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保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保科技
环保科技

董泽琴

双月刊

1674-0254

gzhbkjcn52@tom.com;hbkj2013@163.com

0851-5507192

550081

贵阳市金阳新区铜仁路1号

环保科技/Jour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主办的贵州省惟一的环境科学期刊。本刊立足贵州,面向全国,是开展环境科学领域内学术交流、学术讨论的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闽江河口湿地不同季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郭萍萍
    1-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已成为反映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气质量监测站、自动气象站的野外定位自动监测系统,对2022 年6 月至2023 年5 月不同季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闽江河口湿地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 10741±3717 个/cm3,夏季与冬季差异不显著,其他不同季节间差异显著.不同季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表现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不同季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呈现"单峰单谷"的特征,夜间明显高于白天,最高值出现在清晨或者夜间,最低值出现在日间.不同季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变化受大气颗粒物和环境因子的显著影响,与温度、2分钟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但是温度与冬季空气负氧离子浓度、2 分钟风速与夏季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关系不显著.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PM2.5、PM10显著负相关.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季节环境因子闽江河口湿地

    大渡河流域中高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初步研究——以汉源县为例

    何俊周洋梁美铃王维平...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大渡河流域中高山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点多面广、污水来源分散、间隙性排放,且统一纳管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难度大的特点,本文以汉源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为例,考察了其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并对运维费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案例厌氧+芦苇湿地组合工艺能满足四川省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626-2019)一级标准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及总磷(TP)3 种污染物去除率分别达到 52.2%~79.6%、46.0%~79.2%、33.2%~84.9%,年运维费比有动力设施具有明显优势.本案例可为大渡河流域中高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

    大渡河流域芦苇湿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汉源

    巴彦浩特臭氧污染特征及潜在源分析

    李亮叶汪洋吴八一斯鑫鑫...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22 年6-8 月份巴彦浩特环境监测站臭氧浓度及气象数据,结合后向轨迹及潜在源分析对近地面臭氧高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 月份三个国控站点的臭氧浓度均较高,8 月份较低,6 月16-18 日、6 月24-25 日是三个国控站点臭氧浓度的高值时段.湿度、温度是影响巴彦浩特臭氧浓度的重要 气象因子.白天和夜间,三个国控站点的臭氧浓度均为东南风时达到最高值,且臭氧浓度高值时段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后向轨迹分析显示,6 月 24 日 22:00-0:00 高值时刻的臭氧污染传输主要受东南气流的影响,6 月 16 日-18 日、6 月 24 日-25 日浓度权重轨迹分析(WCWT)高值区(>100μg/m3)主要出现在宁夏、甘肃东部以及陕西省.

    巴彦浩特臭氧污染气象条件后向轨迹潜在源分析

    南襄盆地春节期间一次典型的重污染过程分析——以襄阳市为例

    杨如春王振楠曹世凯孙天宝...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襄阳市2023 年1 月环境监测数据,结合气溶胶激光雷达、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等技术手段,对襄阳市春节期间一次重污染过程的污染因子变化情况、气象因素以及传输来源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污染过程变化特征由偏沙尘型-偏烟花型-偏二次型-偏沙尘型转变.弱高压前部、高空粗颗粒物输送是第一阶段PM10升高的主要原因,污染气团主要来源于新疆、甘肃、内蒙古区域,途经宁夏、陕西、河南等地.第二阶段主要由不利气象、区域环境、污染传输及烟花爆竹燃放等综合影响,造成PM2.5重污染过程,主要受湖北局地气团影响.第三阶段污染由霾转变为浮尘影响再逐渐消散,前期冷空气携带上游污染物影响襄阳,后随高压南下,天气现象逐渐转为受浮尘影响,随浮尘过境及粗颗粒物沉降,空气质量好转,污染气团主要来自新疆、甘肃、内蒙古区域,途经宁夏、陕西等地到达襄阳市区.

