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汉语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汉语学报
汉语学报

邢福义

季刊

1672-9501

hanyuxuebao@yahoo.com.cn

027-67868615

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汉语学报/Journal Chinese Linguistics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以汉语为研究对象,致力于事实的发掘和规律的揭示,致力于理论的探讨和方法的探索;促进汉语的母语教学和对外教学,积极推进语言信息处理和语文现代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论感走向理论建构

    施春宏袁毓林
    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感是一个既区别于语感又区别于理论,同时又与两者紧密关联的概念,指的是对语言现象背后的条件、理据和规则、规律的直觉判断或感受,简言之就是对语言交际中蕴涵的某种理论因素的直觉感知.论感具有直觉启发性、现象依存性、弱论证性等前理论性特征,是现象到理论的中介.以此为基础,本文从观点、观念、方法等方面概括了论感的基本类型和层次.论感的生发过程由潜而显,可以从本体论、方法论、体系架构、基本目标等多个角度来审视从论感走向理论建构的基本路径.论感现象在各个研究领域都有普遍性,研究者应该努力培养高层次论感,提升理论创新能力.

    论感语感理论前理论中介性

    也谈语境吸收

    吴福祥
    1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境吸收作为语义演变的一种机制,近些年来在汉语研究文献中被反复提及.本文认为,语境吸收本质上是一种高度受限、较为特殊的语义演变现象,在汉语中真正合格的例证也非常少见.惟其如此,语境吸收只可能是语义演变的一种途径或结果,不可能是语义演变的机制.此外,本文主张,跟其他语义演变过程一样,语境吸收也涉及语用推理(共时)和语义化等过程.

    语境吸收语用推理语义化语义演变

    "行为本位"与口语语法研究

    姚双云
    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为是举动与活动的连接点,行为实施是口语交际的基本目的.鉴于行为在口语互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口语语法研究宜秉持"行为本位"观,将行为作为语言功能描写的观测点.基于该研究理念,本文构建了一个行为体系,将其分为评价、传情、际构、问答、求予、协商、讲述、推理等八大基本类型,并进行二级、三级、四级分类.在"行为本位"观下开展口语语法研究可重点关注三种范式:行为的资源形式与位置分布、行为的类型归属与解构分析、行为的包装设计与动态征用.

    社会行为口语语法行为本位行为体系

    藏缅语疑问语气助词的类型学特征——兼与汉语比较

    戴庆厦吕羿蒙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语言类型学和描写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考察、比较50多种藏缅语族语言及方言疑问语气助词的基础上,指出藏缅语有疑问语气助词发达型、次发达型和不发达型三种类型;部分疑问语气助词存在多功能性,即除了表示疑问语气外,还能表达人称、数、方向等意义;不同语言间的疑问语气助词同源词较少、只有部分存在同源关系,而且分布不平衡.藏缅语与汉语是有同源关系的亲属语言,二者有相同点,也有差异.通过比较发现,藏缅语、汉语分析性语言类型的共性决定了疑问语气助词的基本特点相似,但分析性强弱不同又导致了疑问语气助词的丰富程度存在差异.汉语虽在上古阶段就出现了疑问语气助词,但应当是在与藏缅语分化后产生的.

    疑问语气助词藏缅语汉语

    汉语虚词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征稿通知

    汉语虚词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组
    55页

    罗城仫佬语、土拐话kh?η1的多功能性及其演变

    洪波覃兰惠
    5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罗城仫佬语、土拐话共享一个多功能语素khɔη1,其词汇来源是汉语的"空".khɔη1不仅存在于罗城仫佬语和土拐话当中,也广泛存在于广西境内的民族语言以及毗邻的越芒语族语言当中.本文详细刻画罗城仫佬语和土拐话khɔη1的各种虚化功能,在此基础上构拟仫佬语khɔη1的两条演变路径,即(一)平行于汉语"否则"类连词的演变路径:khɔη1否定>khɔη1否定假设>khɔη1选择>khɔη1建议、请求,khɔη1否定假设>khɔη1醒悟;(二)khɔη1否定>khɔη1语气词.土拐话 khɔη1 的连词用法是复制仫佬语khɔη1的连词功能而来的.

    仫佬语拐话khɔη1演变来源

    百年来江苏方言的语音演变

    顾黔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间,江苏各市县方言发生了或快或慢、或系统或零星的变化.交界地带方言由于长期频繁的接触,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竞争和叠置.本文从古知庄章与精见组声母的分合、古全浊声母的演变、古蟹止臻摄合口端知系介音的有无、古咸山摄舒声韵母格局的简化、入声的舒化等五个方面,考察江苏方言百年来语音演变轨迹,探寻其规律及成因.

    江苏方言语音特征历时演变

    北方方言中的"着上[t?αη]"

    赵日新张丽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示"添加/放(入)"义的常用动词在一些官话方言中读[tşαη]一类的音,部分方言中"□[tşαη]"还有工具格介词、处置式标记的用法,相当于"凭借/用""把""让/叫/使"等.关于"口[tşαη]"的本字和演变问题,学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结合方言和文献语料,对"□[tşαη]"的语音、语义(功能)等进行描写,分析以往学者认定的本字"掌、长、着"等的音义和功能,在此基础上论证"□[tşαη]"更可能是"着上"的合音.

    北方方言□[tşαη]添加/放(入)工具格介词合音

    超越:赵元任先生的特质

    史有为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元任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最伟大的开拓者.赵先生的一生以及他所有的作为都闪耀着"超越"这一特质.他的学术研究超越了狭隘的领域与视野;他超越了唯一正确,认为研究可以有多个可能结论;他提倡"连续性"的研究方法,超越了流行的刚性倾向;他选择的学术道路,超越了排他的"主义",包括结构主义;他的家事、他的写作用语、他对中文教学的热心,超越了世俗框框;他一心专注学术,超越了功利."超越"这一特质成就了赵元任,为我们揭开了中国语言学新的世纪,也成为我们向他学习的另一个角度.

    赵元任超越特质汉语研究连续性

    重新认识《马氏文通》助字卷的得失

    王珏
    9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氏文通》问世130年来,学界对其助字卷的评价仅限于肯定和褒扬.本文从系统性角度发现,该书助字卷为上古语气词构建了聚合系统、功能系统和叠助系统,但也存在四个重要不足.一是错将汉语语气词等同于印欧语的动词形态的功能.二是不清楚字句应有语气的形式手段为何物.三是没有明确区分字句应有语气和助字所表语气,更未明确二者关系.四是仅将语气词的功能分为信疑两个范畴.这四个不足对古今语气词研究至今仍然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

    《马氏文通》助字卷聚合系统功能系统叠助系统四个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