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呼艳芳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的提出和实践,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探索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有利于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要坚持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拓展作用,构建"制度协同+主体协同+要素协同"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使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产生协同效应,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于影洪銘阳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信公众号的媒体受众相对较为丰富,且微信独特的社交属性为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普及提供有力支撑。依托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基于微信公众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科学地做好教育分析与教育评估。进一步结合微信公众号教育功能与服务功能,探究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问题,并制定科学的教育实践策略,拓展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应用路径,为微信公众号更好发挥教育引领作用夯实基础。

    微信公众号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影响教育互动

    "三全育人"的立论基础与实施路径

    张洁丁留宝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三全育人"的理论基础、现实基础以及实施路径的系统分析,论证"三全育人"的合理性,分析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以及科层化的管理结构中,思政教育整体性被解构成各个组成要素,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探索"三全育人"理念从局部到整体、内在运行机制从离散到统合、外在机制从封闭到开放的有效路径,以提升育人有效性。

    "三全育人"立论基础实施路径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制度分析:历史、特征与经验

    李寒梅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我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制度主要经过启动与摸索、恢复与重建、规范与改进以及完善与创新的过程。在制度变迁规模上以局部变迁为主;在制度变迁速度上以渐进式为主;在制度变迁方向上以"自上而下"为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成就,其基本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以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为课程基本定位;坚持与时俱进,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课程中心内容;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实事求是,以遵循精简化的课程实施原则。

    思政课课程设置制度变迁逻辑基本经验

    "六重导向"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张栋贤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本文旨在探讨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六重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精准导向、协同导向、成果导向、共享导向。问题导向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目标导向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标;精准导向要求课程思政建设要因材施教、因时制宜;协同导向强调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校内外的协同合作;成果导向是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重要依据;共享导向强调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共享和推广。通过这六重导向的有机结合,旨在为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课程思政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精准导向协同导向成果导向共享导向

    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为例

    熊英林晓燕
    99-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基因是以红色资源作为依托,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一种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是爱国主义。2023 年10 月24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 年1 月1 日起施行,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在思政课教学中全过程、全方位有效厚植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笔者以《思想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德法》)为例探讨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怎样在各专题的教学过程全覆盖、全贯通有机融入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途径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倪瑾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为了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实效,必须夯实课堂教学主渠道,促进思政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相互融合、协同育人。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32230 条课程思政问卷调查有效数据和12530 条思政课程问卷调查有效数据进行统计,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了解学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以事实为依据,以问题为驱动,深刻认识学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现实状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现路径,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调查分析协同育人

    高职课程思政融入"学习强国"平台初探

    陈立胜李国平
    105-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媒体的蓬勃发展为高校教育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习强国"具有免费性、全面性、系统性、优质性的特点。通过"学习强国"平台,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还能学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强国"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档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网络平台。本文综述了"学习强国"的科学内涵,分析了高职学生依托"学习强国"学习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如何通过其进行学习的问题。

    "学习强国"网络平台教育理念课程思政融媒体

    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现状调研与对策

    何绚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湖湘大地的革命实践中特有的精神财富。文章以湖南大中小学为例,通过设计问卷开展调查,抽取550 份师生为样本,在了解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形成统一认识,建立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沟通机制;基于顶层设计,健全各学段教材体系;打造互动平台,全面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协同各类资源,探索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四点对策,旨在使大中小思政课教学更具实效性。

    湖湘红色文化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现状调研对策

    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

    陈艳玲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在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项目式教学法因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聚焦于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实践设计,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建议。文章还详细论述了在项目式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时需要注意的必要策略,为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这一研究不仅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在塑造学生综合素质上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大学英语项目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