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农业科学

刘作易

月刊

1001-3601

gznk@263.net

0851-3760719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

贵州农业科学/Journal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涵盖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树蔬菜,园林花卉,畜牧兽医,农业生态,农业资源,农业经济等专业学科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蓝型高油分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187的选育与应用

    晏伟杨德政秦信蓉程尚明...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培育高产、高油及耐密植油菜新品种,为高油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的应用提供种质选择.[方法]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利用隐性核不育两系D418AB作母本,以恢复系YD84R作父本,于 2023年育成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 187(农业农村部登记编号:GPD油菜[2023]520162).[结果]宝油187在长江上游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07.7 kg/667m2,比对照(蓉油18)增产4.09%;平均产油量104.6 kg/667m2,比对照增产 22.18%;平均生育期 215 d.在长江中游区域试验中宝油 187平均产量 210.3 kg/667m2,比对照(华油杂 50)增产 7.32%;平均产油量 107.6 kg/667m2,比对照增产 10.29%;平均生育期 215 d.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宝油 187芥酸为 0.05%,硫甙为 20.45 μmol/g饼,含油量为 51.94%.[结论]宝油 187中抗菌核病,丰产性好,耐密植,高油分,适宜在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冬油菜区推广应用.

    甘蓝型油菜宝油187高油分新品种隐性核不育芥酸硫甙

    魔芋-荞麦套种对田间杂草群落的影响

    丁海兵姚明勇魏茹蕙罗林丽...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魔芋-荞麦套种对田间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为田间杂草的生态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麻乍镇魔芋种植基地以魔芋净作处理为对照,设置魔芋-荞麦套种处理,检测魔芋套种荞麦后田间杂草的种类、数量、鲜重和盖度等指标,分析魔芋-荞麦套种对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对杂草的抑制效果.[结果]魔芋-荞麦套种处理的田间杂草有 9科 12种,其中,菊科 3种、禾本科 2种,藜科、鸭跖草科、玄参科、天南星科、酢浆草科、茜草科、石竹科各 1种.与魔芋净作比较,魔芋-荞麦套种处理的田间杂草减少 5科 11种,田间杂草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降低 0.6028、0.3963和 0.0753.魔芋-荞麦套种处理田间蒲公英、野茼蒿、马唐等重要值相对魔芋净作有所下降,牛筋草、鸭跖草等杂草重要值上升.魔芋-荞麦套种处理的杂草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 83.35%和86.44%.[结论]魔芋套种荞麦可改变田间杂草群落结构,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发生.

    魔芋荞麦套种杂草群落特征抑制效果

    烟秆生物质炭对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影响

    杨智超王鑫岚王戈王娜...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烟秆生物质炭对植烟土壤理化特性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为烟秆生物炭的科学运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以不施用烟秆生物质炭的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常规施肥添加生物质炭处理,在移栽 30d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根际土壤细菌 16S rDNA序列,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结果]添加生物质炭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显著提升土壤有效磷、有机质、速效钾和水解性氮含量;能提高土壤酶活性,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土壤变形菌门、鞘氨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细菌群落贡献度较大.FAPROTAX功能预测表明,烟秆生物质炭施用后土壤细菌光合自养生物相对丰度增加.[结论]生物质炭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与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对调节植烟土壤微生物环境和改善土壤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生物质炭烟草烟秆微生物酶活性群落结构生长环境

    化肥减量配施园林废弃物堆肥对辣椒产质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黄秋月何建清徐东潘长漭...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化肥减量配施园林废弃物堆肥对辣椒产质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辣椒高效栽培及园林废弃物资源化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辣椒品种牛角椒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园林废弃物堆肥(GWC)、常规施肥基础上减施化肥[减施 10%(A1)、30%(A2)、50%(A3)]及减施化肥基础上增施园林废弃物堆肥[减施化肥 10%增施堆肥 10%(B1)、减施化肥 30%增施堆肥 20%(B2)、减施化肥 50%增施堆肥 30%(B3)]对辣椒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辣椒成熟期株高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以CF最高(64.34 cm),CK最低(25.04 cm),其中,B2、B3 与CF差异不显著,且显著高于CK.辣椒产量以B3 最高(101.18 g/株),CK最低(52.30 g/株),其中,B2 与B3 差异不显著,分别较CK、CF、GWC显著提高 140.22%和 138.58%、20.23%和 25.65%、44.91%和 51.45%.减施化肥基础上增施园林废弃物堆肥处理可不同程度增加辣椒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减少硝酸盐含量(除B3 外);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除碱解氮和速效钾外,其他土壤肥力指标均以B3 最高;除全钾外,B3 显著高于CF和GWC;除脲酶外,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均以B3 最高,且显著高于 CK、CF和 GWC.辣椒营养品质的综合得分以 A1 最高(1.21分),B2 其次(1.08分),CK最低(-1.69分).[结论]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同时配施园林废弃物堆肥可有效促进辣椒生长,提高产质量,改善土壤肥力,以减施化肥30%增施堆肥20%效果最佳.

