(85.87%).283例水痘病例中,水痘突破病例为36例(12.72%),其中幼托儿童15例、学生12例、散居儿童9例;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75(4.79,7.11)岁;既往1剂次免疫史35例,发病日期距接种第1剂日期中位数为4.18(1.92,5.94)年.结论 贵州省水痘病例以无免疫史病例为主,建议当地加强儿童水痘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儿童VarV接种率,倡导儿童在年满4岁后完成第2剂次VarV接种.

    水痘疫苗免疫史突破病例

    广西某水泥企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需求调查研究

    陈雪冬桑国优何德智麦志丹...
    220-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广西某水泥企业工作场所开展健康促进需求调查,为企业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对广西某水泥企业326名员工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职业卫生情况、职业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一般健康状况和吸烟情况、职业卫生服务和健康知识需求.结果 该水泥企业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工伤保险参保率、职业健康体检率均为100.00%.员工对现有劳动条件满意度为93.87%.员工职业卫生知识总体知晓率(71.09%)高于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52.07%).男性员工的职业病概念、职业病可以预防、毒物进入人体途径、艾滋病传播途径4方面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女性.<30岁组人群职业病概念知晓率最高;年龄越小的员工,其毒物进入人体途径的知晓率越高.教育程度越高的员工,其职业病概念、职业病可以预防、毒物进入人体途径、健康概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和艾滋病传播途径6方面的知晓率越高.管理人员健康概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知晓率高于生产工人.员工对各项职业卫生服务的需求所占百分比均大于90.00%;员工对健康知识方面需求比例最高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73.31%),对职业卫生知识方面需求比例最高的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对人体的危害(87.12%).结论 该水泥企业员工的职业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对职业卫生服务、健康知识以及职业卫生知识均有一定需求.企业可结合员工需求,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切实改善作业环境,提升职业人群健康素养,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保护劳动者健康.

    水泥企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需求

    广西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秦秋兰周为文李晓鹏陈玉柱...
    226-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西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MS人群的膳食营养指导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5-2017年广西成年居民营养调查数据,将问卷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资料均完整的18岁及以上成年常住居民纳入本次分析对象.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膳食模式的特点及其与MS的关系.结果 2015-2017年共调查2 372人,其中MS共355例,MS患病率为15.0%.非MS组和MS组人群在脂肪、碳水化合物、铜3个项目的摄入量存在差异.广西成年居民膳食模式共归纳为5种,分别是高蛋白膳食模式、蔬菜水果膳食模式、高膳食纤维膳食模式、高脂肪膳食模式和高胆固醇钠膳食模式.高脂肪膳食模式的脂肪摄入量最高,脂肪供能比高达50.4%;高胆固醇钠膳食模式的钠摄入量最高,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量最低.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城乡、性别、年龄、民族、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后,高脂肪膳食模式和高胆固醇钠膳食模式可造成居民MS的发病风险增加.结论 广西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MS存在一定关联,据此应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多吃蔬果、奶类,饮食清淡,预防MS的发生.

    膳食模式代谢综合征(MS)因子分析

    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苏磊静李德富陆兆华庞智东...
    23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南宁市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乙肝)感染及相关情况,分析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4~9月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2 138例,通过收集产检信息、产前实验室检验数据和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人口学特征、乙肝疫苗免疫史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住院分娩孕产妇2 138例,HBsAg(+)孕产妇192例,HBV感染率为8.98%.平均年龄为(30.40±5.27)岁,接种乙肝疫苗1 859人,接种率为86.95%.产妇孕次分布为1~10次,四分位数为2(1,3)次;产次分布为1~8次,四分位数为2(1,2)次;产检为0~20次,四分位数为11(9,12)次.以乙肝病毒感染标记物HBsAg作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研究对象的年龄(P<0.001,OR=1.072,95%CI=1.042-1.103)、乙肝疫苗接种(P<0.001,OR=0.350,95%CI=0.247-0.496)、户籍(P=0.006,OR=1.710,95%CI=1.170-2.499)、孕次(P=0.001,OR=1.174,95%CI=1.070-1.288)、产次(P<0.001,OR=1.412,95%CI=1.187-1.679)、学历(与中专及以下相比,高中及大专P<0.001,OR=0.319,95%CI=0.228-0.445;本科及以上P<0.001,OR=0.126,95%CI=0.067-0.236)均与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有产妇年龄(P=0.001,OR=1.056,95%CI=1.023-1.091)、学历(与中专及以下相比,高中及大专P<0.001,OR=0.346,95%CI=0.246-0.486;本科及以上P<0.001,OR=0.146,95%CI=0.077-0.275)、户籍(P=0.002,OR=1.903,95%CI=1.275-2.841)和乙肝疫苗接种史(P<0.001,OR=0.367,95%CI=0.255-0.528).不同年龄组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16,P=0.004).结论 纠正乙肝病毒感染高风险地区育龄妇女的乙肝感染防控知信行,加强该人群的乙肝防控知识宣教及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对降低新生儿乙肝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疫苗

