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iBei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浙江省工业科技创新、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协调分析

    王珂宋夏云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熵值法、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GM(1,1)预测模型分析浙江省工业科技创新、工业结构升级与工业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工业科技创新、工业结构升级与工业碳排放效率三者的耦合协调度由濒临失调缓慢地上升至初级协调,同时省内三者间高级别耦合协调城市数量较少且存在断档;制约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工业科技创新和工业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不足;预测期内三者耦合协调有所提升,但仍有4 个城市未达到良好协调水平,现有耦合协调发展路径需优化.据此提出浙江省工业科技创新、工业结构升级与工业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提升建议.

    工业科技创新工业结构升级工业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灰色预测

    民航业碳排放预测

    赵梓含杨省贵谭颖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对民航业碳排放预测的研究逐渐增多,但还缺乏对现有成果的系统分析和总结归纳.在对八大行业碳排放预测文献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预测对象、预测年限、预测结论和预测模型角度对民航业碳排放预测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针对民航业碳排放预测的对象主要有航空公司、航空器和民航业三类;关于航空器和民航业的预测成果较多;民航业碳排放预测年限以中长期时段较为适宜,并且应同时考虑时空因素的影响;民航业碳排放将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民航业碳排放预测模型应根据实践需要和研究目标选取,并对其进行优化改进以更好地应用于研究中.

    民航业碳排放预测预测模型

    建筑业碳排放量核算及多情景预测

    王明琪牛建广辛伯雄张玉苛...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的比重大幅增加,建筑业碳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以河北省建筑业为例,测算河北省建筑业碳排放量对降低建筑业碳排放,推动建筑业节能减排政策制定与实施起到重要作用.依据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利用碳排放系数法对河北省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核算,采用PSO-BP 神经网络模型并设定不同情景对河北省建筑业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河北省建筑业碳排放量在 1995-2021 年呈现波动式上涨;在惯性模式下,建筑业碳排放量持续增长;节能模式下,建筑业碳排放量较惯性情景,碳排放量有所降低;低碳模式下建筑业碳排放量在2030 年达到峰值,此时建筑业碳排放量达到31 571.1 万t.

    建筑业碳排放全生命周期预测PSO-BP

    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的法律风险及破解之道

    石娜林康京涛
    23-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是碳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创新之举.当前,碳排放权质押融资虽然已在一些地方成功落地,但实践中仍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在合法性方面,存在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缺少明确统一立法支撑的问题;在实施机制方面,存在参加机构较少、登记体系混乱、质权实现途径不足以及易受政策影响的问题;在监管体制方面,存在对碳排放指标的真实性和可验证性需求高、风险评估体系不全、偿付能力的保证不充分以及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的有效开展,应完善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的实施机制,完善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的监管体制,以破解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的法律风险.

    碳排放权质押融资实施机制监管体制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索赔与环境行政处罚衔接机制探究

    罗颖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国家索赔与环境行政处罚具备不同的法律属性和法律责任,因在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层面上存有一定的重合性和关联性,给公法和私法的协同带来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随着新《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施行,有必要理顺两种制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注重在启动程序、主体职能、证据收集、赔偿规则等方面的协调联动,为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建立科学合理的衔接机制.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国家索赔环境行政处罚衔接机制

    行为效力认知的调节作用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何兴邦毛洁
    39-4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GSS(2021)数据,采用OLS和PROBIT回归模型对居民的亲环境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公民对自身环境行为效力的认知能够调节环境问题感知转化为居民行动意愿的程度,积极评价自身的环境行为是实现公民环境行为领域"知行合一"的重要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机制,发现负向的环境行为效力认知会使得个体主观排除公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从而降低亲环境行为意愿.研究认为决策者应通过教育、宣传、制度约束等干预手段,避免公民掉入个体环境行为无用的"认知陷阱",从而引导居民更为积极地践行亲环境行为.

    亲环境行为环境行为效力认知环境问题感知主体责任

    山东省沿黄河县域生态状况评价

    孔梅王绍凯张海艳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环境和水利统计数据,分别对 2015-2023 年山东沿黄河县域的生境质量、植被覆盖、土地胁迫和污染负荷状况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山东沿黄县域生境质量指数整体稳定,在空间上呈现出流域"中间高两端低"的特征;植被覆盖指数地区差异明显,呈现内陆高、渤海沿岸低的分布特征.2015 年以来,植被覆盖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植被覆盖状况整体改善;大部分区域的土地胁迫程度较轻,土地胁迫现象较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流域中间段的经济较发达地区;2015 年以来,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污染负荷指数呈下降趋势.综合各项生态评估结果,2015-2023 年,山东沿黄县域生态环境整体向好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生态问题,应采取相应的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生态状况评价黄河县域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安徽省农业生产效率探析

    黎寅慧乔国通许晨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安徽省各市 2021 年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农业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安徽省2021 年各市的农业生产效率状况,选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林水事务支出和城镇化率作为环境变量,重点探讨调整前后安徽省各市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的影响后,安徽省的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升,纯技术效率下降了 0.1%,整体的农业生产效率虽然未达到高效水平,但与调整前相比已有所改善,多数城市调整后的纯技术效率水平不高,反映了农业生产缺乏专业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技术.从环境因素来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和增加农林水事务支出对农业生产效率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城镇化率则成为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利因素.

    农业生产效率三阶段DEA模型安徽省环境因素

    安徽省工业水资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性分析

    于佳程何刚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2012-2021 年安徽16 市工业水资源效率,从经济规模、经济潜力、经济活力三个维度构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综合指数法计算其经济发展水平,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工业水资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其空间差异来源.结果表明:2012-2021 年,安徽工业水资源效率呈上升趋势,一直处于无效状态,合肥一直处于超效状态,淮南不升反降;安徽工业水资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由中度失调衰退型晋级到濒临失调衰退型,各城市耦合协调度均有上升,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安徽耦合协调度总体基尼系数呈现下降趋势,皖中在地区内差异中占主导地位,地区内空间差异贡献最大.

    工业水资源效率经济水平耦合协调基尼系数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

    闫思彤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中国 282 个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以中国 113个城市的"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的发布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评估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净作用",并探究公众收入与教育支出对PITI绿色发展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正式环境规制能够促进城市绿色发展,且结果具有稳健性;资源禀赋与城市区域异质性方面,PITI发布显著提升非资源型城市与中部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异质性方面,PITI发布显著提升中、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与低、高人力资本水平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且该绿色发展效应在公众收入与教育支出水平越高的地区更加明显.

    绿色发展PITI双重差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