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力大数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力大数据
电力大数据

曹洪

月刊

2096-4633

0851-5592768

550002

贵州贵阳解放路32号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

电力大数据/Journal Power Systems and Big Dat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性能光伏逆变器中LCL滤波器的设计与控制方法

    吴恒刘馨宜卢德龙沈杰...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传统的L型和LC型滤波器相比,光伏逆变器中的LCL型滤波器在电感相同时对注入电网的高次谐波具有更好的抑制能力,谐波衰减非常明显.然而,使用LCL型滤波器很容易产生谐振峰,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高性能光伏逆变器中LCL滤波器的设计与控制方法,基于加权电流反馈的滞环电流控制,解决当前大规模光伏接入引发的终端配电网电能质量问题.滤波器分为主电路、LCL滤波器、控制系统、三相锁相环和仿真五部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并网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为3.06%,符合行业标准THD小于5%的要求;并网电流峰值为107.4 A,能够满足预设要求.因此,所提方法有效地抑制了 LCL滤波器的谐振问题,提高了光伏并网电压和电流的控制能力.

    光伏逆变器LCL滤波解耦控制锁相环

    分布式光伏发电集群累加法功率预测研究

    文贤馗何明君周科蔡永翔...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中存在的数据缺失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集群累加法.首先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根据光伏发电客户的正向功率和反向功率对分布式光伏电站进行集群划分,形成具有相似发电特性的多个子集群.然后,针对每个子集群,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未来特定时间段内的平均功率.通过将各子集群的预测功率值累加,最终获得整个光伏电站集群的总预测功率.实验结果表明,集群累加法不仅有效解决了分布式光伏预测中的效率和精确度问题,而且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等方面表现优异,决定系数(R2)接近1,显示出模型强大的拟合能力和泛化性能.该研究为提高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管理效率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集群累加法K均值聚类算法LSTM模型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压电缆运行管理研究

    邹翔宇郁海彬袁奇江秀臣...
    1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科学有效地评估高压电缆的运行管理状况,该文通过调查、论证和分析,确定了高压电缆运行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并据此构建了一个适用于高压电缆运行管理的三层评价体系.基于模糊集合理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专家意见对高压电缆运行管理中的各个因素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引入定量计算以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评价方法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选取了西虹桥示范区作为案例进行实践检验.通过对该区域内高压电缆运行状况的具体分析与评估,发现了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采取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这些举措有效改善了西虹桥示范区内高压电缆的运行环境,促进了其管理水平向着更加精益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高压电缆运行管理层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风险控制

    北斗导航星地协同在电力抢修工作中的应用

    高正浩邓钥丹何沛林肖艳红...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抢修过程中快速定位、通信保障以及复杂环境下数据传输的需求,本文深入探讨了北斗导航系统在电力抢修中的应用.研究重点包括高精度定位、短报文通信、自组网技术、多系统融合以及图像压缩等关键技术及其优化策略.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三代系统的逐级模糊度固定PPP-AR解算方法,并结合分布式自组网技术,构建了一个高效的应急通信架构.同时,创新性地设计了窄带抗误码图像压缩算法,以解决北斗短报文通信中的带宽和误码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结合多系统融合(BDS-3/GPS/Galileo)的PPP-AR技术将大幅缩短厘米级定位的收敛时间,此外,自组网架构在恶劣环境下的通信覆盖和可靠性方面也得到了显著增强.本文研究为加快电力抢修响应速度、提高抢修效率及增强作业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北斗导航星地协同电力抢修工作高精度定位短报文通信窄带图像压缩

    基于OpenPose-GLCM-Hash的配电安监数据清洗技术

    程良伦裴求根严宇平余子勇...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配电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日益增加,安全监控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持续的安全监控录像产生了大量的图像数据.由于相邻图像之间的高度相似性,如果不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地筛选和清洗,将导致数据管理效率低下且存在冗余.本文提出了一种OpenPose-GLCM-Hash数据清洗技术,结合灰度共生矩阵(gre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的全局纹理特征与改进的OpenPose算法提取的人体姿态特征,通过一种加权组合策略生成图像哈希码,从而实现高效且准确的图像去重.实验结果揭示,该算法在各种环境下均展现出卓越的去重效率和低误判率,特别是在噪声环境中表现尤为突出.该研究为配电安全监控的数据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配电安全监控数据清洗姿态估计灰度共生矩阵

