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月刊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Journal Indusr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探索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例

    雷颖李刚华成何珍张炜...
    55-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情况,以"重宣传—强过程—数字化"项目管理新模式为切入点,探索特色的农林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从顶层设计、健全机制、资源保障、打造平台、健全体系等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能力

    产教融合模式下"大数据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金永霞许涛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校实践资源不足、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的现状,提出产教融合模式下"大数据技术"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思路,从实践资源、实验内容、实践模式、师资队伍、评价机制方面阐述校企协同创新的具体实施过程,探索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实战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大数据技术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校企共建

    面向应用工程师的综合性项目教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卞荣丁文政刘树青陈勇...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化教学践行"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培养应用工程师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目前已经成为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有效形式之一.针对目前高等院校实验实训、项目训练等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课程群层次的项目课程综合化设计方法及相应的实施过程、多元评价设计.以机械专业的产品逆向建模及其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群项目为例,介绍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内容组织、实施环节设置及涵盖知识、能力、素质的多元评价实施案例.

    项目化教学综合化设计课程群多元评价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耿冉冉史建军孙梦馨郑璐恺...
    73-7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需求和对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价值引领、基础宽厚、专创融合、产教协同"为指导思想,以项目化教学为突破口,针对"机械工程基础"课程在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多层次、多途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本着"项目为导向,问题探究为引领,专产创相融递进"的培养思路,设计融入实践应用的项目化课程内容,形成以"团队式指导、协作式学习"为原则的课程组织形式,建立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方式,培养具有远大理想抱负、强烈进取意识、勤奋学习风气、扎实基础理论、科学知识结构、优良素质能力、持续发展潜力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机械工程基础项目化教学

    "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研究

    叶茜丁健商进唐玉兰...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工业机器人专业所开设的"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虚拟仿真"核心专业课,以跨界整合、重组嵌入、对接转化为理论依据,提出以岗位实践为核心,对接1+X技能证书,借鉴技能大赛和行业竞赛标准,分别在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思政教育和多元考核方面,探索建立岗课赛证融通的协同培养实施路径,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虚拟仿真岗课赛证教学改革协同培养

    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

    顾苏怡苏建李在娟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依据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目标岗位需求及对接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着眼于顶层设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方法与举措,培养适应苏州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1+X人才培养方案

    量质并举下大学生科创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与实施路径

    周雯娟赵子玥柯世堂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着力培养学生科研与创新思维,提升实践与应用能力是目前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针对当下大学生科创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基于"创新机制、拓展平台、优化资源、培育群体、注重过程、务求实效"的工作方针,以问题为导向、以兴趣为牵引、以项目为载体,着力组织结构优化与管理,提出5方面精细化管理建设路径和4项保障措施.

    大学生科创项目创新创业教育精细化管理实践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