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加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加热
工业加热

范超英

双月刊

1002-1639

gyjr255@126.com

029-85271255

710061

西安市朱雀大街南端222号

工业加热/Journal Industrial Heat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我国电炉行业唯一一份杂志,更名后内容拓展到了工业炉窑、各种燃烧装置及远红外加热。杂志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导向性和实用型相统一的原则,报道电炉、工业炉及有关工业加热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弧炉炼钢高效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刘璐华刘永刚周伟徐文文...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中国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行业仍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这使得我国钢铁工业实现碳中和面临巨大挑战.相比于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工艺,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电力为能源介质的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工艺碳排放量约为高炉-转炉长流程的1/3,具有良好的降碳效应.并且随着我国环保需求和我国废钢供给量的不断攀升,同时受国家"十四五"规划电弧炉发展政策,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短流程电弧炉炼钢能耗低、碳排少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未来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工艺将更快地朝着高效节能、绿色化生产方面发展,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炼钢工艺.主要从节能降耗的角度出发,总结国内外短流程电弧炉炼钢高效节能技术的发展概况,介绍其特点及发展现状.

    电弧炉炼钢高效节能

    钢包下水口引入莫来石和熔融石英的影响

    王文寰甘广永宋利宽郝立可...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包下水口是钢包中钢水向中间包流动的通道,并与大包长水口连接,有保护浇铸,防止钢水二次氧化的作用.钢包下水口在使用过程中的横断、穿孔、夹钢、粘钢等问题.为了降低钢包运转过程中下水口冷裂纹出现的概率,降低钢包下水口的生产成本,以高铝料、莫来石、熔融石英、酚醛树脂等为原料,研究了钢包下水口引入莫来石和熔融石英对其性能的影响.在钢包下水口中引入莫来石和熔融石英实验表明:①引入莫来石和熔融石英对钢包下水口的常温抗折强度、耐压强度影响不大;②引入莫来石和熔融石英后的钢包下水口 1 000 ℃ ×3 h烧后的抗折耐压强度明显降低;③引入莫来石和熔融石英后,常温和1 000 ℃ ×3 h烧后的体积密度减小,气孔率增大.通过在不同钢厂130 t和180 t钢包上正常使用后,降低了钢包下水口冷裂纹产生的概率,平均扩孔4~4.5 mm,满足钢厂试用要求.

    莫来石熔融石英钢包下水口

    双蓄热加热炉采用富氧燃烧的可行性研究

    叶学良郑玉光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别介绍了蓄热式燃烧理论和富氧燃烧理论的发展、现状和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某实业有限公司轧钢一厂棒材135 t/h高炉煤气双蓄热加热炉改造场地条件限制且实业公司内部制氧厂制氧机组能力富裕较大的现状,提出了在高炉煤气双蓄热加热炉上应用富氧燃烧来提高加热炉产量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影响技术方案的因素、富氧燃烧形式选择以及对加热炉的影响分析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并分别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保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分析了加热炉产量的提升、改造投资的回收、加热炉烟气的减排.分析结果表明现加热炉燃烧系统管道及设备均满足加热炉产量提升的改造需求,经济效益明显,投资回收期较短,加热炉烟气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该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实施意义.

    加热炉高炉煤气蓄热式燃烧富氧燃烧

    回转炉应用于粉状五氧化二钒连续化生产的研究

    王建业龙纯瞿海斌苏文生...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偏钒酸铵制备粉状五氧化二钒的制备工艺,对传统设备与新型回转炉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劣对比,并对进料系统、炉管、原料回收及尾气处理系统的优化设计及连续化生产应用进行阐述.片状五氧化二钒为生产钒合金的原料,而粉状五氧化二钒则是片状五氧化二钒的直接原料,间接影响钒合金的性能.目前批量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其整体生产效率低、自动化水平低,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连续制备粉状五氧化二钒的回转炉装备主要优点在于:物料破碎充分,螺旋进料顺畅;设备连续批量产出高质量粉状五氧化二钒,产量达到340 kg/h以上;尾气中回收物料可再次作为原料进行利用,尾气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连续式回转炉可实现粉钒连续化制备,对钒氮行业具有积极意义.

    偏钒酸铵粉状五氧化二钒回转炉优化设计连续化生产

    电炉冶炼复杂物料高温电阻测量方法的研究

    张永武童斌斌刘东利寇君...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炉作为清洁能源装备,用于工业固废冶炼处理,实现复杂物料高附加值利用.然而工业固废物料成分较为复杂,物料在高温冶炼过程中涉及化学反应、温度场、电场、磁场等相互耦合作用,电阻等基本物理参数极其复杂、不稳定.以钛渣电炉为研究对象,研究电炉冶炼钛渣高温电阻测量方法,动态监测电炉实际冶炼过程中高温炉渣在不同冶炼阶段、不同工况情况下的电流、电压,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理论计算,分析计算出高温钛渣在不同冶炼阶段、不同工况下的热态阻值,从而归纳总结出电炉冶炼反应合理用电参数,为电炉供电制度优化、电气参数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理论支撑.

