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州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州化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广州化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吕满庚

季刊

1009-220X

gzhx@gic.ac.cn

020-85231297

510650

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广州化学/Journal Guangzhou ChemistryCSCD
查看更多>> 《广州化学》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季刊。国内标准出版物号:CN 44-1316/O6;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9-220X。 《广州化学》自1976年创刊以来,已先后入编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本刊主要报道有机化学、天然产物化学、高分子材料、药物化学以及相关的环境保护、分析测试、化工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创新方面的新成果和新技术。辟有研究报告、综述评论、研究快报、科技简讯、工程案例、产品介绍、广告之窗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OSS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

    李东霞薛雨欣孙祥峰桂雪峰...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不同结构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水解缩合和环氧化的方法合成了环氧基苯基低聚笼型倍半硅氧烷,再利用胺基和环氧开环反应与聚醚胺反应合成 POSS 基嵌段共聚物(PEA-POSS),最后将苯基结构羧酸化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A-POSS-COOH).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PEA-POSS-COOH的化学结构.采用溶剂挥发诱导法促使PEA-POSS-COOH自组装,形成以疏水POSS为核、亲水PEA链为壳的球形胶束.利用扫面电子显微镜(SEM)、能量分散型X射线光谱(EDS)、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小角 X 射线散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组装体的形貌与结构性能.结果表明,POSS基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可组装成粒径约1.14 μm的球形胶束,且POSS结构中的π-π堆叠作用使得球形胶束具有较为稳定结构,熔点提高.

    笼型倍半硅氧烷聚醚胺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自组装球形胶束

    矿用聚合物材料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黄雨华刘欢丁钰欣张小杰...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合物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矿山采矿的生产中.如何解决由于聚合物的不阻燃,导致矿山生产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是目前矿用聚合物材料的研究重点.本文根据近年来矿山安全生产中聚合物材料的应用情况,简单介绍了阻燃机理及常用的表征测试方法,详细综述了相关聚合物材料阻燃改性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阻燃改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矿山安全聚合物消防预防阻燃膨胀石墨

    硼酸锌对腐植酸基膨胀型防火涂层阻燃性能的影响

    李同兵邵文龙肖飞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生物质腐植酸(HA)、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及硼酸锌(ZB),通过复配混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膨胀涂层,并将其应用于钢结构防火处理.经热重分析(TGA)确定了各防火涂层的热稳定性,经锥形量热测试对其阻燃防火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将 2%的 ZB 替代 APP-MEL-HA 膨胀组分的涂层(C4)表现出最佳的防火性能,其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和总热释放(THR)分别为 53.2 kW/m2 和 22.7 MJ/m2,与对照环氧涂层(C1)相比,分别降低了 86%和 61%,残炭量达到 30.3%.通过对锥形量热残炭、SEM图像及拉曼结果分析揭示了其作用机制.APP、MEL、HA和ZB的组合促进了钢板表面形成连续且致密的墨化膨胀炭层,有效阻止了热量的传递,从而提高了膨胀型涂层的阻燃性能.

    生物质腐殖酸膨胀阻燃硼酸锌防火涂层

    孕烯醇酮D环结构修饰的合成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董远马养民马思悦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单介绍了甾体的结构以及在医药方面的广泛应用;阐述了 16-脱氢孕烯醇酮醋酸酯(16-DPA)作为合成甾体药物的关键中间体在甾体合成中占有重要地位;随后详细综述了以不同基团修饰 16-DPA的D环得到甾体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中包括N杂环(噁唑环、吡唑环、嘧啶环、咪唑环)、O杂环、碳环等修饰;以及其显示的抗肿瘤抗炎等生物活性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16-DPA孕烯醇酮位点修饰甾体抗肿瘤活性

    二水磷酸铁间歇及连续结晶过程研究

    李立平黄铿齐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了控制结晶合成FePO4·2H2O的工作,重点研究了全间歇、半间歇、半连续、全连续结晶四种结晶方式对产品Fe/P、粒度和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全间歇或半间歇结晶得到亚稳态晶型FePO4·2H2O,属单斜晶系,产品的Fe/P存在批次间差异性,而粒度和形貌基本稳定.另外,半连续或全连续结晶过程存在转晶现象,最终得到热力学稳定构型FePO4·2H2O,属正交晶系,批次间产品Fe/P、粒度和形貌具有一致性.

