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南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医学院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医学院

刘军保

月刊

1007-1237

hnyxyxb@126.com

0898-66893391

571101

海南省海口市学院路3号

海南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海南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95年,现为月刊,年刊登近600篇省内外医(药)学科研、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医务人员的医学科研论文。近几年发展迅速,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多项奖励,被11个国际检索数据库和12个国际文摘收录,美国《化学文摘》收录中国医学学报频次排名第1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报》影响因子排名第22位,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排名第24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2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调控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

    赵向阳江博文陶滔谈燚...
    561-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影响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方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在体外诱导成M2型巨噬细胞,利用RT-qPCR检测相应标记物和IL-10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0的表达情况。将GBC细胞株NOZ和GBC-SD分组为Control组(无血清培养基)、M2-CM组(M2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M2-CM+anti-IL-10组(含IL-10中和抗体的M2-CM)和M2-CM+IgG组(含IL-10同型对照抗体的M2-CM)。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变化状况,再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结果:M2型巨噬细胞在体外诱导成功;与诱导前的THP-1相比,IL-10在M2型巨噬细胞内和上清液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M2型巨噬细胞可促进GB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能抑制E-cadherin表达和促进Vimentin表达,阻断IL-10可抑制M2型巨噬细胞的这一影响(P<0。05)。结论:M2型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IL-10促进G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

    胆囊癌M2型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0增殖迁移侵袭

    新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不同证型IL-1β、BMP6的差异性分析

    欧阳文柏张道雨薛萌萌刘永丰...
    568-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新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内在关系,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17例,对其中医证型、舌苔、脉象、症状、病程、DAS28疾病活动度及用ELISA法测得的IL-1β、BMP6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中医证型比例为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痰瘀痹阻证>湿热痹阻证>风湿痹阻症>气血两虚证,不同中医证型RA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地区RA患者主要证候特点以关节晨僵、关节痛有定处、关节疼痛喜按、遇寒痛增、阴雨天加重、日轻夜重、关节屈伸不利、腰膝酸软、肢体沉重等症状较为常见,不同证型间的病程、DAS28疾病活动度、C反应蛋白、BMP6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L-6、IL-1β、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其他证型相比,风湿痹阻症的C反应蛋白高于肝肾不足证、寒湿痹阻证的DAS28疾病活动度水平高于肝肾不足证、湿热痹阻证的BMP6水平高于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BMP6水平高于风湿痹阻证。结论:新疆北疆地区的RA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以"寒""湿""虚"为主,证型以寒湿痹阻证最为多见,且疾病活动度较高,湿热痹阻证及痰瘀痹阻证的骨关节异常表现较为突出,BMP6水平相对较高。年龄和性别对RA的发病有影响,病程长短对RA的中医证型分布有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骨形态发生蛋白6

    《海南医学院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海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574页

    高血压与高血压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蛋白质差异表达研究

    马慧敏蔡昕添阿依古再丽·艾合买提朱晴...
    575-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比较高血压伴干燥综合征与不伴干燥综合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蛋白质差异表达,探讨高血压人群中干燥综合症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采集高血压伴干燥综合征患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样本各8例。基于数据非依赖采集质谱技术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检测,随后通过GO和KEGG对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STRINT数据库构建PPI,Cytoscape进行模块化分析和关键蛋白质的选择。结果:本研究发现了35个差异蛋白,GO分析显示,大多数差异蛋白主要位于细胞外区,相关差异表达蛋白在分子功能中主要集中在抗原结合和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相关差异蛋白在补体和凝血级联、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朊病毒疾病中显著富集。通过Cytoscape软件的MCODE插件获得的核心模块中,VWF、A2M和F9在补体和凝血级联中显著富集,且差异表达更显著。结论:本研究发现35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VWF、A2M和F9可能在高血压人群罹患干燥综合征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高血压干燥综合征蛋白质组学

    重症医学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型和同源性分析

    张立荣江滟
    582-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从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变迁情况,掌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耐药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并对部分菌株作同源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从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18~202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变迁情况,以相关性分析(pearson)统计学方法探讨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二者的关系。以四年间重症医学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分离获得的4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采用仪器法对试验菌株作鉴定及药敏,通过PCR技术作耐药基因(mecA、SCCmec、femB)和耐消毒剂基因(qacA/B)检测。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法分析40株试验菌的同源性。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年的平均耐药率显示青霉素耐药率一直高于92%以上。四环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在2019年有所下降后却又再次持续升高。红霉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菌株。相关性分析提示青霉素耐药率与苯唑西林DDDs存在明显正相关(r=0。99,P<0。05),苯唑西林耐药率与红霉素DDDs存在明显负相关等,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与各药物DDD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基因检测发现40株耐MRSA中mecA 检出率为97。5%,SCCmec和femB基因未检出,qacA/B基因检出率为15%。MLST分型结果显示共分为 7个序列型,其中以ST59型占比最高,为优势型别,占比 42。5%,其次为ST45型,占 25%,ST239型、ST28型、ST188型、ST1型和ST630型分别占12。5%、7。5%和5%、5%、2。5%。结论:重症医学科下呼吸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逐年增加,可选择的抗生素有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药物使用频率有一定关系,携带mecA和qacA/B基因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MLST结果表明ICU病房存在科内克隆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耐药性耐药基因同源性

