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月刊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Journal Indusr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

    仇森李旭青孙希明王开宇...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梳理了一流学科建设研究现状,分析了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以学科定位为前提、支撑平台为基础、建设策略为引领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一流学科建设路径控制科学与工程

    "以生为本、科教融合、多维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王开宇赵红宇汪德刚夏浩...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特色,建设高水平教学平台与师资队伍;贯彻科教融合理念,创建递阶式、多元化优质教学资源.立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以生为本"进行机制改革、模式创新和资源建设,实现培养机制创新、平台创新、模式创新,有效提升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以生为本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型人才培养

    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质量和水平的探索与实践

    孙希明夏卫国王伟王开宇...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持续开展的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为典型案例,分析现有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质量和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电子信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

    基于数字资源的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课程为例

    李洁邢阳阳韩冰张姣...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数字课程建设,提出基于优质数字资源的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课程实践为例,通过自建在线虚拟仿真实验数字资源与应用优质在线MOOC资源,实践课堂内容融合、线上线下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四维"培养目标,建立"多维度考查、三平台结合"的学习评价体系,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培养了具有创新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协作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数字实践课程资源教学模式多元混合评价体系

    "随机过程"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与探索

    吴玉虎秦攀孙凯彪朱理...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机过程"是一门理工科专业研究生通识课程,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以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导向,分析现有"随机过程"课程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查形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混合式教学方案,从教材改进、备课过程、授课方式、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5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进一步给出了建设性的相关建议,对"随机过程"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改革进行了新尝试,为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创新型的应用人才提供了参考依据.

    随机过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体系虚拟教研室建设与探讨

    刘涛孙希明张继研郝首霖...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教研室是"智能+"时代高校教学发展的产物,成为高校专业教学建设和管理的新形态.以自动化类专业"过程控制工程"课程体系的教研室建设为例,探讨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下的虚拟教研室建设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建设、虚拟化"以赛促教"教学新模式及教学团队建设等,达到提高教学团队整体教学水平、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的.

    虚拟教研室过程控制工程工程教育认证虚实结合资源建设自主学习

    技术产业化视域下虚拟仿真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于海霞付宜帆
    31-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产业化是新技术通过研究、开发、应用、扩散而不断形成产业化的过程,需要培养大量的现场工程师.技术产业化要求新型本科院校应成为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工匠精神的现场工程师的摇篮.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应关注技术应用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中,存在着大班授课学生参与度低、实践能力培养少、教学内容轻实践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精准教、全面管、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同时结合体现工程教育的课程内容重构,将Proteus仿真软件应用于单片机教学,通过引入故障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排障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具备解决应用中复杂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体现工程素质培养要求.

    技术产业化单片机仿真

    多径信道下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分析虚拟仿真实验——以"无线通信"课程为例

    李想刘乃安李晓辉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道特性直接影响通信的容量和质量.多径是无线信道的重要特性,分析多径特性,对基于多径信道特性进行无线系统性能评估、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面向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文章介绍了多径信道下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分析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思想、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和评价方式.教学实践表明,实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改善了教学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多径信道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分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基于视觉/惯导组合的室内智能小车系统教学实验设计

    王尔申于浩楠徐嵩曲萍萍...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运用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无线电导航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了基于视觉/惯导组合的室内智能小车系统教学实验.该实验融合了导航、电子、图像等领域先进技术,实验内容涉及理论学习、建图操作、IMU数据获取与匹配、整车调试及室内导航任务等,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实现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无线电导航室内智能小车视觉/惯导组合ROS系统科教融合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调速仿真系统的教学应用——以"电力拖动及自动控制系统"课程为例

    迟晓红易皓王丰卓放...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风力发电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在电力能源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对风力发电机的有效调速可以实现发电功率的最大化,由于交流风力发电机的调速系统复杂、关联度高、耦合性强,在实际运行调节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操作控制难度大,无法进行现场实验.基于"电力拖动及自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的需求,构建了以综合设计为主体、探索创新为导向的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PMSG)仿真系统实验体系.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对先进交流电机的调速系统有了整体认识,了解风力发电最大功率跟踪调速的基本知识,对专业的工程应用有了深入了解,增加专业认同感.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多层次实验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验的教学质量.

    虚拟仿真风力发电永磁同步发电机调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