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微生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微生物
全国工业微生物信息中心 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工业微生物

全国工业微生物信息中心 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李爽

双月刊

1001-6678

gywsw@periodicals.net.cn

021-64820315,64822988转3007

200233

上海桂平路353号

工业微生物/Journal Industrial Micro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应用生物工程高新技术在工业微生物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进展,推动我国的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丙酮酸的微生物发酵生产中的菌种筛选与改良

    李莹赵烁王震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丙酮酸作为一种关键的化学中间体,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药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生物塑料制造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虽然能够大规模生产丙酮酸,但往往伴随着能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近年来,微生物发酵作为一种可持续且环境友好的替代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将分析野生菌种在丙酮酸生产过程中的筛选与改良,筛选并优化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菌种,旨在提高丙酮酸的生产效率和产量.

    丙酮酸微生物发酵菌种筛选菌种改良

    浅谈食品供应链中沙门氏菌检测

    罗擎天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门氏菌作为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体,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沙门氏菌能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存活并繁殖,所以其增加了食品传播疾病的风险.随着全球化贸易的增长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确保供应链中食品的微生物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食品供应链中沙门氏菌的检测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对食品供应链的一系列控制策略,以期为食品供应链的微生物控制提供一些借鉴.

    食品供应链沙门氏菌微生物检测

    溺亡后肠道菌群变化综述

    马玉欣马渊徐胜杰宋积寿...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推断,是法医界最大的难题之一,从传统的根据尸体现象推断PMI到如今利用硅藻检验、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及人工智能等众多高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PMI判断的准确性.人体死亡后,肠道菌群将发生剧烈变化,因此,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特点可以为法医鉴定提供新思路.通过肠道微生物分析,建立PMI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PMI的精确性,极大地拓展了肠道菌群的研究范畴.文章就溺亡尸体肠道菌群的时序性变化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探讨肠道菌群在法医实践中推断死亡时间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法医病理水中尸体肠道菌群死亡时间推断

    铁碳还原与活性炭吸附法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吴羽桐李硕韩晶乐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的城市垃圾越来越多,我们以城市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从垃圾渗滤液的形成及特点出发,结合国内外的渗滤液处理工艺,我们采用了铁碳还原、UASB、AAO、活性炭等处理工艺,更加经济有效地去除污水当中的COD和较难处理的NH3-N,特点是只采用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来实现达标排放的目的,而未采用膜法处理,避免了膜的反冲洗及浓水处理等较难解决的问题,确保其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垃圾渗滤液铁碳还原活性炭垃圾渗滤液处理

    正交试验优化麻糬配方

    刘欢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作出一种弹性和咀嚼性较好的麻糬,本文研究了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DP)、糯米粉、乳酸和黄原胶等原料对麻糬质构的影响,分别考察了乳酸添加量(0~3.50 g/kg)、黄原胶添加量(0~1.75 g/kg)、糯米粉和HDP的添加量之比(0∶5~5∶0)对麻糬质构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配方,其中糯米粉和HDP的总添加量为 195.80 g/kg.结果表明,麻糬的硬度与乳酸添加量呈负相关,与黄原胶添加量和HDP添加量呈正相关;麻糬的内聚性与黄原胶添加量呈负相关;麻糬的咀嚼性和回复性与HDP添加量呈正相关.正交试验得出该种麻糬制作的最优配方是乳酸 0.70 g/kg、黄原胶1.05 g/kg、糯米粉和HDP的添加量之比为 0∶5(即HDP为195.80 g/kg).

    麻糬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正交试验质构

    "食品物性学"思政元素挖掘与课堂教学方法

    马悦李卓思董庆利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食品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培养政治觉悟极高、社会责任感较强和专业能力过硬的食品行业人才.本研究以"食品物性学"为例,梳理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关键环节.首先,从业教师必须全方位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其次,从"融合型""衍生型"和"需求引导型"这三个方面入手,充分挖掘"食品物性学"中的思政元素.最后,结合"一用二换三引入四影响"的课堂教学方法,将挖掘到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取得潜移默化的德育教学效果,为培养具备良好道德素养和过硬专业技能的食品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思政建设高校德育食品物性学教学方法

