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控制计算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控制计算机
工业控制计算机

刘海青

月刊

1001-182X

ipcm_nj@163.com

025-85411811

210042

南京市龙蟠路173号江苏省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业控制计算机/Journal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查看更多>> 本刊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工业控制计算机专委会会刊,国际国内公开发行,国内刊号为:CN32-1764/TP,国际刊号为:ISSN 1001-182X,订阅代号为:28-60,月刊,定价8.00元。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自1988年创刊至今,始终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关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最新技术与应用,为建立工控厂商与用户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而不懈努力。 经过10余年的建设,读者群涵盖电力、机械、石化、冶金、交通、通信、水利、轻工、医药、环保、智能建筑、仪器仪表等多个领域,成为国内知名的专业技术期刊之一,得到了广大工控、自动化界人士的认可。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的需要,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我刊将发挥更大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人机共融控制系统设计

    单晓锋唐旭明陈良帅李阳鸿...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用于配电网机器人作业的共融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动态的控制权重分配以实现遥操作和自主导航的切换.系统赋予了本地操作员最高的控制权限,本地端手柄设备实时检测用户的输入力,其结果用于生成机器人自主性和用户远程控制的权重.控制系统可以确保专业操作员和机器人自主的两个命令的同步,并将它们结合起来确定远程机器人的运动.在实验室构建的机器人平台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多组跟踪目标点实验进行了测试,以比较纯手动远程控制和所提出的融合控制方法的综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纯手动控制相比,人机共融控制器提高了跟踪的成功率和效率.

    人机共融配电网作业机器人人机协作

    基于龙伯格观测器的快速永磁同步电机温度估计

    何昱锋何保刚吴昊杨嘉裕...
    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温度估计问题.为了优化集中参数等效热模型法(LPTN)在电机上的温度估计精度,同时兼顾电机生产制造过程中工艺流程的简便性及成本.在绕组、制动器、机壳这三个关键节点处进行温度估计,设计三节点LPTN模型,并在电机制动器附近的空腔内放置温度传感器,将LPTN估计出的制动器温度与传感器温度的误差作为反馈信号输入到龙伯格观测器中,然后引入LPTN模型完成三个节点温度的温度校正.最后在PMSM电机上展开实验研究,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永磁同步电机温度估计集中参数等效热模型法

    基于动态相关向量回归的燃煤锅炉烟气NOx浓度预测模型

    吴玮郭磊王靓刘艇安...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NOx的生成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强相关性以及动态特征,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和动态相关向量回归的烟气NOx浓度预测模型.依托某 660 MW燃煤锅炉的历史运行数据,建立动态相关向量回归模型.通过和相关向量回归、人工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机模型以及动态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比分析,提出的NOx浓度预测模型动态跟踪性能好,预测准确性高,为锅炉燃烧参数调整和SCR系统动态优化提供了基础.

    NOx浓度预测互信息动态相关向量回归脱硝系统

    非穿戴无感知睡眠监测系统设计

    朱民耀李克松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因此监测睡眠过程对睡眠障碍的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非穿戴式无感化睡眠监测系统,主要由中控机、显示屏、智能床垫和服务器构成.中控机程序主要通过C++语言实现,显示屏在Android Studio上开发,服务器采用MySQL数据库存储数据,前端采用Vue.js框架开发,后端采用Springboot框架开发.为测试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招募受试者进行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初步筛查出患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睡眠监测非穿戴式无感化睡眠状态判定系统设计

    一种物流控制系统在钢铁企业智能工厂项目中的研究与设计

    王熹
    13-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针对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某智能工厂项目中的物流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通过对生产计划执行系统和自动仓储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采用RFID技术、温度传感检测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实现原料库区从钢卷来料入库到上料生产轧制的自动出入和智能管理.通过车牌识别摄像机对钢卷运输车辆的号牌进行识别验证,实现原料库大门的门禁自动控制;通过钢卷号识别摄像机和RFID标签读写器对入库和出库钢卷卷号进行顺序自动识别和生产订单校验,通过红外测温仪对钢卷入库温度进行自动测量和入库条件判定,实现原料库内门的门禁自动控制和天车吊装垛位的自动匹配录入.达到提高入库接卷效率、缩短物流运转周期、减少人员配备数量、降低人为干预操作、排除安全风险隐患、避免信息录入错误的目标.