    电力互感器误差测试中的常见故障分析及排查方法探讨

    蒲曾鑫丁超黄宇张英...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互感器误差测试是确保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在现场进行误差测试时,不仅面临着周围运行设备带来的影响,还需要完成复杂的测试接线,同时可能受到非测试回路的干扰,因此当测试结果出现异常时,排查问题将十分困难.针对这一难题,本文结合实际现场案例,讨论了六种典型的电力互感器角比差现场测试故障,从故障特征、故障原因、发生部位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通过对典型故障的特征提炼,结合校验仪给出的检测信息,总结出故障排查的思路及建议;同时,对测试过程中的突出安全风险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作业风险排查建议,有效降低了作业风险,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互感器计量误差测试故障排查

    基于多模型融合的低压用户电能表运行误差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杨婧宋强叶文波付卿卿...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运低压电能表异常检测准确率较低和运行误差偏差较大的实际问题,结合低压用户电能表只采集日冻结表码数据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型融合的低压用户电能表运行误差在线监测方法.首先,基于离群点算法改进相关性分析模型,提升电能表异常识别能力;其次,通过岭回归估算台区可变损耗,改进运行误差分析模型,克服变量相关性和非线性因素对电能表运行误差值计算的不利影响;然后提出校验模型,深入挖掘用户日电量与台区线损间的关联关系;最后对所提模型进行融合综合评判,实现低压用户电能表误差的精准监测.采用某省真实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在低压用户电能表异常识别和误差监测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运行误差台区线损损耗预测相关性校验模型

    一起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两点接地引起保护误动机制分析

    代奇迹王宇韩雪高吉普...
    6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选取一起500 kV变电站母线差动保护误动作事件作为研究案例,通过事故现场调查、故障模拟试验以及理论分析,全面探讨了二次回路两点接地导致保护误动作的机制.通过构建接地网等效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该文精确量化了两点接地引起的感应电流大小及其对保护动作的影响范围.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优化二次回路设计、规范作业流程的建议,旨在为电网的运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两点接地感应电流保护误动接地网

    基于相互学习的遮挡条件下现场作业人员识别技术研究

    郑汉清徐铮贾大昌晏明昊...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遮挡条件下现场作业人员识别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互学习的全局特征表示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个多分支网络架构,其中各分支独立专注于处理遮挡与非遮挡场景下的作业人员图像,通过相互学习机制,实现了两种极端场景下特征提取能力的互补与共同提升.具体而言,采用类别互学习和特征互对比策略,不仅促进了模型在遮挡与非遮挡数据间的类别一致性,还强化了特征层面的相互借鉴,从而显著增强了全局特征表示的鲁棒性和判别性.此外,为了更贴近实际作业场景,引入了基于真实场景模拟的数据增强技术,通过生成高度逼真的遮挡数据,有效提升了模型在复杂遮挡环境下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遮挡条件下现场作业人员识别任务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

    深度学习现场作业人员识别遮挡特征提取鲁棒性

    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在树障检测中的应用与研究

    吴建蓉罗鑫颜康张啟黎...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输电线路巡检中,树障检测和清除是确保电力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人工巡检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安全隐患和高成本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树障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的实时性、精确性和环境适应性.该方法主要包括对三维点云数据的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匹配与识别、三维重建与分析以及实时监控与预警.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树障检测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局限性,如误报、漏报和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通过引入三维点云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了巡检机器人的检测性能,使其能够在各种光照条件、复杂背景及多变环境下稳定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巡检机器人在误报率和漏报率上分别为5.1%和6.2%,显著优于传统的基于二维图像的方法.同时,系统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树障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