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工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工业科技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工业科技

河北科技大学

张丹参

双月刊

1008-1534

keji@hebust.edu.cn

0311-81668291

050018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70号

河北工业科技/Journal Hebei Journal of Industrial Science &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 《河北工业科技》是由河北科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技术类期刊,创刊于1984年,双月刊,单月月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加入的中外数据库主要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英国INSPEC数据库(S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 本刊主要报道有关机械、化工、建筑、道路交通、电子、通讯、仪表及生产过程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生物工程、环境工程、企业管理等领域应用技术的研究报告、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YOLOv5的火车连接钩舌识别方法

    王冬伟武彬宋刚高硕...
    321-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识别不同类型钩舌,确保自动复钩机器人能够根据火车连接钩舌状态实时调整机械臂的位姿,提出了 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火车连接钩舌识别方法.首先,将YOLOv5主干网络中原有的C3模块替换为梯度流丰富的C2F模块(cross feature module),YOLOv5颈部网络中原有的C3模块替换为基于FasterNet模块构建的轻量化C3_FasterNet模块,并将CoordConv模块嵌入到YOLOv5的主干网络末端.其次,基于现场实测的火车连接钩舌图像进行了识别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5算法在降低模型参数量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对钩舌目标的检测精度,火车钩舌识别精度达到了 98.7%,相较于原始算法,模型参数量减少了 10.8%.研究结果为复钩机器人在执行钩舌复位和车厢连接操作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复钩机器人火车钩舌目标识别YOLOv5

    基于预训练模型与BiLSTM-CNN的多标签代码坏味检测方法

    刘海洋张杨田泉泉王晓红...
    330-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多标签代码坏味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预训练模型与BiLSTM-CNN的多标签代码坏味检测方法DMSmell(deep multi-smell).首先,利用静态分析工具获取源代码中的文本信息和结构度量信息,并采用2种检测规则对代码坏味实例进行标记;其次,利用CodeBERT预训练模型生成文本信息对应的词向量,并分别采用BiLSTM和CNN对词向量和结构度量信息进行深度特征提取;最后,结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层感知机,完成多标签代码坏味的检测,并对DMSmell方法进行了性能评估.结果表明:DMSmell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多标签代码坏味检测的准确率,与基于分类器链的方法相比,精确匹配率提高了 1.36个百分点,微查全率提高了 2.45个百分点,微F1提高了 1.1个百分点.这表明,将文本信息与结构度量信息相结合,并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可以有效提高代码坏味检测的准确性,为多标签代码坏味检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软件工程代码坏味预训练模型多标签分类深度学习

    基于分集的非相干多进制正交调制迭代译码研究

    韩明钥温亚萍张帅
    336-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无线通信系统低速率传输面临的瞬时快衰落明显、归一化多普勒很大、接收信号弱等多种难题,提出了基于分集的非相干多进制正交调制迭代译码体制.首先,构建了非相干多进制正交调制迭代译码模型,给出了基于最大值映射的简化解调译码方法;其次,设计了基于分集的非相干多进制正交调制迭代译码系统方案,分析了信道容量极限关键参数,推算出编码码率与信噪比关系,提出了基于分集合并信号概率密度的性能分析方法;最后,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结合高斯信道与瑞利衰落信道进行了系统仿真验证及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归一化多普勒0.5的瑞利衰落信道仿真环境下,采用16重分集、32阶正交调制、Turbo/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迭代译码,编码码率为2/3、编码信息长度为384的设计方案,可实现信噪比低至3 dB时的稳定通信.所提出的基于分集的非相干多进制正交调制迭代译码方法,实现了低信噪比高可靠传输,可为低速率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无线通信技术多进制正交非相干瑞利信道分集概率密度

    基于Hansbo渗流的平面应变固结分析

    马跃刘忠玉刘朝凡
    345-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考察非Darcy渗流对二维地基固结过程的影响,引入Hansbo渗流方程描述饱和黏性土中的渗流规律,修正了 Terzaghi-Rendulic平面应变固结方程,并给出了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格式;采用不同的Hansb o渗流参数,分析了条形荷载作用下有限深度地基的固结特性.结果表明:Hansbo渗流延缓了平面应变固结的过程,并且随着Hansbo渗流参数的增大,超静孔压的消散变得更为缓慢,因此,按Darcy渗流对二维地基进行的常规固结分析将会高估其固结速率;与Biot固结理论相比,在Terzaghi固结理论框架内,条形荷载下固结初期地基中局部的孔压增大现象并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探寻更为准确的饱和黏性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地基基础工程平面应变固结饱和黏性土Hansbo渗流有限体积法

