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加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加热
工业加热

范超英

双月刊

1002-1639

gyjr255@126.com

029-85271255

710061

西安市朱雀大街南端222号

工业加热/Journal Industrial Heat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我国电炉行业唯一一份杂志,更名后内容拓展到了工业炉窑、各种燃烧装置及远红外加热。杂志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导向性和实用型相统一的原则,报道电炉、工业炉及有关工业加热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40t超级电弧炉应用实践

    吴学涛张豫川贺美乐杨宁川...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弧炉炼钢具有流程短、绿色、节能等特点,是今后钢铁工业可循环、绿色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某公司通过多年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沉淀,攻克了多电极分控调节、直流电源输出功率实时交互协同调控的瓶颈,开发了新型超高功率柔性IGBT直流电源和柔性直流高效供电技术,并结合电炉本体、针式底阳极等新技术,形成了新一代高效、低耗、绿色环保的超级电弧炉技术和装备.本文介绍了超级电弧炉本体装备、柔性直流电源和风冷底电极的技术特点,以及在某厂40 t电弧炉的改造应用情况.工业生产实践表明,超级电弧炉可有效缩短冶炼周期7 min,减少通电时间5 min,降低冶炼电耗13 kW·h/t钢锭,减少电极消耗1.8 kg/t钢锭,提高金属收得率2.34%,生产成本明显降低,产品质量也得到提高.

    直流电弧炉IGBT柔性直流电源针状风冷底电极工业应用

    碳纤维烘干容器的中频感应加热设计

    覃庆良甘浩天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粘胶基碳纤维的脱胶回收过程中需要将碳纤维进行烘干加热并碾磨成粉,整个工作环境中会存在碳纤维粉尘,遇到明火容易产生爆炸,因此提出使用中频感应加热技术取代传统的明火加热对碳纤维进行烘干加热.首先计算310S不锈钢材质筒体容器加热时所需功率及电流等各项参数;根据计算所得数据选择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对筒体容器进行加热仿真,验证将中频感应加热技术应用到粘胶基碳纤维脱胶加热工艺中的可行性与计算结果准确性;然后对电源内部谐振电容与变压器等元器件进行匹配;电源装配完成后结合实际应用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中频感应加热技术可以满足对粘胶基碳纤维的烘干加热,且相较于传统加热方式,中频感应加热技术在碳纤维加热工艺中更加安全高效.

    感应加热310S不锈钢COMSOL有限元仿真电源匹配

    隧道窑烧成工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王文学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窑是耐火材料连续烧成过程中常用的炉型之一,隧道窑的自动控制水平对产品的烧成质量以及烧成成本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隧道窑烧成带安装有多个烧嘴,在不同的制品烧成曲线下,各烧嘴温度、烧成气氛、所需要的窑内压力都有所不同.以往在变换曲线时人工干预,费时费力,还容易引起温度压力跳跃,产生不合格制品.通过对自动控制系统优化设计,将烧成曲线与推车制度关联,实现窑内压力自动控制,全窑最佳空燃比例自动调节,自动计算升温保温时长及位置,不同产品工艺烧成曲线随着推车制度在不同位置自动切换,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烧成成本低等特点,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隧道窑自动控制比例燃烧工艺烧成曲线自动切换

    智能控制的电阻炉炉温控制系统研究

    高雨雨
    19-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阻炉是一种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材料烧结、玻璃制造等领域.炉温控制是电阻炉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智能控制是具有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反馈及智能控制决策的控制方式,用来解决那些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控制问题.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推动电阻炉控制技术的进步.在分析电阻炉控制技术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智能控制的电阻炉炉温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最后介绍了电阻炉炉温控制系统测试仿真环境与调试方法,帮助调整电阻炉的加热功率和工作模式,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和优化能量利用,可以降低能源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控制电阻炉炉温控制温控系统

    野马优化算法的PID控制器在炼焦煤膨胀压力测定装置中的应用

    王盛民李忠峰张志伟李东...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野马优化算法在炼焦煤膨胀压力测定装置的PID控制器参数优化中的应用.炼焦煤膨胀压力的精确测量对于控制焦炭质量和优化炼焦工艺至关重要.首先对膨胀压力测定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搭建,包括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集成的传感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随后,介绍了 WHO算法优化PID参数的实施流程,包括野马群体的初始化、性能评估、基于WHO规则的PID参数更新及迭代优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WHO优化的PID控制器在温度控制精度、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特别是在处理非线性和复杂的热解过程中,优化后的控制器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温度变化,确保膨胀压力的准确测量.这一改进显著提高了炼焦煤膨胀压力测定装置的性能,为精确控制焦炭质量和优化炼焦工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野马优化算法PID参数优化膨胀压力测定装置

