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何志旭

双月刊

2096-8388

gyyxyxb@126.com

0851-6908166

550004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9号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核纤层蛋白A基因通过MAPK通路调控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迁移及凋亡

    王双王正蓉朱丽英张艺琼...
    781-790,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敲低核纤层蛋白A基因(LMNA)对人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生信分析LMNA基因在胃正常组织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细胞HGC27,根据是否敲低LMNA基因分为敲低LMNA组(si-1、si-2、si-3组)和对照组(si-NC组)共4组,取瞬时转染率最高的si-2组为si-LMNA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流式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Bcl-2和丝裂源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中的p38、p-p38、ERK1/2及pERK1/2的表达;在si-LMNA组加入MAPK通路的特异性激活剂Chicoric acid,进一步验证LM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生信分析结果提示LMNA基因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LMNA低表达患者生存率更高;与si-NC组相比,si-LMNA组细胞活力下降(P<0.05),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降低及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减少(P<0.05),侵袭与迁移能力降低(P<0.05),p38、ERK1/2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加入激活剂后,LaminA/C表达量增高,p38、ERK1/2磷酸化水平升高,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被逆转,侵袭迁移能力被促进(P<0.05).结论 敲低LMNA基因后能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被抑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APK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核纤层蛋白A基因细胞胃肿瘤丝裂源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增殖迁移

    沉默MAL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安丽君巩慧圆杨小敏余晓静...
    791-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沉默髓鞘和淋巴细胞蛋白2(MAL2)基因对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增殖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DOX))和顺铂(DDP)的耐药机制.方法 利用数据库分析MAL2基因在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MAL2在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MDA-MB-231、MCF-7及MDA-MB-468细胞中的蛋白表达;利用转染干扰序列沉默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中MAL2的表达,根据序列不同分为对照组(siRNA-NC组)和实验组(siRNA-MAL2-1组、siRNA-MAL2-2组及siRNA-MAL2-3组);选取沉默效果最好的实验组(siR-NA-MAL2-3组)序列进行慢病毒构建及实验,沉默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中MAL2的表达,分为sh-NC组(序列同siRNA-NC组)和sh-MAL2组(序列同siRNA-MAL2-3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AL2的蛋白表达,CCK8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CCK8法、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沉默MAL2基因的表达后乳腺癌细胞对DOX和DDP的敏感性;Western blot检测p-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表达情况.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AL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高表达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0.05),MAL2在乳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1);与siRNA-NC组相比,siRNA-MAL2-3组的MAL2蛋白沉默效果较好(P<0.01);感染慢病毒实验结果表明,与sh-NC组比较,sh-MAL2组MAL2表达被抑制(P<0.05);与sh-NC组相比,sh-MAL2组细胞增殖能力无变化(P>0.05)、对DOX和DDP的敏感性增强(P<0.05)、p-AKT和p-mTOR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 沉默MAL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没有影响,但可促进乳腺癌细胞对DOX和DDP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被抑制有关.

    乳腺肿瘤髓鞘和淋巴细胞蛋白2细胞增殖阿霉素顺铂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

    吡非尼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陈沁程芝梅何慧洲张帅...
    803-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吡非尼酮(PFD)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CCL4)组及CCL4+PFD组,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大鼠使用50%CCL4橄榄油溶液按0.1 mL/100 g于下腹部腹腔注射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CCL4+PFD组按200 mg/kg给予PFD溶液灌胃,其余大鼠按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麻醉处死所有大鼠,取肝脏、脾脏并计算肝脏及脾脏指数,门静脉采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脂多糖(LPS)的含量,肝脏Masson染色和回肠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回肠中咬合蛋白-1(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清晰、汇管区无纤维沉积,CCL4组大鼠肝小叶结构紊乱、中央静脉周围及汇管区纤维增生明显并可见大量纤维间隔形成,CCL4+PFD组大鼠中央静脉周围及汇管区少量纤维增生、纤维间隔较CCL4组变细变少;CCL4组肝脏及脾脏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PFD治疗后肝脏及脾脏指数均降低(P<0.05);CCL4组血清中AST、ALT、IL-6,TNF-α及LPS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FD治疗后有所降低(P<0.05);CCL4组大鼠回肠上皮黏膜结构较正常对照组紊乱、绒毛变短增宽、部分黏膜上皮出现断裂和脱落及炎性细胞浸润等,PFD治疗后回肠绒毛结构好转、高度(VH)及宽度(VW)较CCL4组改善;CCL4组肠道紧密连接(TJ)蛋白occludin及claudin-1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PFD治疗后其表达均有所增加(P<0.05).结论 PFD在抗肝纤维化的同时能减轻小肠黏膜损伤,对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FD上调回肠中肠上皮TJ蛋白claudin-1、occludin表达并减少血清LPS及炎症因子有关.