    结晶方式FePO4·2H2OFe/P粒度形貌

    用于肼检测的新型芘基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与性能

    孙萌马杰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 1-芘甲醛优良的荧光性质,将其作为母体进行基团修饰,经过 1H-NMR和HRMS对结构进行表征,证实成功构建了肼荧光分子探针PMIDO.在DMSO-H2O体系中,PMIDO只能显示弱的荧光;在加入肼后,在含水量 70%的条件下,显示出强的蓝色荧光,呈现出开灯型的荧光探针特征,检出限可达 1.41×10-7 mol/L.同时,该探针对肼的检测呈现出高选择性和稳定抗干扰性,适用于 5~10 的pH范围,并在 30 s内完成响应.进一步阐述了其荧光检测机制,即与肼反应后生成腙,为反应型肼的荧光检测提供有益参考.

    荧光分子探针1-芘甲醛反应型探针

    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酯化物的制备与应用

    刘继强胡豪豪张春李贵东...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多种低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催化剂,制备了适用于抗蚀抗电镀油墨领域的低成本酯化树脂(SMAH).探究了不同溶剂、不同单体配比和不同温度条件对SMA分子量的影响.通过分子量测试表明,SMA的分子量受体系溶剂种类、单体配比和反应温度的影响,并且制备的树脂的最低分子量可达 6000 g/mol以下.随后,对应用在油墨中自合成SMAH树脂的各项性能测试表明,阻焊油墨SMAH-3 树脂的显影性、附着力和耐热性指标均正常,且其反射率和耐黄变性分别为86.5 和0.36.因此,SMAH-3 树脂可用于制备阻焊油墨.

    苯乙烯马来酸酐阻焊油墨分子量溶液聚合

    氮掺杂碳层对铜碳纳米管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影响及机制初探

    董逸豪罗杰李雷门传玲...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碳纳米管纤维(CNTF)、盐酸多巴胺、五水硫酸铜作为原料,通过浸泡、热处理和电化学沉积等连续工艺合成了高导电性铜-碳纳米管纤维复合材料(Cu@NC@CNTF).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纤维表面进行形貌表征,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小角X射线散射站对氮掺杂的碳纳米管纤维(NC@CNTF)表面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氮掺杂碳层的界面改性高效调节了CNTF表面浸润性,导致CNTF和Cu之间强的耦合作用;通过界面优化和调控电流密度大小,实现了 Cu@NC@CNTF 复合纤维的可控制备和性能改善,Cu@NC@CNTF的电导率和比电导率分别达到了3.06×107 S/m和7571.48 S·m2/kg;这种超亲水的Cu@NC@CNTF基复合材料为制造轻质、高导电性的工业级新型供电导线提供了思路.

    碳纳米管纤维铜-碳纳米管复合纤维氮掺杂界面改性电导率

    三维孔道结构的HA@Ag@ZIF-8@BG可降解支架的制备及性能

    付彪朱敏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 3D打印技术制备了生物活性玻璃(BG)支架,并通过 1150℃烧结得到了纯BG支架.以金属有机框架(ZIF-8)、硝酸银、透明质酸(HA)为原料,采用原位生长和双溶剂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不同组分的HA@Ag@ZIF-8@BG支架.利用Zeta、BET、XRD、FT-IR和SEM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了各组分支架的孔隙率、抗压强度以及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原位生长未改变BG支架的原有三维孔道结构和孔隙率;支架的抗压强度仍处于人体松质骨力学强度范围;由于ZIF-8、Ag+和HA的加入减缓了支架在 14 天内的降解,降解率维持在较低的 8.5%左右,细胞生存的弱碱性环境未受影响,可促进细胞和新骨组织的生长.

    支架3D打印原位生长骨组织生物活性玻璃

    乙腈与吡咯苯胺构筑喹喔啉的[5+1]环化反应

    万佳李珍珍刘珊珊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了一种乙腈参与的[5+1]环化反应合成喹喔啉衍生物,该方法以吡咯苯胺为底物,乙腈既为溶剂,又可以作为反应试剂参与反应,在无外加金属催化剂的条件下,实现[5+1]环化高效构建吡咯并[1,2-a]喹喔啉分子.经过一系列条件筛选之后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对甲基苯磺酸一水合物(3 eq)为催化剂,H2O(5 eq),乙腈为溶剂(0.5 mL),于 140℃条件下反应 14 小时,产率最高达到 85%.除吡咯苯胺外,还成功兼容了一系列不同的导向基团,该反应可应用于较多的底物范围.

    喹喔啉骨架乙腈吡咯苯胺酸催化[5+1]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