    新型震后可修复预制混凝土填充墙板抗震性能研究

    刘大勇吴朝旭李勇刘峰...
    351-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预制混凝土墙板在强震作用下损伤严重、结构功能难以快速恢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防屈曲耗能杆的柔性连接预制混凝土填充墙板(flexible connected prefabricated concrete wall panel,FCWP).首先,介绍了新型墙板的概念及工作原理;其次,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耗能杆及预制混凝土填充墙板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最后,对比分析了 FCWP和传统刚性连接预制填充墙板(traditional rigid connected prefabricated wall panels,RCWP)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受力机理及损伤模式.结果表明:RCWP加载初期预制墙板底部出现水平裂缝,墙板右底部出现逐渐向左上部延伸的斜裂缝,随着位移的持续增大,斜裂缝在墙板跨中贯通,结构破坏;FCWP中防屈曲约束耗能杆发挥了优异的耗能能力,预制墙板仅在底部及顶部与耗能杆连接部分出现裂缝,损伤程度较轻.所提新型柔性连接墙板应力及损伤显著低于刚性连接墙板,且损伤主要集中于耗能杆,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和震后可恢复能力.

    结构设计预制混凝土墙板柔性连接可更换防屈曲约束耗能杆抗震性能

    一测多评法测定甘草及其不同炮制品中7种成分含量

    冯玉郗仲玟麻景梅高乐...
    359-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对甘草药材及其炮制品成分的多指标质量评价,建立了一测多评测定甘草药材及3种炮制品中7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以甘草苷为内标,计算异甘草苷相对校正因子;以甘草酸为内标,计算芹糖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新异甘草苷、甘草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再测定各成分含量,并将计算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一测多评法测定甘草及其不同炮制品中7种成分的含量具有可行性;甘草炮制后,其中的甘草苷、甘草酸、芹糖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新异甘草苷的含量均有所降低,且在不同炮制品中的含量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为ω(甘草药材)>ω(炒甘草)>ω(甘草片)>ω(炙甘草).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稳定、准确,且重复性好,可为甘草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中药化学甘草炮制品一测多评质量评价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河北工业科技》编辑部
    366页

    五气朝阳草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姜晓娅刘晓明王相麻景梅...
    36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五气朝阳草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Waters Symmetry C18(4.6 mm× 250 mm,5.0 µm)为色谱柱,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5 ℃,建立五气朝阳草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及其指标成分鞣花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15批五气朝阳草标准汤剂的平均出膏率为17.8%;特征图谱相似度为0.793~1.000,共标定13个共有峰,并指认4个成分,分别为咖啡酸(峰4)、鞣花酸(峰8)、异槲皮苷(峰9)、木犀草苷(峰10);鞣花酸从五气朝阳草到其标准汤剂的平均转移率为45.90%,说明标准汤剂的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所提出的五气朝阳草标准汤剂的制备工艺可行,建立的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为五气朝阳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

    中药化学五气朝阳草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含量测定

    回热式地热双循环发电系统工质选择

    刘亮德刘超赵伟徐泽宇...
    376-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不同工质地热双循环发电系统热力学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采用EES(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软件对1 MW回热式地热双循环发电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地热源温度为90~150 ℃时,不同工质发电系统的吨水净发电量、净效率、膨胀比等热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比以上参数获得综合性能最优的工质,使双循环发电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达到最优.结果表明:在冷热源温度等参数恒定条件下,系统吨水净发电量随工质蒸发温度的增加存在一个最大值;系统最大吨水净发电量、净效率和膨胀比随地热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工质质量流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相同冷热源参数条件下,R134a的吨水净发电量最大,R245fa的净效率和膨胀比最大,在地热源温度为110 ℃时,工质R134a的吨水净发电量为3.035(kW·h)/t,工质R245fa的净效率为6.24%、膨胀比为3.146;综合对比工质的系统热力学性能参数和工质物性,工质选用R245fa.研究成果可为回热式地热双循环发电系统的参数设计提供指导.

    工程热力学双循环回热系统工质系统优化地热发电

    基于MI和EC的新型配电系统源荷监测协调策略

    王坤董智毋炳鑫张平...
    382-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高效协调新型配电系统电源和负荷功率平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信息和边缘计算的源荷功率监测协调策略.首先,分析了新型配电系统的特点和网格划分方法、协调其内部电源和负荷功率所涉及的多元信息构成;其次,通过在网格内部署具备边缘计算功能的智能终端,给出了前端智能终端和后端监控系统相互配合协调网格内源荷功率平衡的策略,设计了多元信息监测通信方案;最后,选取相关设备对所给策略进行了试验验证,并与传统配电网系统源荷协调策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将复杂的新型配电系统进行网格划分,能够利用前端智能终端在1 s内、后端监控系统在10 s内协调网格内源荷功率平衡;网格内电能损耗使后端监控系统协调时间的变化值小于0.5 s、对前端协调策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将不同协调手段相结合,具有协调时间短、难度低的优势.所给策略解决了传统配电系统以系统整体进行集中协调源荷功率时信息采集、计算量大和延时长的问题,能够提高源荷协调的效率和可靠性,对快速实现系统整体源荷功率平衡、保障其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新型配电系统网格化边缘计算多元信息智能终端协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