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田巨平

双月刊

1673-3878

xuebao1578@163.com

027-87174570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民院路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为成人教育、职业教业和民办教育的理论研究服务,为宣传国家有关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方针政策作政策指导服务,为广大教育科学研究人员、行政管理部门干部和教育工作实践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教专硕"三训一学"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研究

    邓春宁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职业发展规划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围绕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和专业性导向,从研究生就业工作和创新实践的视角,提出"三训一学"人才培养管理模式是新时代研究生工作中统筹职业发展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举办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旨在加强教学能力训练,举办学术论坛旨在加强科研能力训练,开展实践能力训练旨在助力高质量就业,组织周五集中学习旨在探索有效的学风建设路径.

    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职业发展就业竞争力学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就业重要论述的现实意蕴与实践路径

    汪莙霞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做过多次论述,号召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新时代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然而,国家在实施"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基层就业政策的过程中,存在政府政策保障不完善、高校宣传培育不到位、大学生职业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对此,从社会层面应完善就业体制,健全保障措施;从高校层面应加强思想引导,培育正确就业观;从个人层面应找准自身定位,增强综合实力.全社会需通力合作,努力使大学生在基层就业中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习近平新时代大学生基层就业

    "大学小镇"乡村振兴模式的内涵、困境、起点和理路

    张会利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国家发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大学应充分发挥和挖掘自身优势,牢记自身的重要使命,承担起自身的重大责任,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简要阐述"大学小镇"乡村振兴模式的时代内涵和现实困境,详细阐述"大学小镇"乡村振兴模式的逻辑起点,并具体谈谈"大学小镇"乡村振兴模式的实现理路.

    "大学小镇"乡村振兴逻辑起点实现理路

    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观的意涵、实践与当代价值

    万卫李文静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观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和《天演论》的影响,同时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内外教育考察,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目的为"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最终实现"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围绕该目的,黄炎培带领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教育与职业》杂志、中华职业学校,为个人和社会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观启示我国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应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职教高考"制度、努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观当代价值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服务学习理念视角

    徐长瑜孟庆尉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起源美国的"服务学习"理念重构"服务"与"学习"的关系,倡导了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高职院校应把握国家产教融合契机,将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匹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社会服务职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服务学习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双高计划"视角下业财融合深化研究

    胡晓燕
    32-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业财融合对提升"双高"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双高计划"视角下业财融合深化的必要性,指出高职院校业财融合存在的主要不足和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双高"院校业财融合的思路、应用领域,并提出深化建议,以期为同类院校业财融合提供参考.

    双高计划业财融合思路高职院校

    基于系统理论的校企协同育人项目管理——以湖北水职院实施的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为例

    吴理门金昕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部供需对接育人项目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行业及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的不同需求,涉及教育部发布项目指南、企业和学校的项目申请,校企供需对接,以及协议签订,项目实施、结题等多个环节,还涉及到安全、资金、管理、法律、教学等多种影响因素,呈现出项目的系统化特征.基于系统思维的供需对接育人项目管理是项目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特别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实施供需对接育人项目需要加大项目管理力度,有效满足各方需求,从全过程全环节全因素方面实施管控,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以某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供需对接育人项目为例,分析了项目实施的环节、影响因素,以及采取的举措.

    供需对接育人系统思维管理

    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困境与对策研究

    蒋昊侯佳欣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有明显提升,各行各业也越重视高职教育.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教师评价体系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决定性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主要分为无量化模式和量化模式两大块.在新时代背景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中师德师风、育人成效和社会服务能力应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育人成效作为评价教学能力的根本路径,社会服务作为"双师型"队伍培养的发展方向.

    高职教师教师评价师德师风社会服务能力

    促和合共生 成美美与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贾焱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文学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着眼于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儿童文学课程应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深度剖析其在教学方面面临的种种困境,并从理论、作品与实践三者"和合共生"关系中,提出开拓性教学实践新举措,以期实现"美美与共"的共生教学实践目标.

    和合共生美美与共儿童文学教学实践

    基于学习通和BOPPPS模型的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新模式研究——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例

    曲翠玉
    54-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大学生跨校修读学分是顺应教育的变革潮流,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在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学习通和BOPPPS模型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思政为引领,能力培养为本位,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最终达到了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内驱力和学习能力的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跨校修读学分BOPPPS混合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