    吡非尼酮肝纤维化肠黏膜屏障紧密连接脂多糖

    miR-126阳离子纳米乳的制备及初步药效

    张丽丹唐永瑜汪巳卜陈英...
    811-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阳离子纳米乳(CNE)载miRNA-126(miR-126)形成miR-126阳离子纳米乳递送系统(CNE-miR126),并对其药剂学性能、时间稳定性、血清稳定性、细胞毒性、细胞摄取及血管黏附分子-1(VCAM-1)蛋白表达量进行评估.方法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考察CNE和miR-126的最佳氮磷比(N/P),采用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测量仪测定其粒径和进行药剂学性能评价;在4 ℃条件下,评估CNE-miR-126在1周内粒径及电位的稳定性;用血清稳定性实验评估CNE-miR-126在48 h之内的稳定性,MTT法评估CNE-miR-126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对CNE-miR-126的摄取情况,免疫蛋白质印迹法(Weston blot)检测CNE-miR-126对由脂多糖(LPS)致炎的HUVECs中V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 CNE与miR-126 最佳 N/P 为 16∶1,CNE-miR-126 外观基本圆整、平均粒径(D50)为(144.79±1.85)nm、Zeta 电位为(22.92±1.24)mV;CNE-miR-126在1周内粒径及电位稳定性良好,且在48 h之内血清稳定性良好;在10-6~1 nniol/L浓度内对HUVECs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能够促进HUVECs对miR-126的摄取;Westo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LPS(1 mg/L)处理细胞8 h 后 VCAM-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Model组相比,CNE-miR-126组预处理24 h后VCAM-1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 CNE-miR-126粒径适宜,稳定性良好,可降低VCAM-1蛋白的表达,可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阳离子纳米乳miRNA-126基因递送细胞摄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SIRT2、P65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梅思思田世维段彦林金柔...
    819-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SIRT2、P65和生存素(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中的相互关系及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384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31例乳腺纤维腺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两组乳腺病变组织内SIRT2、P65、Survivin的蛋白表达,同时收集乳腺癌组患者相关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年龄、分子分型、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月经情况),分析SIRT2、P65及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SIRT2、P65及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中SIRT2、Survivin蛋白高表达,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2、P65及Survivin蛋白在不同分子分型、TNM分期乳腺癌患者的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2蛋白在LuminalB1型中的高表达率高于其他分型(P<0.05),P65蛋白在LuminalA型中的高表达率高于其他分型(P<0.05),Survivin蛋白在HER-2阳性型的高表达率高于其他分型(P<0.05);SIRT2、P65及Survivin蛋白在TNM分期中Ⅲ~Ⅳ期高表达率较Ⅰ~Ⅱ期高(P<0.05);SIRT2和P65蛋白在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乳腺癌患者间的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转移的高表达率较非转移高;P65和Survivin蛋白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乳腺癌患者间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级的高表达率较Ⅱ、Ⅲ级高;乳腺癌组中SIRT2与P65和Survivin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71和0.310,P<0.001),P65与Surviv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6,P<0.001).结论 乳腺癌组织存在SIRT2及Survivin蛋白表达上调,这可能是影响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分子分型等临床病理特征的机制.