    工业燃煤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防堵提效技术研究

    吴涛贺宇清刘元德傅文才...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锅炉所采用的空气预热器大致可以分为管式和回转式两种,其中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主要通过再生方式传递热量,烟气与空气交替流过受热面,当烟气流过时,热量从烟气传递给受热面,受热面温度升高,并积蓄热量,当空气再流过时,受热面将积蓄的热量放给空气.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具有质量轻、布置灵活、传热面密度高等优势.如果空气预热器堵塞,则引风机的声音会变大,风温会逐渐下降,排烟口温度会逐渐升高,很容易造成锅炉熄火.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使得工业燃煤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防堵和提效变得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综合分析了燃煤锅炉的基本原理以及结构,探讨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燃煤锅炉种的应用作用,同时分析了空气预热器存在的阻塞问题以及其对锅炉运行的不良影响,结合现有的防堵提效技术进行介绍,并对未来做出展望,为工业燃煤锅炉的清洁高效运行和环境保护贡献更大的力量.

    工业燃煤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防堵提效技术

    带钢连退炉均热段电热功率确定

    武斌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冷轧带钢的热处理,一般分为加热段、均热段、冷却段等主要工艺段.对于热处理过程中的均热段,传统的加热均温方式为燃气燃烧加热,但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冷轧带钢热处理领域中的加热技术向绿色低碳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因电加热技术较燃气燃烧加热更节能环保,且控制带温精准,更适合高品质带钢的均热需求,故现在冷轧带钢热处理过程中均热处理基本上转变为电加热方式,旨在满足带温的精确控制.传统的均热段电热功率设计过多地依赖于工程类比,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致使均热段电热元件设计选型后,出现均热能力不能很好地匹配工程所需.均热能力不足无法达成工艺要求,均热能力过剩则会带来电能使用不经济且伴随着电热元件的投资成本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梳理了电热元件功率选型的经验方法和存在的不足,重点提出按照热平衡原理确定电热功率设计选型方法,并推导出电热元件功率的理论公式,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均热段电热元件功率输出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今后均热段的设计精细化、经济化作参考.

    带钢连退电热功率

    高热值垃圾焚烧炉排炉水冷炉墙的研究及应用

    刘宇炜龙吉生邹昕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工程应用数据分析及理论模拟计算比较了空冷炉墙和水冷炉墙两种炉墙冷却型式对焚烧炉运行的影响,并确定了选用水冷炉墙的入炉垃圾热值适用边界.研究结果表明,水冷炉墙对高热值垃圾具有优良适应性,可有效减轻锅炉受热面发生超温风险.在满足炉膛烟温及停留时间为850 ℃/2 s的环保指标前提下,垃圾低位热值(lower heating value,简称LHV)只要高于1 500 kcal/kg,即可采用水冷炉墙,当LHV高于1 800 kcal/kg时,应当采用水冷炉墙,为减轻因超温引起的结焦等危害及延长垃圾焚烧炉使用寿命提供依据.

    垃圾焚烧热值超温水冷炉墙

    工业加热电炉高耗电异常DCS数据主动采集技术研究

    江御龙张涛刘永春张高山...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加热电炉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高耗电现象,且异常用电数据产生的频率较高、数据量较大,使得对异常数据的采集效率降低.为此,提出工业加热电炉高耗电异常分布式控制系统数据主动采集技术研究.利用局部平均值计算工业加热缺失DCS数据,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对其插补,对插补后的数据标准化处理.构建用电不平衡特征矩阵,采用局部离群因子检测算法,提取出用电异常数据特征集,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简称LSTM)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实现工业电炉异常DCS数据的主动采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采集效率和采集精度,采集平均用时仅为0.29ms,其准确率-召回率在98%以上.

    工业加热电炉DCS数据数据采集异常特征LSTM回归模型

    超临界燃煤锅炉"螺旋-垂直"水冷壁水动力计算研究

    赵天张贺朱万进王传栋...
    45-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临界大容量、高参数锅炉是我国燃煤发电的重要发展趋势,主流的超临界锅炉大多采用螺旋-垂直型水冷壁,但其水动力特性及流量分配引起的运行事故常有发生.针对某典型的螺旋-垂直型水冷壁,根据水动力流动网络系统,结合质量和动量守恒进行水动力建模计算.根据锅炉水冷壁结构划分了流量回路,设置了压力节点,分段进行了阻力系数和流量计算,螺旋管中阻力系数越大,流量越小;而垂直水冷壁中阻力系数最大的管路(81~90回路)流量最少,阻力最小值在50~55号回路,但是后墙的流量较多,导致流量最大值在第71号回路.对于流量最小的水冷壁管路,容易造成超温爆管等问题,可适当增加管径,在安装过程中避免较大的焊瘤,从而保证锅炉运行安全.

    超临界锅炉水动力计算螺旋水冷壁垂直水冷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