    2021-2023年柳州市腹泻病例沙门菌耐药及分子分型研究

    刘一陈威许敏陈柳军...
    236-240,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柳州市哨点医院采集的腹泻病例样本的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对其耐药性以及细菌同源性聚类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指导临床治疗用药以及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沙门菌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溯源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2021-2023年柳州市哨点医院采集的腹泻病例急性期样本,对其中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2021-2023年共收集932份腹泻病例样本,检出82株沙门菌,共分为8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55株(67.07%),肠炎沙门菌8株(9.76%).选取的63株沙门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耐药率较高的抗生素分别为氨苄西林(AMP)(76.19%)、四环素(TET)(66.67%)和链霉素(STR)(63.49%);所有菌株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均表现为敏感.2021-2023年沙门菌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达45株,多重耐药率为71.43%,多重耐药谱以(TET-STR-AMP)的耐药比例最高(46.67%).PFGE分型获得28种带型图谱,相似度在3.42%~100.00%之间,其中有2组带型图谱相似度为100.00%,相似度>85.00%的菌株仅有2组.结论 2021-2023年柳州市沙门菌引发的腹泻病例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分子分型无绝对优势带型,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沙门菌分子分型及其耐药情况的持续监测.

    沙门菌血清型耐药分子分型

    佛山市高明区居民膳食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郑卓灵黄学敏林少英李柱宁...
    241-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佛山市高明区居民近五年膳食因素变化情况,了解辖区居民的膳食结构分布和膳食营养的主要问题,为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分年龄、性别描述各类膳食符合推荐量的构成比情况,用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 高明区居民膳食结构以谷类为主(日均食用≥150g的占87.7%),动物性食物和蔬菜为次.结合膳食指南评价,18岁及以上居民盐摄入量偏高(日均食用≥5g的占85.1%),奶类、坚果摄入量不足.18~39岁人群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偏高(日均食用>200g的占85.0%以上)而蔬菜摄入量偏低(日均食用<300g的占55.0%以上).与2019年相比,2023年居民各类食物摄入量更趋向符合膳食指南中推荐量,且女性比男性趋向更明显,中老年人群动物性食物摄入量符合推荐的构成比减少(P<0.001).结论 开展全人群低盐饮食、多摄入奶类、适量坚果的健康宣教和干预,针对不同年龄层膳食结构变化特点进行调整膳食、合理营养的健康指导.

    膳食结构低盐饮食动物性食物膳食指南

    2022年宜春市常住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王岚刘信艳谢琳
    248-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宜春市常住人口死因监测数据,掌握人口死亡特征,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宜春市常住人口死因监测数据,个案根本死因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和分类,采用Excel 2007软件和SPSS 2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 人群标化死亡率为540.54/10万,标化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6,P<0.01).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因的78.70%.0岁组前2位死因为围生期疾病和伤害,占总死因的64.28%,1~44岁人群前2位死因为伤害、恶性肿瘤,占总死因的59.75%,45-64岁组前2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占总死因的50.66%,65岁及以上人群前2位死因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占总死因的51.34%.伤害是各年龄组人群的重要死因.结论 2022年宜春市常住居民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不同性别、年龄组死因存在差异,应对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强重点人群慢性病管理,实现慢性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死因监测死因分析疾病防控

    2018-2023年广西天峨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付来娣韦丽琴黄凤群贺艳梅...
    252-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8-2023年天峨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后续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2018-2023年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天峨县农村居民进行调查,采用SPS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3年对天峨县9个乡镇随机抽样调查3 139人,收回有效问卷3 139份,问卷有效率为100.00%.其中2023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最高(26.17%),其余依次为2022年(21.03%)、2021年(19.74%)、2020年(16.12%)、2019年(10.13%)、2018年(6.88%),不同年份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87,P=0.028);且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收入间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2018-2023年天峨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受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收入等因素影响,需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促进策略,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对策

    来宾市低档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谢世英邓鑫晖李映月
    256-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来宾市暗娼的人群特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2023年对来宾市辖区低档暗娼人群进行问卷和血清学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等信息.主要统计方法为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21-2023年共对900个低档暗娼进行面对面调查,收到有效问卷845份,问卷回收率为93.8%.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45岁,86.6%来自本省,43.5%为小学及以下,72.1%为在婚或同居.近一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94.9%,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93.1%.小学(OR=3.766,95%CI=1.740-8.150,P=0.001)和初中以上教育程度(OR=13.214,95%CI=4.728-36.934,P<0.001),近一年接受过干预服务(OR=446.384,95%CI=46.454-4289.36,P<0.001)是提高低档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的促进因素.结论 干预服务可显著提高来宾市低档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进一步加强这种干预或许有助于提高该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率.

    艾滋病低档暗娼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