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广西医科大学

赵劲民

双月刊

1005-930X

gxykdxb@163.com

0771-5358453;5306372;5358454

530021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科学性强,有实用性。主要设有论著、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护理园地、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钯锌合金纳米酶对炎症软骨细胞模型的影响

    向剑辉苏永峰唐斌蒙国色...
    558-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钯锌合金(PdZn/C)纳米酶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炎症软骨细胞模型的抗炎作用.方法:合成PdZn/C纳米酶并对其进行表征.检测PdZn/C纳米酶模拟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能力.体外通过CCK-8法检测PdZn/C纳米酶与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将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炎症软骨细胞与PdZn/C纳米酶共培养,通过活性氧(ROS)荧光探针评估炎症软骨细胞的ROS水平,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炎症软骨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1β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水平表达.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Zeta电位证实PdZn/C纳米酶合成成功.CCK-8实验结果证实PdZn/C纳米酶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PdZn/C纳米酶可较好地模拟SOD和CAT活性.PdZn/C纳米酶能够降低H2O2诱导的炎症软骨细胞模型中的ROS水平及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论:PdZn/C纳米酶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减轻软骨细胞的炎症反应,是一种有着良好前景的抗炎纳米材料.

    钯锌合金纳米酶活性氧骨关节炎

    METTL3调控miR-126-5p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焦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冯琦徐超布合力其·麦麦提
    564-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调控miR-126-5p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RMC)焦亡的影响并探讨潜在机制.方法:将HRMC分为7组,即对照组、高糖处理组、pcD-null组、pcD-METTL3组、pcD-METTL3+miR-126-5p抑制剂(inhibi-tor)组、pcD-METTL3+inhibitor-NC组、pcD-METTL3+inhibitor+AKT抑制剂(AZD5363)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焦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26-5p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ETTL3、Gasdermin D、NLRP3、磷酸化(p-)AKT、p-NF-κB表达.用RNA甲基化免疫沉淀技术(Me-RIP)测定miR-126-5p前体的m6A修饰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较,高糖处理组细胞焦亡增多,miR-126-5p前体N6-甲基腺苷(m6A)修饰增加,p-AKT和p-NF-κB表达水平升高,METTL3和miR-126-5p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转染METTL3过表达载体后,高糖处理的细胞上述指标发生了显著逆转(均P<0.05).而在过表达METTL3的基础上加入miR-126-5p inhibitor后,miR-126-5p表达下调,细胞焦亡增多,p-AKT、p-NF-κB表达上调(均P<0.05),但METTL3表达水平和miR-126-5p前体m6A修饰无显著变化(P>0.05).在过表达METTL3的基础上加入AZD5363后,细胞焦亡减少(P<0.05),p-AKT、p-NF-κB表达下调,METTL3和miR-126-5p表达及miR-126-5p前体m6A修饰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METTL3促进miR-126-5p的m6A甲基化,并通过抑制AKT/NF-κB信号通路减少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焦亡.

    METTL3miR-126-5pN6-甲基腺苷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焦亡

    环状RNA hsa_circ_000615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对Raji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马庆李黎李文宇侯伟...
    572-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hsa_circ_0006156对Raji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55例SLE患者(SLE组),并以4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HC组),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CD20+B淋巴细胞,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hsa_circ_0006156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sa_circ_0006156的诊断效能.以Raji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慢病毒构建hsa_circ_0006156过表达模型,将细胞分为hsa_circ_0006156过表达组(OE组)、转染空病毒载体的阴性对照组(NC组)以及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利用CCK8法检测0 h、6 h、12 h、18 h、24 h、30 h、36 h细胞450 nm吸光度,计算OE组和NC组增殖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各组Bcl-2、cleaved caspase-3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HC组比较,SLE组PBMC和CD20+B淋巴细胞中hsa_circ_0006156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sa_circ_0006156区分SLE和H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 3(95%CI:0.697 5~0.877;P<0.001),敏感度为97.5%,特异度为50.9%,对SLE诊断Cut-off值为<0.652.hsa_circ_0006156表达量在无活动或轻度活动与中重度活动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48).CCK8实验结果显示,在36h时,OE组Raji细胞增殖较NC组受到明显抑制(P<0.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与NC组和control组比较,OE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hsa_circ_0006156对SLE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hsa_circ_0006156可能是通过调节B细胞的增殖、凋亡影响SLE的发生、发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环状RNAhsa_circ_0006156Raji细胞

    NT-proBNP对有创机械通气小儿急性呼吸衰竭28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研究

    陈秀萍李斯婕梁秀安赵云柳...
    579-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氧合指数(OI)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衰竭(ARF)患儿28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2019年入住本院PICU的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111例ARF患儿,收集并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儿童机械通气死亡风险评分Ⅲ(PRISMⅢ)、OI、NT-proBNP、机械通气后28d内生存情况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RF患儿28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T-proBNP、OI和年龄预测28d生存情况的效果.结果:患儿中位年龄12个月(4.5~66个月),28d内79例存活(71.17%),32例死亡(28.83%).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OI显著升高,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24h内PRISMⅢ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I、NT-proBNP均为ARF患儿28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OI、NT-proBNP及三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5 0、0.603 6、0.602 8和0.657 2,年龄+OI+NT-proBNP联合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结论:在ARF需机械通气患儿中,最初24h的年龄、OI和NT-proBNP水平与28d死亡风险相关;年龄、OI和NT-proBNP三者联合有助于早期识别ARF插管患儿死亡风险.