    电炉冶炼复杂物料高温电阻热态阻值检测方法

    电弧炉水冷炉盖的一种泄漏问题的分析

    徐学景乔志国刘建波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工业炼钢中,电弧炉炼钢占有较大的市场地位.电炉设备的故障率会直接影响到炼钢企业的生产效益.如何降低故障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一直是困扰冶炼厂和设备制造商一大难题.泄漏作为电弧炉水冷设备的一种主要的失效形式,产生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炉内冷却壁经常会出现烧损、烧漏、耐火材料脱落等现象,造成冷却钢管的表面温度过高、变形,产生热疲劳.由于炉盖长期并反复处在这种工作条件下,当达到一定极限时,稍有外力作用便会开裂.排烟口是炉盖开裂最多的部位,此处温度高,冷热交变频繁,不单是炉盖应力集中突出的部位,也是炉盖裂缝出现最多的地方.针对电炉炉盖在实际生产运行中产生的一类泄漏问题,结合产品生产工艺、材料特点、热处理工艺和冶炼生产的环境、工况、实践等,对开裂部位的钢管试样进行成分检测、拉伸试验和金相分析,综合各种检测的结果,作出了一些浅显的判断,希望能给相关方面技术人员提供一点借鉴.

    电弧炉泄漏失效分析借鉴

    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FCB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王永宏唐爽江彬吴占元...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强化本地支撑电源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因素造成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广东电网对联合循环机组孤网运行能力及"黑启动"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依托某燃机电厂二期基建调试项目,开展了两套AE94.3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一拖一"单轴式机组快速甩负荷(fast cut back,简称FCB)试验.试验模拟了电网外送回路故障,机组通过快切线路断路器,最终实现了汽机跳闸,燃机快速切负荷、输出功率降至带厂用电的"孤网运行"目的,试验过程各参数变化平稳,主辅机设备均为安全停运,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汽机旁路系统、锅炉过热/再热减温水系统、汽包液位系统、凝结水及真空系统、轴封系统等的控制策略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完善,使得机组具备了完整可靠的FCB功能,显著增强了电源侧供电可靠性.相关经验可供后续同类机组参考.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FCB孤网运行热控控制策略

    基于单片机的热处理炉温度PID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孙列
    29-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冶炼等工业的生产过程中,热处理是决定锻件质量的重要步骤.工件淬火时温度过高会导致工件损坏,淬火时温度过低不足以消除工件成分中的应力,容易造成工件硬度不够.热处理炉是重要的工业冶炼设备,具有温度范围大、炉温控制严格等特点,热处理炉的温度控制一直是工业锻造、冶炼的重点的难点,炉温的调整会直接影响部件的质量.从热处理炉的运行入手分析,综合探讨了单片机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热处理炉温度PID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从软硬件开发角度详细介绍了温度控制系统的模块设置以及控制算法选择,使热处理炉炉温控制更加智能化,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业热处理炉的温度控制精准度,为工业热处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单片机热处理炉温度控制模糊PID系统设计

    贯流锅炉表面燃烧改造后热力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程静甘云华徐艳闫贞...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表面燃烧器是目前贯流锅炉低氮改造的主流技术.基于ANSYS软件,以实际运行的锅炉为研究对象,对贯流锅炉进行表面燃烧改造后的燃料和空气混合物的流动特性,温度特性,传热特性及排放特性等热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冷热态燃料和空气混合物及烟气的流动速度特性,热态烟气流场分布,炉膛内的温度场及CH4分布,CO2和NOx的浓度分布,水管壁面温度分布等.通过模拟发现,烟气经过第一回程出口时其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并且由于烟气流通截面的缩小,随着不断靠近第一回程出口处,烟气速度不断增大,在内侧管和外侧管所形成的通道中存在最大速度.通过对受热面辐射热负荷计算发现,表面燃烧改造后,辐射热负荷远较锅炉原设计时采用扩散式燃烧器时显著减小.烟气第一回程处外侧水管受到未经充分换热的高温烟气高速的垂直冲刷,造成该处部分外侧水管温度较高,过热和热疲劳应力的反复作用使该处水管易产生密集型裂纹.从传热学的角度分析得出贯流锅炉表面燃烧改造后第一回程出口处的水管易产生裂纹是由于过热疲劳所致.

    贯流锅炉表面燃烧器数值模拟

    纳米隔热材料在板坯加热炉水梁中的应用研究

    江华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型纳米绝热保温材料在高温板坯加热炉的应用,开展了传统水梁包扎方式与新型纳米隔热包扎方式的对比研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对不同方案隔热效果及温度分布进行了预测,并搭建水冷实验系统对采用不同包扎方式的水梁散热量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炉温逐步升高,纤维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快速上升,常规纤维隔热水梁散热快速增加,而纳米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增加较小,故此纳米隔热水梁的散热增加较为缓慢,两种方案散热量的差距随着炉温升高而逐渐增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工程应用,应用效果与数值仿真及实验研究数据吻合良好.工程应用对比结果表明,纳米隔热水梁相对传统水梁包扎方案可实现水梁区域能耗降低25%,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步进梁式加热炉纳米隔热材料数值模拟传热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