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何志旭

双月刊

2096-8388

gyyxyxb@126.com

0851-6908166

550004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9号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7 323名公交驾驶员高尿酸血症患病现状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赵祖巧曾家顺潘科马铭...
    1645-1650,1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贵阳市公交驾驶员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现状,分析该人群发生HUA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7 323名公交驾驶员,根据HUA水平分为HUA组与正常尿酸组(NUA组),比较两组公交驾驶员身高、血压及血液检查结果,对HUA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 323名驾驶员中 2 455人诊断为HUA,患病率为33.52%,男性为37.00%,女性为8.42%;男性、低年龄段(20~29岁)、超重以及肥胖公交驾驶员的HUA患病率相对较高(P<0.05);HUA组公交驾驶员的身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白细胞(WB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肌酐(Scr)、癌胚抗原(CE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白蛋白(ALB)比NUA组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低年龄段(20~29岁)、女性≥50岁、超重和肥胖、WB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DL、TG、TC、FPG、Scr、CEA、ALT、AST以及ALB是公交驾驶员HUA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低年龄段(20~29岁)、女性≥50岁、超重、高WBC、血脂异常(低HDL、高LDL、高TG)、高FPG、高Scr、高ALT、高AST以及高ALB是HU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贵阳市公交驾驶员HUA患病率较高,低年龄段(20~29岁)、男性、女性≥50岁、超重、高WBC、血脂异常等是HU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公交驾驶员高尿酸血症患病现状危险因素

    不同治疗方案对中重型血友病A患儿出血及关节活动能力的影响

    申开慧刘叶王智怡袁敏...
    1651-1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中重型血友病A(HA)患儿出血及关节活动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中重型HA患儿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按需治疗组(n=6)、按需转预防组(n=42)及预防治疗组(n=8),治疗并随访2年,收集各组HA患者随访前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血友病分型、确诊至开始治疗的时间、治疗年限、FⅧ抑制物、体质量指数(BMI)及治疗方案转换];于随访开始和结束时,记录患者的年出血率(ABR)和年关节出血率(AJBR),采用血友病关节超声评估量表(HEAD-US-C)、血友病关节健康评分量表(HJHS)及血友病功能独立性评分量表(FISH)分别评估患者关节结构、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能力,同时判断患者的疗效,采用S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HA患儿FISH评分与一般临床特征、HEAD-US-C、HJHS的关系.结果 随访开始与随访结束时比较,按需转预防治疗组HA患者ABR、AJB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治疗组HA患者ABR、HJH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量表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AD-US-C评分标准下疾病改善及维持组与进展组HA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SH评分与HJHS评分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分析FISH评分的各个维度、自我照顾能力与HJHS评分呈负相关(P<0.05),行走能力与HEAD-US-C、HJHS评分呈负相关(P<0.05),关节功能状态是HA患者活动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按需转预防治疗方式对HA患者ABR及AJBR的治疗改善最优,其次是预防性治疗方式,最差是按需治疗方式;关节结构及功能状况可影响HA患者关节活动能力.

    血友病A关节儿童影响因素分析关节结构及功能活动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繁急性加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庞冰贾方容杨英罗忠琛...
    1658-1664,1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频繁急性加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52例诊断为COPD频繁急性加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并进行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Barthel指数(BI)以及COPD生活质量(CAT)评分;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自变量在不同特征的COPD频繁急性加重患者CAT得分上的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COPD频繁急性加重患者CAT评分(23.09±3.36)分,生存质量受COPD重度以上影响的患者比例为80.54%;文化程度、吸烟、病程、过去1年发病次数等10项变量的COPD频繁急性加重患者CA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CCI评分、病程、BI评分是COPD频繁急性加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模型F=9.155(P<0.001),调整R2=0.382,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结论 COPD频繁急性加重患者生存质量处于偏低水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繁急性加重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

