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食品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食品科技
华南理工大学
现代食品科技

华南理工大学

李琳

月刊

1673-9078

xdspkj9@qq.com

020-87112373

510640

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13号楼

现代食品科技/Journal Moder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现代食品科技》是由国家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全国知名的食品科技类期刊,具体事务依托建有国家和广东省重点学科的轻工与食品学院运行,1985创刊,月刊。主编为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琳教授,副主编为轻工与食品学院院长于淑娟教授和副院长吴晖教授(兼任常务副主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麦角甾醇酯的酶促合成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

    何文森李洁李志烁赵丽颖...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了麦角留醇亚油酸酯(简称麦角留醇酯)的酶促合成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将30只雄性昆明小鼠分为四组:空白组(n=6)、高脂组(n=8)、麦角甾醇组(n=8)和麦角甾醇亚油酸酯组(n=8),持续喂养6周.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计算LDL-C/HDL-C比值,检测肝脏和粪便脂质水平,并分析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结果显示,以Candida sp.99-125脂肪酶为催化剂可以成功合成麦角甾醇亚油酸酯.麦角甾醇酯使得肝脏总脂肪酸含量降低35.3%(P<0.05),可以有效预防高脂膳食诱导肝脏脂肪变性,并导致粪便总脂肪酸水平增加74.8%(P<0.05).同时,麦角甾醇酯降低了血浆LDL-C水平和LDL-C/HDL-C比值分别为24.3%(P<0.05)和36.5%(P<0.05),引起血浆HDL-C水平提高52.0%(P<0.05).以上结果表明,麦角甾醇酯能够有效预防高脂膳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该文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提供了 一种新的干预策略.

    麦角甾醇亚油酸脂肪酶麦角甾醇亚油酸酯非酒精性脂肪肝

    沙棘叶多糖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

    刘松赵燕李宗树魏海峰...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研究沙棘叶多糖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设置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高剂量沙棘叶多糖组(100、200 mg/kg)及尼莫地平组(6.25 mg/kg),干预治疗28 d后检测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沙棘叶多糖组逃避潜伏期降低了 24.35%、32.90%(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了 24.35%、51.30%(P<0.01),平台穿越次数提升了 29.33%、60.58%(P<0.01),且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减轻;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及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减少(P<0.01),Bcl-2 mRNA表达增加(P<0.05,P<0.01);海马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丙二醛(MDA)含量降低(P<0.01).以上结果表明,沙棘叶多糖可以通过抗凋亡及抑制氧化应激发挥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作用,提示其在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沙棘叶多糖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能力凋亡氧化应激

    车前草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东海杨娟王瑜张朝举...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实验研究了车前草提取物(Plantain Extract,PE)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通过灌胃体积分数52%的食用酒精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总谷胱甘肽(Total Glutathione,T-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并对小鼠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给药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下降(P<0.01),给药组最大降幅为20.18%,高剂量组血清中ALT、AST和TG水平显著降低27.29%、36.03%、45.69%,肝组织中CAT和SOD活性、T-GSH含量均显著增加16.36%、18.42%、28.66%及MDA含量显著降低36.89%,且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给药组小鼠肝损伤程度均有显著改善.由此可见,PE对急性酒精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车前草提取物急性酒精肝损伤保护作用抗氧化病理切片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小鼠肠道的益生作用

    汪小东刘铭洋翟纯毅唐宏伟...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探讨了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对小鼠肠道的益生作用.将48只BALB/c小鼠适应性喂养7d后,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XLTG11低剂量组、XLTG11中剂量组和XLTG11高剂量组.其中受试组每只分别灌胃1.6×106、1.6×107和1.6x108 CFU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菌粉,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4d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肠道菌群、组织病理、肠道屏障、肠道通透性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加14.51%,小鼠肠道的菌群丰度和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小鼠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分别增加29.32%和33.88%,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下降24.49%,并且低、中、高剂量组紧密连接蛋白和黏蛋白的表达量增加,小鼠血清中LPS和D-乳酸含量下降,表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可以增强肠道屏障功能,降低肠道通透性.此外,小鼠盲肠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分别升高13.66%、43.04%、48.58%.综上,该研究表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能够对小鼠肠道产生健康益处,并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和改善作用.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XLTG11肠道菌群组织病理肠道屏障短链脂肪酸