    基于GEPIA数据库分析胃癌和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对预后影响

    张紫涵陈明明刘君桑圣刚...
    591-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GEPIA数据库分析正常胃组织与胃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来获取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差异基因,然后在GEPIA平台上确认筛选出的基因并对其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4 644个,其中排在前 10 位的基因分别为:PRR11、CLDN7、TPX2、GNL3L、SKA3、ADHFE1、MTDH、CEP55、KIF11、KIF20B。其中ADHFE1基因与胃癌患者生存预后呈负相关,CEP55基因与胃癌患者生存预后呈正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存在差异表达基因,其中ADHFE1基因和CEP55基因对胃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推断具有重要价值。

    GEPIA数据库胃癌生存预后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麦门冬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马先于明玥周博文李泽峰...
    597-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并结合实验研究,深入探究麦门冬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国传统医学百科全书ETCM和SwissADME筛选并确定麦门冬汤中的活性成分。接着利用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和Uniport数据库挑选出中药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标。借助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靶点基因。Venn diagrams绘图工具筛选出中药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关系图,并通过CytoNCA插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得到核心靶点蛋白。运用DAVID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博来霉素建立SD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观察大鼠肺组织肉眼标本及病理切片,并对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TGF-β1、α-SMA、IL-4、IFN-γ、LC3-Ⅱ、beclin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得到麦门冬汤治疗IPF的作用靶点402个,其中核心靶点50个,对应5种中药的159种有效成分。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麦门冬汤治疗组可显著下调TGF-β1、α-SMA、IL-4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LC3-Ⅱ、beclin1、IFN-γ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麦门冬汤中关键活性成分可能在细胞自噬、炎症反应、巨噬细胞极化等生物过程方面发挥作用,发挥改善肺纤维化的作用。

    麦门冬汤特发性肺纤维化网络药理学实验验证自噬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黄秋红李佳栩蔡家伟周佳麒...
    607-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收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同时检索临床注册试验和灰色文献。对最终纳入的研究采用Cochranc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与偏倚风险评估,并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最终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RCT文献,共涉及了97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90例,对照组48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干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疗效方面,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3。71,95%CI(2。39,5。75),P<0。000 01];在症状、体征方面,可以缩短咳嗽停止时间[MD=-4。73,95%CI(-5。63,-3。83),P<0。000 01]、喘息停止时间[MD=-3。78,95%CI(-4。30,-3。27),P<0。000 01]、肺部啰音消失时间[MD=-4。15,95%CI(-4。82,-3。73),P<0。000 01];在肺功能方面,能改善FEV1[MD=0。33,95%CI(0。25,0。40),P<0。000 01],改善FEV1/FCV[MD=16。21,95%CI(1。48,30。94),P=0。03];在炎症因子方面,能降低WBC[MD=-3。02,95%CI(-3。55,-2。50),P<0。000 01]、CRP[MD=-15。79,95%CI(-20。53,-11。04),P<0。000 01]、TNF-α[MD=-8。96,95%CI(-13。45,-4。46),P<0。000 01]。纳入的文献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干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但是纳入文献的方法质量学总体不高,纳入文献的数量较少,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支持。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慢性支气管炎系统评价Meta分析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杨泽华丁毅鹏
    617-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的多基因疾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目前缺乏可靠的慢阻肺病的早期诊断方法,不能及时对早期慢阻肺病患者进行有效干预,无法阻止疾病的进展,导致其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高,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随着人类细胞图谱计划的启动和测序技术的发展,单细胞测序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它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进行测序分析的一项新技术,够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结构和表达,发现细胞间的异质性和稀有细胞等。为研究新技术以助于深入研究慢阻肺病的发病机制、发现早期诊断方法及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单细胞测序技术及其在慢阻肺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单细胞测序技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应用

    黎药天然产物调控AMPK抗MAFLD作用的研究进展

    陈咪咪卢文蕾于晏苏周媛媛...
    623-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世界成人发病率高达25%,在我国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慢性肝病之首。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体内重要的糖脂代谢调控关键酶,激活AMPK被认为能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减轻氧化应激、抗炎、调节自噬及保护线粒体等功能发挥治疗MAFLD作用。黎药是我国中药药用资源的重要宝库,黎药天然产物被广泛发现具有激活AMPK的作用,且表现出显著的改善MAFLD效果。本文将归纳总结黎药及黎药天然产物改善MAFLD的作用和激活AMPK的关联机制,以期为黎药及黎药天然产物药物的挖掘与开发提供思路和参考,助力黎药现代化产业发展。

    黎药黎药天然产物AMPKMAF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