    储存条件对总有机碳(TOC)分析校准用蔗糖溶液的影响

    郑蓉
    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分析仪校准用蔗糖溶液定值的准确性,消除影响总有机碳含量的干扰因素,配制拟商业化标准系列溶液,本研究进行了不同水质、不同储存温度、不同材质储存器皿、湿度条件下低浓度蔗糖溶液的稳定性试验和加速实验以及 3个批次拟商业化系列标准溶液的组间差异实验.结果显示,超纯水经高压灭菌后TOC含量变化不显著,呈最稳定状态;拧盖广口玻璃瓶储存低浓度蔗糖溶液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4~20℃.20℃时,蔗糖溶液中的TOC含量在拧盖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瓶中比在聚丙烯瓶(polypropylen,PP)瓶中更稳定,且与玻璃瓶组无明显差异.加速实验结果显示,在高温(40±2℃)、高湿(75%±5%)条件下储存6个月,PTFE蔗糖溶液的TOC含量无显著变化.此外,随机抽取 3 个批次的拟商业化溶液并绘制标准曲线,获得了较好重现性和稳定性.通过分析可知,TOC含量会受水质、温度、储存器皿材质及时间等因素影响,选择PTFE能有效减少析出物,提高低浓度蔗糖溶液中TOC含量的稳定性.

    总有机碳TOC含量变化

    嗜热链球菌c-di-AMP合成酶的结构预测

    范艺周骆思羽朱浩伟薛珍...
    1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第二信使分子,c-di-AMP具有全局调控胞内渗透压平衡、DNA损伤和生物膜形成等生理功能.本实验室在实验前期筛选出了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嗜热链球菌菌株S-3,但未对其进行c-di-AMP信号通路研究.本研究在嗜热链球菌S-3 全基因组中筛选出c-di-AMP合成酶(StDAC),对其二级结构进行预测,结果显示StDAC二级结构包含 42.98%α-螺旋、15.32%β-折叠和38.30%无规则卷曲.利用SWISS-MODEL和Modeller对StDAC进行单模板和多模板同源建模,由SWISS-MODEL建立的模型通过了Ramachandran、Errat和Verify-3D评估,表明其结构较为合理;而Modeller建立的模型仅通过了Ramachandran评估,总体结构评分较低.本研究预测的嗜热链球菌StDAC三维模型为解析其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嗜热链球菌c-di-AMP生物信息学二级结构同源建模

    对饮用水中疑似铜绿假单胞菌的复核鉴定

    田雨周鹏飞吴海平
    17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不允许在饮用水中检出的条件致病菌,本文对 10 株分离自饮用水样品的菌株进行了菌落形态观察及生化反应确证,并使用HK-MID细菌鉴定系统、VITEK 2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16S rRNA基因测序等多种手段进行进一步鉴定.鉴定结果表明,部分菌株并非铜绿假单胞菌,但均为条件致病菌,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不应出现在饮用水、矿泉水中.本文除了探讨以往的研究普遍关注的检验方法的准确性与时效性,还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析,为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质量监督、制定标准提供了研究依据和借鉴.

    铜绿假单胞菌HK-MID细菌生化鉴定系统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16SrRNA基因测序

    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镉离子与GMP的亲合机理

    于劲松黄煦任方圆黎瑛婕...
    184-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法研究镉离子与鸟嘌呤核糖核苷酸(GMP)的亲合过程,重点分析不同比例的镉离子和GMP结合时的异同,实验结果显示:(1)镉离子和GMP的浓度比不同会对二者的结合过程产生显著影响,在低浓度比下,反应为焓驱动的放热反应;在高浓度比下,反应为吸热反应.从镉离子和GMP浓度比为20∶1时的ITC滴定曲线和OneSite模型拟合结果可知,镉离子和GMP是接近并按照1∶1的比例结合的,二者的亲合力K值为1.21E 4±2.26E 3.(2)推测GMP与镉离子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为放热结合位点,一个为吸热结合位点,在低浓度比下,只有放热结合位点发生结合.当浓度比到达一定值后,会激活吸热结合位点,同时发生吸热结合和放热结合.因为吸热结合位点的结合能力更强,最终可能呈现为吸热反应.(3)通过反滴法和正滴法的比较,同一浓度下,不同的滴加方式也会对结合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该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可以很好地从宏观的热力学角度分析金属镉离子与GMP的亲合机理,以期为后续镉离子印迹物制备过程中功能单体的筛选提供重要的试验基础和理论指导.

    等温滴定量热法镉离子功能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