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南医学
海南医学

云露(兼)

半月刊

1003-6350

hnyx@vip.163.com

0898-65381895;65392410

570203

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69号艺苑大厦702房

海南医学/Journal Hainan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9年创刊,至今已17年。创刊以来,坚持明确的办刊宗旨,即传播医学信息,交流学术思想,探讨医学上的新理论、新方法、介绍防治工作中的经验,以临床普及为主,提高为辅,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海外,为发展我国医学事业,保护人民健康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心理痛苦轨迹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徐伟李君刘婧茹卢鑫...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心理痛苦轨迹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13例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评估患者心理痛苦水平,观察患者入院当日(T1)、出院当日(T2)、出院后1个月(T3)、出院后3个月(T4)和出院后6个月(T5)五个时间点的心理痛苦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患者在T1~T5任意2个时间点DT评分的相关性.运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CGA)识别不同患者的心理痛苦轨迹.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心理痛苦轨迹变化的因素.结果 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T1~T5时间点的DT评分分别为(4.91±1.11)分、(4.43±1.02)分、(3.68±0.84)分、(3.12±0.62)分、(2.51±0.48)分,持续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任意两个时间点的DT评分均呈正相关(r>0,P<0.05).经过计算识别出3条心理痛苦变化轨迹,即持续高痛苦组8例、心理痛苦降低组32例和持续低痛苦组7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心理痛苦轨迹类别患者的结直肠癌家族史、性格特质、家庭支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结直肠癌家族史、低家庭支持度是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心理痛苦轨迹类别倾向高心理痛苦的危险因素,性格特质为胆汁质及多血质是倾向高心理痛苦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早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痛苦情况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轨迹,大部分患者能较好地适应,无需特别干预.特定的性格特质、低家庭支持度和有家族病史的患者更可能出现较高水平的心理痛苦,临床应予以针对性干预.

    早发性结直肠癌心理痛苦轨迹影响因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性心包积液一例并文献复习

    陈荣宋海英万启军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包积液是尿毒症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通常与尿毒症毒素蓄积、低蛋白血症及心力衰竭相关.在多数情况下,加强透析、调整干体质量和补充白蛋白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轻积液.然而,本文报道了一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反复出现大量血性心包积液,经常规治疗后积液量无明显减少;反复痰培养检出分枝杆菌后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心包积液显著减少.此病例提示,在难治性心包积液中应考虑潜在的结核感染因素.

    血液透析血性心包积液分枝杆菌抗结核治疗

    类鼻疽肺炎及心包炎合并肺结核一例

    张振云黄茂乙杨桦李诗瑶...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鼻疽病(MD)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所致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其累及部位广泛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疾病进展快速,死亡率与复发率极高.本文报道了一例确诊为类鼻疽肺炎及心包炎合并肺结核的61岁男性患者,经亚胺培南、复方磺胺甲恶唑抗感染及器官支持等对症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

    类鼻疽病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肺结核心包炎亚胺培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阶段性目标康复锻炼方案的建立及应用

    田凤娟高金勇郑艳张敏...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阶段性目标康复锻炼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行TKA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阶段性目标康复锻炼方案.两组患者均护理干预至出院,出院随访12周后回院复查.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随访12周后的康复锻炼依从性、恐动症Tampa评分(TSK)、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TSK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周后,两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均升高,TSK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为(55.03±6.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6±5.14)分,TSK评分为(35.88±4.8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31±4.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周后,两组患者HSS评分均升高,WOMAC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患者HSS评分为(78.29±6.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3±5.11)分,WOMAC评分为(40.09±7.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15±5.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周后,两组患者的关节主动活动度、关节被动活动度均升高,且研究组患者关节主动活动度、关节被动活动度分别为(89.95±10.34)°、(115.37±14.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3±8.53)°、(107.52±1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段性目标康复锻炼方案能够提高TKA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降低术后运动恐惧感,改善膝关节功能.