    复配灵芝多糖与牛乳酪蛋白水解物对巨噬细胞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曾志安曾小玲朱秋轶潘丽娜...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基于牛乳酪蛋白水解物和灵芝多糖的免疫调节功效,探究其复配物对巨噬细胞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潜在协同效应.利用低中高剂量(100、200、500 μg/mL)复配物样品及其单组分(200 μg/mL)样品,测定巨噬细胞增殖能力、吞噬能力、分泌NO、IL-6、TNF-α的能力,测定小鼠免疫脏器指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和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中高低剂量复配物、灵芝多糖和牛乳酪蛋白水解物均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116.78%、133.47%、137.73%、131.07%、124.63%)、NO 释放量(22.19、27.77、29.49、28.82、26.17μm)、IL-6 释放量(0.317、0.323、0.293、0.309、0.297 μg/mL)、TNF-α 释放量(0.42、0.50、0.54、0.52、0.47 μg/mL)(P<0.05).复配物低中高剂量均能增加小鼠足趾厚度差(0.305、0.354、0.429 mm)、提高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25.30%、34.20%、36.13%)、NK细胞活性(0.36、0.53、0.74)(P<0.05).研究结果表明,复配物能促进巨噬细胞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并且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灵芝多糖牛乳酪蛋白水解物免疫调节

    鸡胚外泌体对小鼠延缓衰老的作用

    李莉赵莎莎王小强戴晓宇...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鸡胚外泌体对小鼠延缓衰老的作用.超高速离心法制备鸡胚外泌体并鉴定;通过体外造血集落形成实验证明其促进造血的能力;用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制作小鼠衰老模型,灌胃不同浓度鸡胚外泌体,检测行为学、血清学指标和肝肾病理等.集落实验显示鸡胚外泌体组的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urst Forming Unit-Erythroid,BFU-E)集落体积更大,低、中、高剂量组的集落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 63.90%、59.47%、68.82%(P<0.01).与衰老组相比,鸡胚外泌体高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原站台象限停留时间占比、四肢抓力分别升高了71.12%、54.46%(P<0.05)和21.21%(P<0.01),而疲劳仪掉落次数则减少了 64.89%(P<0.05).抗氧化相关指标中,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分别比衰老组升高了60.41%和 396.72%(P<0.01),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降低了 27.88%(P<0.05).病理组织分析显示,鸡胚外泌体低、高剂量组均可有效缓解由D-gal致衰引起的小鼠肝肾损伤.综上,鸡胚外泌体可显著促进造血、改善衰老鼠的脑功能和肌肉力量,减少体内炎症并提高机体抗疲劳及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肾等大脏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发挥显著的延缓衰老功能.该文为开发具有延缓衰老功能的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抗衰老造血鸡胚外泌体空间学习与记忆肌力

    朝鲜蓟护肝组方的抗氧化活性及肝保护作用分析

    虞世帅郝怡宁彭勃曲丽萍...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朝鲜蓟和3种药食同源中草药枳椇子、葛根和姜黄联用下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及其对斑马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护肝组方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80.18 μg/mL和256.15 μg/mL.体外抗炎实验研究表明,质量浓度为120 μg/mL的护肝组方显著抑制了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和NO的分泌(P<0.05),抑制率分别为48.12%、31.77%和27.38%.对乙酰氨基酚(APAP)致斑马鱼肝损伤研究表明,高剂量组(62.5 μg/mL)中斑马鱼肝脏面积增加了 30.07%,肝脏明亮度增加了 12.48%,卵黄囊面积降低了 56.16%,差异均显著(P<0.001).低、中、高剂量组(15.6、31.25及62.5 μg/mL)均显著改善肝细胞变性和细胞坏死并降低组织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该研究表明,朝鲜蓟护肝组方具有明确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对APAP所致斑马鱼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朝鲜蓟枳椇子葛根姜黄抗氧化护肝抗炎