    氧合指数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死亡风险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

    罕见β-珠蛋白基因Codon 24(GGT>GGA)突变导致β-地中海贫血1例及文献分析

    梁文雪陈成李琦陈萍...
    585-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罕见β-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血液学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疑为β-地中海贫血的病例120例.对病例进行全血细胞分类及计数、血红蛋白(Hb)电泳分析检测.用跨越断裂点PCR方法、荧光PCR熔解曲线方法、DNA测序等分析α-和β-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结果:120例β-地中海贫血病例中,检出1例为罕见β-珠蛋白基因突变,基因分析为Codon 24(GGT>GGA,HBB:c.75T>A)杂合子.该病例为男性,39岁,血常规检测显示:Hb 127.3 g/L,血红细胞(RBC)5.81×1012/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70.29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21.94 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2.10 g/L.Hb分析显示Hb A2 4.5%,Hb F 0.4%.a-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未发现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结论:首次在国内发现罕见β-珠蛋白基因Co-don 24(GGT>GGA,HBB:c.75T>A)突变导致β-地中海贫血.该病例在临床上易漏诊,应引起重视.

    β-地中海贫血Codon24(GGT>GGA)基因突变临床表型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土茯苓配方颗粒一致性评价及定量分析方法

    钟欣瑜秦鑫韦锦斌韦红言...
    590-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土茯苓配方颗粒一致性评价及指标成分落新妇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使用软件OMNIC建立一致性评价模型;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支持向量回归(SVR)建立落新妇苷定量模型.结果:55批土茯苓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特征相似,相似度为0.992 8~0.999 6;落新妇苷PLS和SVR定量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RP)分别为0.848 3、0.899 0,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1.809、1.481.结论:本研究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建立了土茯苓配方颗粒的快速评价方法,所建模型可无损、快速地预测指标成分含量,为土茯苓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近红外光谱土茯苓配方颗粒落新妇苷一致性评价定量分析

    甘草酸、姜黄素和羟基喜树碱自组装纳米粒递药系统的工艺优化研究

    冯丽珍黄锦平刘胜君王瑶...
    598-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两亲性药物分子甘草酸(GA)、疏水性药物姜黄素(CUR)和羟基喜树碱(HCPT)为材料,通过自组装形式构建GA、CUR和HCPT纳米粒递药系统(GA/CUR/HCPT-NPs),考察其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和透析法相结合制备GA/CUR/HCPT-NPs,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最终获得尺寸合适,稳定电荷,高载药量的GA/CUR/HCPT-NPs;并对优化出来的GA/CUR/HCPT-NPs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高分辨X射线衍射法(XRD)、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法(FTIR)、紫外分光光度法(UV)等表征和微观形态观察,并测定GA/CUR/HCPT-NPs中GA、CUR和HCPT含量大小.结果:得到的最优处方为去离子水体积30 mL,二甲基亚砜(DMSO)1 min内滴入去离子水,制备温度为40℃,确定GA、CUR、HCPT投药量分别为6.00 mg、10.03 mg、5.01 mg;测量GA/CUR/HCPT-NPs粒径为(146.37±0.15)nm,且带较高的稳定电荷-(34.43±0.77)mV,PDI为0.157±0.01,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观察到GA/CUR/HCPT-NPs是类球形或球形,并且均匀分布;1HNMR、DSC、XRD等证明了成功自组装成稳定的GA/CUR/HCPT-NPs,并且在7d内4℃保存条件下稳定性良好;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GA/CUR/HCPT-NPs中GA、CUR、HCPT的载药量分别为57.19%、39.17%和3.07%.结论:本研究通过优化的反溶剂沉淀法结合透析法成功制备尺寸合适、均匀分布的GA/CUR/HCPT-NPs,为进一步实验奠定了基础.

    羟基喜树碱姜黄素甘草酸无载体绿色纳米递药系统工艺优化

    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口腔鳞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

    麦晓群王涛温琦涛冼海瑜...
    608-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预防及早期诊断是减轻其负担的主要目标.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可用于定量细胞、组织或生物体的总体蛋白质含量,近年来被用于探索OSCC特异性的生物学标志物,研究其发病机制,寻找特异性治疗靶点等,为OSC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定量蛋白质组学口腔鳞状细胞癌生物学标志物

    FKBPs家族调控的细胞自噬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汪珊周宇
    613-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FK506结合蛋白(FKBPs)家族是一类具有肽基脯氨酰顺式/反式异构酶活性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家族,与肿瘤发生、转归密切相关.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FKBPs家族成员如FKBP12、FKBP38和FKBP51等与细胞自噬紧密联系,且通过调控细胞自噬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FKBPs家族与细胞自噬的关系,进而为开发以细胞自噬为基础的肿瘤诊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拟对FKBPs家族调控细胞自噬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自噬FKBPsmTOR肿瘤

    非肿瘤疾病中SERPINA3/Serpina3c介导的细胞信号轴的研究进展

    覃梦岚朱素梅黎芳梁健钦...
    621-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SERPINA3/Serpina3c是一种丝氨酸(或半胱氨酸)肽酶抑制剂,可抑制组织蛋白酶G活性,发挥抗炎作用.目前对SER-PINA3/Serpina3c功能的了解大多数来自于癌变背景下的研究,认为它参与基因表达、细胞周期、凋亡、信号转导和癌变等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近年来,SERPINA3/Serpina3c在非肿瘤疾病中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系统分析了SERPINA3/Serpina3c的研究热点和趋势,综述了SERPINA3/Serpina3c在非肿瘤疾病对细胞信号轴的调控机制,为SERPINA3/Serpina3c在非肿瘤疾病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SERPINA3Serpina3c信号通路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