    慢性肾脏病儿童合并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分析

    彭旭秀徐海霞杨卫民
    1665-1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儿临床特征及合并左心室肥厚(LVH)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符合CKD诊断标准的患儿549例,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构成、起病症状、并发症及治疗方式;根据是否合并LVH对患儿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磷、血钙、血碳酸氢根(HCO3-)水平及CKD分期;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CKD患儿合并LVH的危险因素.结果 各年龄段CKD患儿比较,>6~≤12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其次是<3岁年龄段幼儿,而<3岁CKD患儿的发病原因以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AKUT)占比最高(P<0.01);与CKD 1期患儿相比,CKD 2-5期患儿中CAKUT在病因中所占比例较高(P<0.01),在无症状起病中比例最高(95.19%);CKD 5期患儿中低体质量、高血压、贫血、高磷血症的发生率高于CKD 2-4期患儿(P<0.05);LVH和非LVH的CKD患儿在Hb、血磷、血HCO3-水平以及CKD分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b≤90 g/L、CKD 2-5期、高血压是CKD患儿发生LVH的危险因素(OR=9.081、19.116、31.041,P<0.05)o 结论<3 岁 CKD 患儿的发病原因以 CAKUT 为主,Hb ≤ 90 g/L、CKD 分期、高血压是CKD患儿发生LVH的危险因素.

    儿童慢性肾脏病并发症替代治疗左心室肥厚危险因素

    磨痂术在深Ⅱ度烧烫伤患者创面早期处理中的效果

    庞梦茹刘思业袁媛雷雨...
    1672-1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磨痂术对深Ⅱ度烧烫伤创面早期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31例烧烫伤患者分为磨痂组[磨痂术(钝性清创)+脱细胞异种真皮,n=16]及对照组[削痂术(锐性清创)+换药,n=15],收集2组烧烫伤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烧伤面积、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信息),治疗前和早期治疗时(治疗后第7天)的临床体征(体温、疼痛感及疼痛分级)及血液生化指标(血糖、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积、C反应蛋白及总渗透压),采用温哥华量表评分(VSS)评估2组烧烫伤患者治疗后第3及6个月时的瘢痕,采用视觉评估法评估2组烧烫伤患者治疗后第6个月时烧伤区域关节活动度评分和累及关节情况.结果 2组烧烫伤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烧烫伤患者治疗后第7天时体温、疼痛感、血糖水平、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积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磨痂组烧烫伤患者治疗后第7天时C反应蛋白高于治疗前、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总渗透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磨痂组患者同时点的疼痛分级、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减少(P<0.05或P<0.01),治疗后第3及6个月时瘢痕色泽、质地、充血及疼痛、瘙痒VSS评分分值降低(P<0.01);2组烧烫伤患者治疗后6个月时关节活动度评分及累及关节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磨痂术的早期运用可帮助烧烫伤患者平稳度过溶痂期,减轻局部及全身炎症、促进早期愈合,治疗效果良好.

    烧伤瘢痕清创术磨痂术创面愈合钝性清创术

    基于mNGS检测的重症肺炎病原学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王坤利罗璐灵刘刚廖婷婷...
    1678-1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患者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下重症肺炎的病原学特征与预测价值.方法 将159例肺炎患者根据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分为重症组(55例)与非重症组(104例),收集患者入院后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液检验数据及肺泡灌洗液mNGS、痰培养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各指标对重症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痰培养比较,mNGS在两组患者的病原体检出率均显著增高(P<0.000 1),肺泡灌洗液mNGS的总检出率高于痰培养(x2=318.001,P<0.000 1);mNGS可检出鹦鹉热衣原体、钩端螺旋体、恙虫病东方体等非典型病原体;重症肺炎组所有检出病原体中混合感染占(60%),非重症肺炎组所有检出病原体中混合感染占(29%);单因素分析显示,重症组与非重症组性别、年龄、吸烟、病原体类型、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白蛋白、D-二聚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原体类型、RDW与PCT是重症肺炎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一指标预测时,PCT的AUC最大,为0.856,灵敏度87.27%、特异性66.35%;联合预测时,PCT与RDW联合AUC为0.818,灵敏度76.36%、特异性为76.92%.结论 mNGS技术检测病原体阳性率较高,对于非典型病原体检测具有特殊价值,重症肺炎组更容易患混合类病原体感染,PCT单独或与RDW联合检测是预测重症肺炎较好的指标.