    黑曲霉转化橙皮苷制备橙皮素的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陈玉婷刘昊澄徐玉娟吴继军...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采用微生物转化法,以橙皮苷为底物,利用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 CP-2)进行定向生物转化制备橙皮素,通过对黑曲霉菌种接种量、pH值、底物浓度、反应温度以及恒温摇床转速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选择接种量、pH值、底物浓度三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以探究出最适转化条件.结果表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Aspergillus niger CP-2生物转化的产物鉴定,确定为橙皮素,最终确定的最佳工艺为:黑曲霉接种量为10%、pH值为7.5、橙皮苷底物浓度为1.0 mmol/L、反应温度为37 ℃、恒温摇床转速为200 r/min.在此反应体系下反应24h后,得到的橙皮素产率为63.90%;此外,转化产物橙皮素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对H2O2损伤HCK-8细胞的保护能力均高于转化底物橙皮苷,因此,黑曲霉的生物转化技术可为柑橘属副产物活性物质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黑曲霉橙皮素橙皮苷抗氧化活性

    蓝靛果果酒降酸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特性

    包怡红梁爽骆嘉原
    7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从蓝莓、西梅、葡萄及蓝靛果中分离具有降酸作用的酵母菌.以菌株耐酸、降酸性能进行初筛,分析菌株发酵特性及耐受性,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性评价,得到性能最优酵母菌.接种于蓝靛果汁中发酵,与市售安琪酿酒酵母SY、RW、BV818发酵蓝靛果果酒比较.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32株酵母菌,筛选出耐酸菌株17株,其中5株对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均具有较高降解率,16株产乙醇,9株高产酯,7株高产β-葡萄糖苷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D3与LD4的综合性能最好,经26S rDNA测定显示两株酵母菌均为季也蒙迈耶氏酵母(Meyerozvma guilliermondii).该菌株对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降酸率分别为97.82%、78.26%、32.90%,耐受葡萄糖、SO2质量浓度分别为300 g/L、700 mg/L,耐受酒精体积分数为8%.与三株市售酵母菌发酵蓝靛果果酒相比,季也蒙迈耶氏酵母果酒的总酸含量(21.46 g/L)、挥发酸含量(0.15 g/L)均为最低,感官评分最高,可用于蓝靛果果酒发酵.这为蓝靛果等含酸量高的浆果类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蓝靛果酵母菌有机酸耐受性发酵特性

    耐高温半乳糖地质杆菌BWTGW1-1液体发酵工艺优化及中试生产

    谢小林陈猛李燕旋周莲...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半乳糖地质杆菌(Geobacillus galactosidasius)是畜禽养殖废弃物堆肥发酵过程中常见的菌株类群,在好氧堆肥发酵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获得菌株BWTGW1-1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并建立其规模化生产工艺,该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菌株BWTGW1-1液体发酵培养的组成、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BWTGW1-1液体发酵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和条件为:甘露醇2.50 g/L、酵母膏8 g/L、大豆蛋白胨5 g/L、氯化钠1.50%,培养温度60 ℃、pH值6.00、液体接种量为0.50%,在此条件下菌株BWTGW1-1液体菌剂OD600值可达1.423 7.在此基础上,基于5 t液体发酵罐体系,建立菌株BWTGW1-1规模化液体发酵工艺,并通过2个批次规模化生产进行验证,获得将近5.50 t菌株BWTGW1-1液体菌剂产品,菌剂有效活菌数能达到7.25x 108 CFU/mL,喷雾干燥原粉有效活菌数达到1.12x1010 CFU/g,杂菌率极低(<0.01%),研究表明菌株BWTGW1-1的最优中试生产发酵条件为,甘露醇 2.50 g/L、酵母膏 8 g/L、大豆蛋白胨 5 g/L、NaCl 1.50 wt.%、pH 值 6.00、温度 60 ℃,发酵 0~12 h 转速 150 r/min,12~24 h转速250 r/min,通气量20 m3/h,发酵时长24 h.

    半乳糖地质杆菌耐高温液体发酵条件响应面优化中试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