    乳腺肿瘤SIRT2蛋白P65蛋白生存素蛋白细胞增殖信号通路

    鞣花酸对吗啡镇痛耐受的影响及机制

    肖勇陈渔陆巍
    826-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鞣花酸(EA)对大鼠吗啡镇痛耐受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动物实验,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吗啡(MT)组、鞣花酸(EA)组、鞣花酸+吗啡(EA+MT)组,后3组吗啡鞘内注射给药建立大鼠吗啡镇痛耐受模型、4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采用温水甩尾法和Von Frey法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前和给药第1~7天的甩尾潜伏期(TFL)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大鼠造模结束后麻醉处死并取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组织,Western blot检测PINK1、LC3、P62蛋白的表达,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完整性;细胞实验,通过鞣花酸和吗啡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设置对照(SHAM)组、吗啡(Mo)组、鞣花酸(Ea)组、鞣花酸+吗啡(Ea+Mo)组,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cAMP的含量、活性氧荧光探针检测ROS水平,Western blot测定PINK1、LC3、P62蛋白的表达.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MT组比较,EA+MT组大鼠TFL和MWT下降趋势较缓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MT组PINK1蛋白、LC3Ⅱ/LC3 Ⅰ比值、P62蛋白和MDA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线粒体肿胀明显可见较多自噬体;与MT组比较,EA+MT组PINK1蛋白、LC3 Ⅱ/LC3 Ⅰ比值升高而P62蛋白、MDA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轻度肿胀可见少量自噬体;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Mo组cAMP、ROS、LC3 Ⅱ/LC3 Ⅰ比值及P6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细胞活力和PINK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o组比较,Ea+Mo组细胞活力、PINK1蛋白和LC3Ⅱ/LC3 Ⅰ比值升高而cAMP、ROS和P6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A具有一定镇痛作用,可缓解大鼠吗啡镇痛耐受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自噬有关.

    鞣花酸吗啡镇痛耐受线粒体自噬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长链非编码RNA DLEU2通过miR-30a-5p/CD61对人结肠癌SW1116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吕俊黄可张恩霖吴淼...
    836-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淋巴细胞白血病缺失基因2(LncRNA DLEU2)通过靶向微小核糖核酸(miR)-30a-5p/整合素β3(CD61)对人结肠癌SW1116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取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培养并随机分为si-NC组、si-LncRNA DLEU2组、模拟物阴性对照(miR-NC)组、miR-30a-5p mimics组、miR-30a-5p 抑制剂阴性对照(NC inhibitor)+si-LncRNA DLEU2 组及 miR-30a-5p inhibitor+si-LncRNA DLEU2组,同时设置未转染细胞为空白组;转染48 h后,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转染效率,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LncRNA DLEU2和miR-30a-5p表达、CD6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c-Myc mRNA和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T-qPCR检测LncRNA DLEU2与miR-30a-5p的靶向关系、miR-30a-5p与CD61的靶向关系;制作雄性胸腺BALB/c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评估LncRNA DLEU2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si-NC组、si-LncRNA DLEU2组、miR-NC 组、miR-30a-5p mimics 组、NC inhibitor+si-LncRNA DLEU2 组、miR-30a-5p inhibitor+si-LncRNA DLEU2 组转染效率均>85%;与空白组及 si-NC 组比较,si-LncRNA DLEU2 组、NC inhibitor+si-LncRNA DLEU2组增殖抑制率上升(P<0.05),DLEU2 表达下降(P<0.05),miR-30a-5p 表达增加(P<0.05),CD61、CyclinD1、c-Myc mRNA 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 NC inhibitor+si-LncRNA DLEU2 组比较,miR-30a-5p inhibitor+si-Ln-cRNA DLEU2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下降(P<0.05),miR-30a-5p表达下降,CD61、CyclinD1、c-Myc mRNA和蛋白表达上升(P<0.05);与 miR-NC 组比较,miR-30a-5p mimics 组 miR-30a-5p 表达、增殖抑制率增加(P<0.05),CD61、CyclinD1、c-Myc mRNA 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LncRNA DLEU2 可直接靶向调控 miR-30a-5p、miR-30a-5p可直接靶向调控CD61,抑制LncRNA DLEU2表达可降低BALB/c裸鼠移植瘤生长(P<0.05).结论 沉默LncRNA DLEU2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生长和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靶向miR-30a-5p抑制CD61表达,抑制CyclinD1、c-Myc表达相关.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DLEU2微小核糖核酸-30a-5p结肠肿瘤细胞增殖