    襄阳市重污染污染传输沙尘气象因子

    储油库大气环境风险影响分析中烟气排放类型的选择

    朱颖婕
    28-3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烟气排放类型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在考虑烟气抬升高度和最不利气象条件下预测原油储罐罐顶和液池燃烧产生的次生、伴生污染物CO和SO2 的扩散情况,结果表明采用非浮力中性气体+手工计算烟气抬升高度的模式的计算结果较采用浮力烟羽扩散模式是更不利的,为储油库环境风险影响评价提供一些新思路.本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储油库经营者、环保部门以及相关方在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方面采取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储油库的安全运营,并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储油库大气环境风险烟气排放类型烟气抬升高度非浮力中性气体模式

    基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港口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以青岛港大港港区为例

    孟琪赵鲁华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收集2020 年度青岛港大港港区范围内各码头陆域范围和码头前沿停泊水域港口移动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2020 年青岛港大港港区排放清单,分析港区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分布结构和特征并识别其重点排放源,同时对其减排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港港区各类陆域移动源和船舶源中,港口机械和运输船舶对各类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占比均为最大;排放强度最大的大气污染物种类为NOx,排放强度最大的温室气体种类为CO2;CO、HC、CH4 和N2O的重点排放源为港口机械,NOx、PM10、PM2.5、VOCs、CO2 和SO2 重点排放源为运输船舶.针对不同类型港口移动源,提出推动港口机械电能替代、淘汰国二及以下柴油驱动非道路移动机械、限制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集疏运车辆进港改为国五排放标准车辆、探索应用纯电动港作船舶、提高靠港船舶岸电接电率等港口移动源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建议.本研究通过编制港口移动源排放清单,能够摸清港口移动源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是识别重点排放源有针对性地制定减排措施,并持续评估所采取措施效果的基础.

    排放清单大气污染物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东莞市空气质量指数研究

    许紫潼方嘉声陈玉兰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莞市空气污染一直是市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实证分析该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提高该城市空气质量有指导意义.本文依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东莞市2013 年12 月-2019 年12 月的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对东莞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PM2.5、PM10、SO2、CO、NO2、O3 等污染物浓度)进行实证研究.运用Stata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东莞市首要大气污染物为PM2.5、O3、NO2,同时提出了改善东莞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建议.

    空气质量指数计量经济多元回归线性分析Stata软件

    城镇污水处理厂改造后运行费用估算模型研究

    贾宁闫函董新春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了更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部分污水厂已开展提标改造工作.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增加运行费用的问题,建立了污水处理厂改造后增加日常运行费用的估算模型,并根据污水厂实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体现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增加运行费用与各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可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新增运行费用的模拟预测,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及改造后日常运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增加运行费用

    2016-2021年铜仁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黎荣贾琰安霖钰张丹丹...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6-2021 年铜仁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环境空气污染特征、Pearson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研究表明:铜仁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均超93.2%,污染级别主要是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以O3、PM2.5、PM10为主,污染物年均值浓度除O3 外总体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中,SO2 和O3 与日降水量存在强的负相关性,PM2.5与平均风速之间存在极强负相关性,其余污染物与气象要素间的相关性不是很明显.灰色关联度分析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6项指标与气候、总人口均呈现出较高关联度.

    空气质量PM2.5O3铜仁

    贵州省工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

    季益虎方宏萍胡明亮王洪飞...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贵州省碳排放特征的基础上,采用Tapio弹性脱钩指数方法分析贵州省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程度,结果表明,2011-2013 年,贵州省碳排放与工业经济增长基本呈现弱脱钩状态;2014 年和2018 年呈现强脱钩状态;2015-2017 年、2021 年,呈现弱脱钩状态;2019 年呈现扩张联结.贵州省在保证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尽可能降低脱钩指数,最终实现碳排放与工业经济增长的脱钩.本文最后提出促进贵州省节能减排和工业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碳排放工业经济增长Tapio模型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