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价值、问题与实现路径分析——基于职业精神的融合

    林秀君林建胡伊玫瑰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与价值蕴意,其宗旨是培养职业精神。高校在认清当前劳动教育存在问题和劳动教育宗旨的基础上,要加强顶层设计,把职业精神融入劳动教育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教学与实践体系,整合协调资源,重构评价体系,完善保障机制,厚植社会主义职业精神,从而构建与职业精神相融合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劳动教育劳动精神价值职业精神融合

    师范认证理念下高校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陈华杰陈雪梅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范类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师范生更好适应行业发展新环境及提升就业发展竞争力提供充分的教育保障。通过对师范认证理念在高校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应用优势分析,探究高校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基础内涵,进一步围绕高校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制定策略,提升师范认证理念在高校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教育培养方面的应用质量。

    师范认证理念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

    全媒体时代高校学风建设对策研究

    韩东王述芬
    37-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风是高校立校之本、发展之魄。全媒体时代对高校学风建设有着多方面影响。一方面,全媒体时代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进行自主学习,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状况,有助于学校构建学术诚信环境。另一方面,全媒体时代也会影响高校学生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动力,学生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基于主体角度提出全媒体时代高校学风建设对策。国家层面,确保国家层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构建全社会学术诚信和公平公正公开环境以及大力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学校层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教师层面,提升教学业务能力,加强思政教学以及全过程教学管理。学生层面,高校大学生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加强自律。

    全媒体高校学风建设课程思政影响

    商务英语专业"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胡骏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新文科建设使命和途径出发,聚焦三大基本抓手——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研究商务英语专业"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从就业市场需角度,论证了改革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下来,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依据,探讨专业内涵与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学制与学分等内容。最后,详细阐述了会计、人工智能、国际语言教育和创新创业四个方向的特点及课程设置,为同类高校开展商务英语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新文科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关于高校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

    姚萌萌
    42-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对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亟待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和"怎么教"是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的基本前提。"为什么教"是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的必要性问题;"教什么"是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问题;"谁来教"是高校劳动教育的主体(教育者)问题;"怎么教"是高校劳动教育的方法、形式、手段(教育影响)问题。厘清这四个问题,有利于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全面有效的落实。

    高校劳动教育问题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舒艳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能力,促进文化交流与价值认同,还能为国际交往和职业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当前,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不足等问题,高校应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培养创新意识、深化实践教学、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提高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文科建设背景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问题培养路径

    "以人为本"视域下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顾雁飞
    47-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等教育持续性改革的现实背景下,大学生数量和规模得到了提升。为了更好地保证整个教育的公平性、公正性,需要针对家庭困难大学生展开资助工作。为在大学生提供资助服务的过程中,落实好高校育人工作,保证资助服务的精准性,亟待高校深度贯彻并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增强被资助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构建高质量的资助育人体系。

    大学生资助体系"以人为本"资助机制精细资助物质帮扶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研究

    刘丽华杨中建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蓝图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讲话中曾多次强调坚定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这就要求高校要高度重视并且大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于此,高校要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意识形态引领、优化多媒体监管体系、完善理想信念实践教育机制,持续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使得时代新人的思想素养、精神面貌、责任担当与新时期的人才要求相匹配。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研究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校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陈冬梅
    52-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以提高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生态质量和人的素质为重点,通过改革创新和高品质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理念。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规模发展的阶段。目前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日益显著,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教育目标、办学理念和质量水平各异。高校要建立科学、全面、有针对性的教育评价体系,可以提供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行客观、精准的评估,推动高校内部的质量提升和改进。

    高质量发展高校评价体系

    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探析

    蔺旭鹏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思政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坚强保障。当前,大学新生中存在自我意识强、交际心理压力大、情感困惑多、就业压力大等心理问题。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新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正能量,促进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自我建构,发挥高校、社会、家庭协同联动合力,帮助大学新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及乐观的思维模式,增强大学新生果敢坚毅、敢于担当、自信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

    积极心理学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