    化肥减量园林废弃物堆肥辣椒产量品质土壤肥力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夏成明吕铎邓喜明冯涛...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最小数据集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评价,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肃省金塔县 5个乡镇(东坝、古城、航天、西坝和中东)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pH、碱解氮、耕层含盐量和容重;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Norm值计算的方法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并构建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定量评价其土壤质量.[结果]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pH、耕层含盐量和土壤容重.构建的MDS包括有机质、全氮、速效磷指标;全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TDS-Soil quality index,TDS-SQI)和(MDS-SQI)在各乡镇均表现为建设后>建设前,且两种评价体系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2=0.839,P<0.05).[结论]采用最小数据集评价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土壤质量有较好的代表性和适合性,应用最小数据集评价高标准农田土壤质量是可行的.

    高标准农田土壤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指数最小数据集金塔县

    污水不同模式处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普天贇田光亮何腾兵雷昊...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污水不同模式处理还田后土壤相关理化性质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为减少养殖场温室气体排放、养殖污水生态还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 4种室内土柱淋溶模拟污水还田试验(污水不处理直接还田、污水完全厌氧消化后还田、污水不完全厌氧消化还田、污水完全厌氧消化后存储60d还田),分析还田 60d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筛选最优污水处理还田模式.[结果]污水直接还田、污水完全厌氧消化还田和污水完全厌氧消化后存储 60d还田处理 60d后土壤pH明显上升,较对照分别上升 0.82、0.25和 0.05;污水直接还田、污水完全厌氧消化还田、污水不完全厌氧消化还田和污水完全厌氧消化后存储 60d还田处理 60d后土壤有机质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 95.14 g/kg、96.79 g/kg、46.74 g/kg和40.83 g/kg.污水不同模式处理还田60d后土壤全氮(TN)、铵态氮(NO4+-N)和硝态氮(NO3--N)含量较对照均显著提升;土壤温室气体累积排放当量显著高于对照.污水直接还田、污水完全厌氧消化还田、不完全厌氧消化还田和污水完全厌氧消化后存储 60d还田处理 60d后土壤温室气体(CH4、CO2 和N2O)总排放当量分别为 2 372.57 mg CO2e、1 827.42 mg CO2e、2 583.24 mg CO2e和 520.40 mg CO2e.[结论]在确保环境不受污染且对土壤能够输入足够养分的情况下,养殖污水完全厌氧消化后还田的处理模式最优,既能提高土壤pH,土壤排放温室气体当量较少,又能培肥土壤.

    污水处理厌氧消化消化还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温室气体

    花生冠腐病抗病性快速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巩佳莉孙东雷卞能飞王荣琪...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花生冠腐病抗病性快速鉴定方法,为抗冠腐病花生品种筛选、抗病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萌发期花生种作为接种材料,在无菌培养皿中进行接种,设置冠腐病孢子悬浮液不同接种浓度(6×105 个/mL、8×105 个/mL、1×106 个/mL、2×106 个/mL、4×106 个/mL)及时间(3 d、4 d、5 d、6 d、7d)试验,筛选最优接种条件,对徐花甜 30、驻花 18号、周科花 18等 104个花生品种(系)进行冠腐病抗病性鉴定,验证其有效性并进行抗病种质资源筛选.[结果]当冠腐病孢子悬浮液接种浓度为 2×106 个/mL、培养时间为 5d时,各品种(系)间感染情况差异明显,能有效鉴定不同品种(系)的抗性差异.利用该方法对 104个花生品种(系)进行冠腐病抗病性鉴定,能有效区分不同品种(系)的抗性差异,并筛选出 12个抗病品种(系)、40个中抗品种(系)、38个感病品种(系)和 14个高感品种(系).[结论]在萌发期建立的花生冠腐病抗病性快速鉴定方法能够快速有效鉴定不同花生品种(系)对冠腐病的抗性水平.