    膝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阶段性目标康复锻炼方案依从性运动恐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流程再造理论指导下责任制护理在甲状腺癌术后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文秀丽赵莉王亚杰王灿...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流程再造理论指导下责任制护理对甲状腺癌术后住院患者舒适感、自我感受负担、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8月至2024年2月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甲状腺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流程再造理论指导下的责任制护理.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进程[恢复进食时间、术后1d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干预前和出院时(干预后)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和颈部活动度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进食时间、术后1d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5.24±1.48)h、(2.84±0.42)分、(4.03±1.29)d,明显短(低)于对照组的(9.53±2.31)h、(3.39±0.66)分、(6.37±1.9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CQ量表中的心理精神、生理、环境、社会文化评分分别为(32.77±4.05)分、(16.22±2.42)分、(23.67±3.68)分、(20.02±2.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53±3.48)分、(13.27±3.10)分、(20.11±2.44)分、(17.39±3.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PBS量表中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评分分别为(6.33±1.10)分、(10.08±1.9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4±1.54)分、(13.69±3.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向健侧屈、向患侧屈、前屈、后伸活动度分别为(73.74±5.19)分、(30.21±3.10)°、(31.28±2.78)°、(35.26±5.23)°、(33.08±5.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59±3.67)分、(27.67±2.68)°、(26.36±4.00)°、(31.07±4.14)°、(28.67±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程再造理论下责任制护理能促进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改善肩颈功能,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升舒适感体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甲状腺癌流程再造理论责任制护理舒适感康复进程自我感受负担

    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中的应用

    陈丽萍樊超段华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及麻醉配合度;比较两组患儿术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30 min(T2)、手术开始60 min(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间点体温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T0、T4时间点血糖(Glu)、皮质醇(Cor)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为(18.93±2.1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1.01±3.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麻醉配合度优良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T1、T2、T3、T4时间点的体温分别为(36.62±0.34)℃、(36.59±0.36)℃、(36.56±0.33)℃、(36.58±0.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3±0.31)℃、(36.30±0.26)℃、(36.23±0.22)℃、(36.17±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T4时间点的Glu、Cor水平分别为(5.41±0.62)mmol/L、(141.83±18.24)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8±0.74)mmol/L、(157.67±19.60)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中应用可提高患儿麻醉配合度、维持术中体温稳定、缓解应激反应.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室护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麻醉配合度低体温应激反应

    个性化营养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

    贾梦兰郭慧兰司安伟李欢欢...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营养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营养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营养指导及健康教育,均干预至患者终止妊娠.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至终止妊娠前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SC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分娩后并发症(如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及阴道感染)发生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如巨大儿、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BG、2 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至终止妊娠前,观察组患者的FBG、2 hPG分别为(5.26±0.54)mmol/L、(6.87±0.54)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8±0.61)mmol/L、(7.40±0.6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DS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至终止妊娠前,观察组患者DSCS量表中的饮食控制、规律锻炼、血糖监测评分分别为(19.52±1.68)分、(10.12±1.55)分、(10.18±1.6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5.74±1.52)分、(8.85±1.49)分、(8.96±1.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而不良新生儿结局总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营养指导及健康教育在GDM患者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可有效控制血糖,提高自我管理行为,减少分娩后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妊娠期糖尿病个性化营养指导健康教育血糖并发症

    Bax/Bcl-2介导胡蜂蛰伤致急性肾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聂小刚骆雯鑫陈荣辉刘杰...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度胡蜂蜇伤常引发急性肾损伤(AKI),且其发生与疾病严重程度、重症监护时间以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这一病理过程的机制通常被认为与蜂毒的毒性作用及其诱导的炎症和免疫反应有关.蜂毒能够直接作用于肾小管,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同时通过介导免疫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肾功能障碍.然而,具体的分子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Bax与Bcl-2的平衡在维持细胞稳态和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既往研究表明,Bax/Bcl-2的过度表达可通过激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通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从而引起AKI的发生.然而,关于Bax/Bcl-2平衡在胡蜂毒引发的AKI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从Bax/Bcl-2介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出发,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综述胡蜂蜇伤后的相关机制,并探讨Bax/Bcl-2在AKI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Bax/Bcl-2胡蜂蜇伤急性肾损伤细胞凋亡发病机制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其诊疗现状

    熊陈卢桂花邵卫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是一种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表现为眩晕、恶心、步态不稳、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甚至威胁生命安全.SIH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是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可见幕上幕下弥漫性硬脑膜增厚、硬膜下积液、脑下移、脑垂体充血等,其复杂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极易造成误诊漏诊,延误治疗,影响患者预后.目前SIH治疗以卧床休息及补液治疗为主,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需行硬脑膜修复治疗.因此,本文针对SIH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现状进行简要综述,以加强临床对SIH诊疗的认识.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症状诊疗现状

    残余胆固醇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丁花瑞张小龙武金娥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糖尿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既往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血脂代谢紊乱被认为是其中公认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大多数血脂管理指南都建议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首要干预靶点.然而,即使经过他汀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仍然面临显著的残余心血管风险.近年来,有关残余胆固醇的研究为解释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见解.因此,阐明残余胆固醇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作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残余风险和预后,并为患者制定更优化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残余胆固醇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