    重症肺炎mNGS病原学红细胞宽度降钙素原感染类型

    吸烟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炎症因子和骨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韩经定符喜菊王正安郑旭...
    1687-1692,1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吸烟习惯对慢性牙周炎(CP)患者牙龈沟液中的炎症因子、骨代谢标志物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87例CP患者据吸烟史分为吸烟组(n=43)和不吸烟组(n=44),收集2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及牙周情况(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牙龈出血指数),牙周基础治疗8周,取治疗前后2组患者治疗牙的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龈沟液中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骨代谢指标[如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Ⅰ型胶原(COL-Ⅰ)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的水平.结果 吸烟组男性较不吸烟组男性人数多(P<0.05);2 组 CP 患者治疗后龈沟液 MDA、H2O2、TNF-α、hs-CRP、IL-18、Caspase-1、sICAM-1 及 RANKL 低于治疗前(P<0.05),SOD、GSH-Px、OPG、ALP、OCN及COL-Ⅰ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不吸烟组CP患者治疗后龈沟液 MDA、H2O2、TNF-α、hs-CRP、IL-18、Caspase-1、sICAM-1 及 RANKL 水平低于吸烟组(P<0.05),SOD、GSH-Px、OPG、ALP、OCN及COL-Ⅰ水平高于吸烟组(P<0.05).结论 吸烟可能会提高CP患者龈沟液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降低骨代谢水平,可能对牙周治疗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慢性牙周炎吸烟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骨代谢牙周炎治疗

    FICB联合椎管内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黄承龙郭城
    1693-1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联合椎管内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9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室后予以椎管内麻醉,观察组患者入室后先行超声引导下FICB,然后再实施椎管内麻醉,2组患者术后均予以自控静脉镇痛;比较2组患者入室时和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即刻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椎管内麻醉操作耗时,比较2组患者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 d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检测2组患者前和术后24 h时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o(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IL-8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椎管麻醉体位摆放即刻的VAS评分降低(P<0.05),椎管内麻醉操作耗时缩短(P<0.05),医师对体位摆放的满意度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延迟(P<0.05),按压次数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提前(P<0.05),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术后谵妄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FICB联合椎管内麻醉能够提高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减轻应激反应,利于术后恢复.

    髋关节置换术髂筋膜间隙阻滞椎管内麻醉应激反应术后恢复

    超声引导下的腰方肌阻滞与腹横筋膜阻滞对剖宫产产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何红美吴年生魏敏张跃东...
    1699-1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或腹横筋膜阻滞(TAPB)在剖宫产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剖宫产术的产妇8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在超声引导下对照组使用TAPB、观察组使用QLB,两组术后使用罗哌卡因及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比两组产妇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24 h内按压有效次数、镇痛补救率、术后恢复指标;观察两组产妇术后4、8、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和伯格曼舒适度量表(BCS)评分,对比两组产妇术后0~12 h、>12~24 h、>24~36 h及>36~48 h舒芬太尼剂量,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晚于对照组,镇痛补救率、24 h内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首次站立、下床活动及术后初乳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24、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各时间点B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2 h、>12~24 h及>24~36 h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QLB较TAPB能够为剖宫术产妇提供多模式镇痛效果,降低舒芬太尼消耗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剖宫产术腰方肌阻滞腹横筋膜阻滞超声引导镇痛效果安全性

    多维危机控制理念下强化干预对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心理及预后的影响

    刘朔刘艳华宋琳娣代洁...
    1705-1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多维危机控制理念下强化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患者心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CBP治疗的ICU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多维危机控制理念下强化干预,干预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和白蛋白(Alb]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不良事件及住ICU时长.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及屈服、回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MCMQ面对评分和血液Hb、Al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维危机控制理念下强化干预可有效减轻ICU病房CBP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使患者采取积极应对行为,从而降低并发症与不良事件风险.

    重症监护室多维危机控制理念强化干预连续性血液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