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汉语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汉语学报
汉语学报

邢福义

季刊

1672-9501

hanyuxuebao@yahoo.com.cn

027-67868615

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汉语学报/Journal Chinese Linguistics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以汉语为研究对象,致力于事实的发掘和规律的揭示,致力于理论的探讨和方法的探索;促进汉语的母语教学和对外教学,积极推进语言信息处理和语文现代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句末助词"的"的功能分类及语义演变

    范晓蕾
    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张普通话的句末助词"的"应分为"过去焦点化"和"确认语气"两个功能.该词的功能分类标准不宜是句子焦点域的宽窄,而应是"的"自身的语法作用:可否隐去,可否用于疑问句,对所述事件及焦点成分的语法限制,对整句语篇功能的影响等.本文证明,窄焦点句"他是昨天到北京的"和宽焦点句"(这事儿)是警察把他抓起来的"中的"的"都是结构助词,而宽焦点句"主任明天会来单位的"中的"的"是语气助词.我们将"的"的语义演变路径构拟为"名词化标记→过去焦点化→确认语气",并探讨了普通话句末"的"与"了2"的异同点,还比较了方言里"的"类词和"有"类词的用法.

    句末助词语义功能语义演变

    所言真实和所评真实——以"说真的"和"真的"的差别为例

    陈颖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叙实性"的语言成分作为一种预设触发语,其本质是说话人对话语真实性的主观鉴定:既可以通过某种行为进行鉴定,也可以通过言说或评判进行鉴定."说真的"和"真的"虽然都是具有叙实性的话语标记,都具有主观性,但由于一方面二者分别表现"主体的客观性"和"主体的主观性",另一方面"说真的"具有内部和外部双重视角,"真的"只具有外部视角,这就使得它们对真实性的鉴定方式并不相同:"说真的"是"所言真实","真的"是"所评真实".

    叙实性主体表现视角所言真实所评真实

    汉语的功用构式"N1不能当N2V"

    赵彧
    2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N,不能当N2V"具有多功能性,可以表达属性判断和价值判断两种功能,形式上有一些细微差异.概念隐喻、视点的变化促成了"N1不能当N2V"从语法构式发展为修辞构式,类推也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N1图式槽位的扩展和N2的习惯化是修辞化的表现.属性判断是语义推理的结果,价值判断的会话含义则来源于语用推理.属性判断意在讲述一种一般性的事理,价值判断除了传递一般性的事理关系,更意在表达言者的负面评价.事理关系的变化性在语法表现上存在否定与肯定,在语义识解上存在常态与异态.

    价值判断功用角色语用推理事理负面评价

    "这种人"负面评价意义的规约化

    方清明
    3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语"这种人"高频用于负面评价,且类型丰富,经常与贬义"指人NP"、贬义属性谓语或修饰语共现.从立场表达三角理论来看,"人称+这种人"是立场表达者对特定主体或客体的负面评价."语境吸收""礼貌原则"和"概括机制"是"这种人"负面评价倾向形成的主要机制.

    "这种人"负面评价规约化概括

    汉语历史语言学高端论坛暨卢烈红先生遗著发布会在武汉大学举行

    王统尚
    48页

    制约"们"字用法的语法规则和语用原则

    樊留洋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汉语中"们"的用法和功能一直是汉语数范畴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学界多有讨论,却一直悬而未决.我们认为只有准确地把问题归档至它们应在的位置,才能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条件.本文提出"们"的用法是刚性的语法规则和柔性的语用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决定了必用或者必不用"们"的语法条件,而后者则定义了可用可不用时使用"们"的语用环境.原本可不用却使用"们"主要是受语用因素的驱动,目的在于凸显和强化名词性成分的复数义.这种刚柔并济的处理方案不仅可以消除有关此问题的讨论中经常不得不使用"倾向"等等模棱两可的不理想概括方式,为相关的语言现象提供更加彻底的分析实践和更为深刻的理论解释,同时也为语言现象的全面解释提供了可行的分析框架.

    "们"使用条件语法规则语用原则语缀

    汉语会话中列举表达的构式属性

    乔雪玮
    5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汉语会话中列举表达的构式属性.首先,会话中列举表达的核心意义和形式具备规约化的匹配关系,是共享的群体知识,具备构式的本质属性.其次,列举表达在会话中普遍嵌入的序列性环境是其外部结构,与其阐释或构建上位概念范畴的意义具有整体的匹配关系,形成内外嵌套的互动构式.第三,会话中列举项之间的平行耦合关系体现出列举具备临时构式的属性.

    列举构式概念范畴平行性互动构式临时构式

    鄂渝陕交界地区方言古遇摄字的读音——兼论部分方言的"支微入虞"现象

    王平夷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考察了鄂渝陕交界地区91个方言点古遇摄字的读音,并由此讨论沙阳等6点的"支微入虞"现象.通过与黄孝方言、饶州赣语的同类现象比较,认为沙阳等6点蟹止合三曾经历共同演变一起入虞,而蟹合一端系今读入虞韵为后起音变.

    鄂渝陕交界地区古遇摄支微入虞

    揭阳方言状态表达的使然与非使然

    黄燕旋姚琼姿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揭阳方言中,除了处所介词、持续貌标记之外,表示状态的重叠式也存在"使然"与"非使然"之别,"□[n(e)35]+重叠式"用于非使然,"重叠式+□[n(e)22]"用于使然.根据状态表达是否存在"使然"或"非使然"形式,可将潮汕方言分为三种类型.

    状态重叠式使然非使然

    于都客家话复数标记的叠加

    钟小勇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都桥头话人称代词有三个复数标记"人""各罗""各","人"置于第一人称代词单数"我"后构成包括式复数形式"我人"."各罗/各"可置于"我人"后,构成复数标记叠加形式"我人各罗/各",其为包括式的,产生机制主要是感染错合,类推也可能有影响.复数标记叠加现象主要报告于山西诸方言,也见于一些客家方言,桥头话复数标记叠加现象是包括式和排除式复数标记的叠加,因而具有独特性.桥头话复数标记"人"可能由近代汉语中"吾人"的"人"重新分析而来,"各罗""各"则可能分别由处所指示代词"该啦""该"演变而来.

    客家方言复数标记叠加包括式排除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