    花生冠腐病抗病性快速鉴定抗病育种

    活蛹缫丝对家蚕综合经济性状的影响

    胡春梅张智勇粟思源刘俊凤...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活蛹缫丝对家蚕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健康性、茧丝质量、品种特性等综合经济性状的影响,为家蚕新材料的创制、筛选和固定以及突破性新蚕品种的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2022年,以亲本造A和兰B为试验材料,连续 4代对亲本进行活蛹缫丝试验并进行继代保育,同时随代制备杂交组合,以未进行活蛹缫丝的亲本和杂交组合为对照,调查龄期经过、四龄病小蚕数量、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观测茧形情况并分粒计数、缫丝茧个体重量和范围、切断、纇节、丝长、丝干重,调查母蛾产卵量、不良卵粒数及孵化情况.[结果]活蛹缫丝亲本(造A和兰B)饲育成绩中结茧率、虫蛹率和全茧量 3项指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部分指标的提升与饲育季节相关.亲本的纇节与切断次数随活蛹缫丝不断深入而逐代明显减少,茧丝长度明显增长.活蛹缫丝导致亲本的产卵量减少,产附变差.产卵量变化在亲本间及亲本与对照间差异均显著(P<0.05).杂交组合(造A×兰B)饲育指标中发育经过(五龄和全龄经过)、普茧率和结茧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健蛹率较对照有一定增加,万头蚕产茧量较对照有不同程度减少;全茧量和茧层率因季节呈动态变化,总平均与对照基本持平;万头蚕产茧量和虫蛹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杂交组合缫丝成绩中清洁和净度与对照无差别,上车茧率和解舒率随活蛹缫丝不断深入而逐代提高,茧丝长、茧丝纤度和万米吊糙呈动态变化,总平均与对照基本持平;茧丝长和解舒率 2项指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活蛹缫丝处理亲本(造A和兰B)的纇节与切断次数随缫丝不断深入而逐代明显减少,茧丝长明显增长,普茧率和茧层率与对照基本持平.亲本结茧率和健蛹率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茧率造A和兰B春季分别提升 3.69%和 3.76%,秋季分别提升 8.13%和 1.70%;健蛹率造A和兰B春季分别提升 4.55%和 6.19%,秋季分别提升 8.23%和 0.98%.亲本经活蛹缫丝的杂交组合(造A×兰B)的普茧率、健蛹率、茧质成绩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春季的普茧率、健蛹率、解舒率和丝长分别较对照提高3.73%、0.84%、3.00%和 4.34%;秋季的普茧率与对照基本持平,而健蛹率、解舒率和丝长分别较对照提高0.67%、3.90%和1.62%.

    家蚕活蛹缫丝结茧率健康性茧丝品种品种特性综合经济性状

    50种石斛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江荣慧田凡王莲辉罗在柒...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外引种石斛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揭示不同种质间的亲缘关系,为促进石斛种质的有效利用及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杯鞘石斛、金钗石斛、檀香石斛等 50种石斛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9条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12个等位基因,其中,多态性位点102个,多态性比率为93.09%.检测的位点数为9~14,平均为12.44;50种石斛属植物的遗传相似系数为 0.15~0.95.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相关系数 0.70处,可将石斛材料分为 12个大组.PCR扩增显示,引物UBC808可将 50种石斛完全区分开,基于其扩增的 14个清晰的多态性条带构建50种石斛的DNA指纹图谱.[结论]50种石斛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石斛ISSR遗传多样性多态性DNA指纹图谱

    猕猴桃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朱存洲韩威陈维榕邹玮...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环境因子对猕猴桃树液流特征的影响,为科学制定猕猴桃树灌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 2023年生长季(4-9月)的 6年生猕猴桃树为试材,采用热扩散法对猕猴桃植株液流进行 1个生长季的连续测量,结合气象及土壤数据分析环境因素(气温、降水、辐射、蒸汽压亏缺、土壤湿度和温度等)与猕猴桃植株液流的关系.[结果]生长季猕猴桃树干平均液流速率为 43.607~355.775 g/h,液流日累积量7月>6月>8月>9月>5月>4月.不同月份猕猴桃树液流特征存在相似性,0:00-24:00呈低-高-低变化趋势.不同天气条件下小时尺度果树液流速率规律相同,但树干液流速率峰值存在差异,表现为晴天>阴天>雨天,且晴天、阴天和雨天条件下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净辐射强度(Rn)、水汽压亏缺(VPD)、20 cm土壤温度(T)均呈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H)均呈负相关关系.晴天、阴天、雨天树干液流速率与4个环境因子的多元回归拟合方程分别为 F=4 894.222+8.078e-5Rn+284.579VPD-256.581T+10.019H(R2=0.866)、F=-5 220.102+3.410e-5Rn+288.798VPD+181.098T+9.861H(R2=0.855)、F=-2 345.668+9.976e-6 Rn-4.915VPD+103.162T-0.482H(R2=0.568).[结论]猕猴桃树耗水量在不同月份、不同天气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异,7月、8月晴天猕猴桃树干日蒸腾量最大,可适当蓄水、增加灌溉.

    猕猴桃液流速率太阳净辐射强度水汽压亏缺土壤温度空气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