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张晓华

双月刊

1672-0385

xuebao2006@126.com

020-83481087

510091

广州市麓景西路41号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zhou Open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质量第一,学术至上的宗旨,自办刊以来,已发表文章200篇,成为展示与促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成果的重要阵地。已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多篇文章被人大全文转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文科背景下基于"模块化-情景化"的涉农高校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钟晓华曹云亮杨婧
    64-6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涉农高校的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需要在价值、知识、技术等方面改革创新,应该立足于涉农高校的办学定位,针对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局限性,以解决农村发展实践中的政策问题为导向,重构模块化知识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情景化教学.课程的"模块化—情景化"教学改革既是对新文科要求的有效回应,又有助于培养涉农高校学生分析和解决农村政策问题的能力.

    新文科涉农高校公共政策学课程模块化—情景化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江悠盈邓奥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出现"偏技轻文"的现象,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有待加强.目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育出现以下现象:人文类通识课程设置科目少,相关教材开发不足;人文学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高职院校人文氛围淡薄,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应针对以上现象,树立"课程人文"教育理念,人文素养教育全渗透;创新人文类通识课程的内容、形式与教学方法,开发适合高职学生的人文通识教材;加强人文学科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提高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通过上述做法来拓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路径.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路径

    广州市"三类四阶段"市级培训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研究

    张腾腾
    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广州市"十四五"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出台,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要贯穿三类教师的专业发展周期的四个阶段,根据不同类别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分类别、分阶段、分层级精准施训.因此,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三类四阶段"进阶式培训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以广泛使用的CIPP评价模型和柯氏四层次评价模型为基本框架,以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完整构建了包含"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培训效果""学习效果""应用效果"等 6 个一级指标,"培训需求分析"等 19 个二级指标,80 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广州市"三类四阶段"市级培训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该套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重构广州市中小学师训体系,形成广州特色品牌效应和示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三类四阶段培训项目评价指标体系CIPP评价模型柯氏四层次评价模型

    大数据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

    梁翠华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格局下,项目建设规模日趋庞大,项目管理愈加繁琐,传统项目管理方法面临着多重限制和挑战.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有望给传统项目管理带来技术变革与生机,借助于大数据的分析能力,项目管理系统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信息、做出明智的决策,并推动创新的发展.本文针对大数据在项目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应用策略和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大数据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实践,以期以大数据技术优化传统项目管理工作.

    大数据技术项目管理应用策略

    论李煜词的声音书写

    静双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代词帝李煜作词,尤其注重对声音的描写刻画.李煜词作的独特魅力在于其以融声入词的笔法书写词作纵逸享乐,逃避现实;伤春悲秋,抒己怀人;城破之悲,失国之恨的意蕴,并借助不同声音种类的书写,辅之以冷色调传递冷情的创作手法、动静结合的创作方式为其词作塑造出别具一格的声音意境,进而为其情感表达蓄势铺垫,烘托与传递其内心的断肠情愁,增强词作的抒情感染力.

    李煜词作声音书写

    让步连词"哪怕"的词汇化讨论及相关问题研究

    秦祎璇
    94-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虽然语言学领域关于让步连词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是都围绕着让步连词"即使""就是"等比较典型的词开展研究,而对"哪怕"的研究并不多.首先从历时角度梳理了"哪怕""非句法结构—非句法结构与连词并存—连词"这一语义演变的过程及特点,这个过程就是"哪怕"单位逐渐凝固、词义逐渐虚化的过程.其次详细分析了"哪怕"演变的动因和机制,包括双音化韵律特征及高频使用、句法环境及变化、副词"哪"及动词"怕"的非范畴化等动因,以及重新分析、语境吸收与语用推理等机制.除此之外,"哪怕"的演变过程也是其主观性程度不断增强的过程,因此从说话人的主观让步、说话人对"哪怕"引导的命题的量级认知方面探讨了其主观性与主观化表现.

    "哪怕"词汇化主观性与主观化

    试论丘处机诗歌中"山"意象的形态与意蕴——以《磻溪集》为例

    欧阳端萍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尊生重生是道教的生命哲学,无论外丹修持还是内丹修行,均重视对自我生命的养护.金元时期的全真道教在审视生命修养时兼顾外在修行.丘处机作为全真教"北七真"之一,将道教尊生重生思想有机融入诗句之中,并利用意象感性地展现道教思想.与其他掌教人(王重阳、马钰及尹志平)功利性地利用意象表达劝化众人不同,丘处机在《磻溪集》中通过描绘"山"意象所展现的画面感不仅在其人生各阶段各具特色,而且具有独特的人文关怀意蕴,体现了功成仙去的道教思想与悲天悯人、反对杀戮的道教情感,诗歌蕴含文气与诗意.

    丘处机磻溪集意象

    Abstracts

    107-112页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