    物流控制RFID温度传感检测机器视觉

    基于自主可控DCS的火电机组再热汽温优化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刘潇葛举生郁强徐力刚...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火电机组再热汽温控制对象的大滞后、大惯性特性,基于自主可控DCS,以串级调节为基础,综合采用相位补偿控制、状态变量反馈控制、自适应控制以及智能前馈控制等先进控制技术,开发了全新的再热汽温优化控制系统,可有效改善再热汽温控制对象的闭环控制特性.该系统成功应用于某 320 MW机组的再热汽温控制中,实际运行表明,在机组变负荷工况和稳态工况下,优化后的再热汽温控制均取得了良好的控制品质.

    火电机组再热汽温控制优化控制大滞后性大惯性

    基于半导体制冷的光模块高低温测试系统

    叶宇张小栋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5G网络建设和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带来了大量光模块需求.在光模块生产制造中,为了保障光模块在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下能够长时间正常工作,需要检测模块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而进行高低温测试.高低温测试在光模块制造成本中占了很大比重.设计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器(Thermo Electric Cooler)的光模块高低温测试系统,相较传统基于热流仪的方案,不需要压缩空气,能够大幅降低功耗、噪声和整体成本,且能够实现与热流仪相当的升降温时间.该系统对于节能减排、降低光模块制造成本有重要意义.

    光模块半导体制冷器高低温测试系统

    基于PCA的化工储罐异常监测方法研究

    王敏阳刘红宇杨静
    21-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储罐区在线监测可以有效反映储罐区作业的运行状态,但储罐区作业的过程变量通常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针对单变量的阈值监测不能够体现储罐区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方法对储罐区多变量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维度进行归约,基于统计量参数方法进行异常监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使苯物料流程图中原有 7维参数信息降到 3 维,并保留了原有数据中 85%以上的参数信息.该方法在储罐区异常运行状态的检测方面表现良好,成功实现了储罐区运行状态的异常监测,研究结果对罐区监测异常有参考价值.

    储罐主成分分析异常识别在线监测

    基于视觉识别的高效率光伏灌溉控制方案开发与实现

    朱凌轶乔一轩陈洁井艺树...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北地区沙化治理是我国生态修复的重大工程,生态修复的关键是如何针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光照资源丰富,但大风天频发等特点,开发低能耗的节水灌溉技术,这也是推进国家"双碳"工作的重要举措.高效的光伏发电模块需要在控制上实现视日最大功率追踪,另外考虑到设备易受恶劣天气破坏严重的问题,还需要实现设备的自保护,这些都给设备的控制方案带来难度.为此,提出基于MPPT算法优化的双轴视日跟踪装置,在实现最大功率追踪的同时,兼顾了抗风自保护能力.针对精准灌溉与节水灌溉,提出基于模板匹配和聚类算法的视觉识别技术,以实现植被的智能化、少人化作业.该方案为农业灌溉与生态修复装备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与应用价值.

    电气控制MPPT算法模板匹配聚类算法

    基于潜油电泵状态监测系统研究

    刘升虎谭玉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潜油电泵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潜油电泵各项参数,合理调整潜油电泵工作状态使潜油电泵工作在高效区,延长潜油电泵使用寿命.监测系统由井下和地面两个部分组成,井下部分利用传感器采集参数信息,经过滤波、放大后,通过耦合电路将参数信息传输到地面上,地面系统完成信息的提取与剥离,使用串口通信协议将参数信息发送至LabVIEW编写的上位机,以实时显示潜油电泵的工作状态.通过监测不同参数值,可以有效地反映潜油电泵当前的工作状态.实验结果表明,监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且能够对潜油电泵的工作状态进行有效反馈,有助于提高泵的效率、延长潜油电泵的检泵周期.

    传感器井下数据采集参数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