    癫痫患者脑电图异常与血液miR-130b-3p和miR-7及FGL2表达特征的关系

    张力辉韩东岳孙树敏罗晓晨...
    846-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脑电图异常与血液miR-130b-3p、miR-7及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表达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124例作为观察组(癫痫发作轻度患者36例、中度患者51例及重度患者37例,脑电图轻度异常患者65例、中度异常35例及重度异常24例),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程度癫痫发作患者、不同程度脑电图异常的癫痫患者血液miR-130b-3p、miR-7及FGL2表达差异,分析癫痫患者血液miR-130b-3p、miR-7及FGL2与疾病程度和脑电图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miR-130b-3p、FGL2高于对照组(P<0.05),miR-7低于对照组(P<0.05);癫痫发作重度患者miR-130b-3p、FGL2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miR-7低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全面性癫痫发作患者miR-130b-3p、FGL2高于部分性发作患者(P<0.05);脑电图重度异常癫痫患者miR-130b-3p、FGL2高于脑电图轻度和中度异常患者(P<0.05),miR-7低于轻度和中度异常患者(P<0.05);脑电图中度异常癫痫患者miR-130b-3p、FGL2高于脑电图轻度异常患者(P<0.05),miR-7低于轻度异常患者(P<0.05);癫痫患者miR-130b-3p及FGL2与疾病严重程度、脑电图异常程度呈正相关(P<0.05),miR-7与疾病严重程度、脑电图异常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癫痫患者血液miR-130b-3p及FGL2表达上调,而miR-7下调,3项指标均与与癫痫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脑电图异常程度存在相关关系.

    癫痫脑电图miR-130b-3pmiR-7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严重程度

    安顺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刘洪飞徐彬佟玉峰孙广...
    852-858,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贵州省安顺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TB)主要基因分型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RD105基因缺失法和双重PCR法对安顺地区152株MTB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耐药性,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北京型MTB利福平耐药基因RNA聚合酶β亚基(rpoB)进行测序.结果 152株MTB中,122株(80.26%)为北京型、30株(19.74%)为非北京型;108株MTB对抗结核药物敏感,44株对16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总耐药率为28.95%;44株MTB耐药菌株中31例对利福平耐药,占70.45%,北京型MTB对利福平耐药率显著高于非北京型(x2=6.896,P=0.009),非利福平耐药结核菌株共13株、占耐药结核菌株的29.55%;北京型MTB利福平耐药rpoB基因测序结果表明,相关位点突变共15株,其中最显著的突变位点是rpoB450、为Ser450Leu,共7株(7/15,46.67%).结论 贵州省安顺地区MTB主要为北京型,主要对利福平耐药,耐药基因rpoB的突变位点为Ser450Leu.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耐药性基因测序RD105双重PCR

    阴道微环境失衡对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影响

    谯坤闵少菊侯丽黄进友...
    859-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阴道微生态环境失衡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子宫颈癌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检查的2 469名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阴道微环境常见菌群革兰染色镜检、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和病理活检观察病变组织及细胞形态,根据是否感染HPV、发生CIN或癌变分组,采用x2或Fisher精确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阴道微环境与HR-HPV感染、CIN的发展以及子宫颈癌之间的关系.结果 单一 HR-HPV型的阳性率为12.31%,两种及以上的混合感染率为3.85%,以HPV16、HPV52和HPV58亚型多见,38~47岁人群阳性率最高(P<0.05);乳酸杆菌的减少、细菌性阴道病(BV)和杂菌感染在HPV阳性组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PV阴性组(P<0.01),乳酸杆菌的减少和BV是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乳酸杆菌减少、清洁度异常、BV、滴虫和pH异常检出率,CIN或癌变组高于宫颈正常组(P<0.05),乳酸杆菌的减少和清洁度异常是宫颈发生CIN或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阴道微生物种群的异常,特别是乳酸杆菌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增加HR-HPV感染的风险,并促进CIN或癌变的发展.

    阴道菌群乳酸杆菌人乳头瘤病毒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薄层细胞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