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族体育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钱子君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共识,更是关乎各民族稳定繁荣与伟大中国梦实现的基础。民族体育兼具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特点,可以有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升全体人民的国家集体凝聚力。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民族体育发展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民族体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促进民族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力求进一步加强民族文明建设,有效推进民族体育事业的稳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体育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丁一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当前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迎来了重大改革,对金融工程这一交叉性学科所培养的复合型实用金融人才需求也更加迫切。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教育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变化趋势,并从优化课程结构、打造优秀课程群、提高教学质量及构建校企协同培养的教学模式四个方面,深入探究了如何实现面向教育链对接产业链的金融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强化学生应用能力、促进教学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促进金融工程专业人才供给侧结构改革。

    数字经济金融工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数字故事叙述视域下中国文化(英语)课程的多模态教学方略

    程瑜瑜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文化的英语授课课程已从高校英语专业的新生代课程逐渐发展成为核心课程,以指导学生准确、生动、有效地叙述中国故事和培养未来跨文化传播人才打基础为目标。如今数字信息技术介入现代外语教学已是常态,所有可用的媒体工具都可被纳入故事叙述范畴,而每一种信息都是一种模态。因此,利用数字媒介,实现数字化故事叙述在中国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数字叙述背景下触发学生多感官协同互动的方法,实现多语言功能、多文化知识融合和多模态资源利用,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较单一的文化知识授课模式,也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观看、听取、读取并整合各种碎片化信息和叙述完整故事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中国文化(英语)课程数字故事叙述多模态教学方略

    信息化环境下人工智能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蒋小玲周新云
    151-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环境发展进一步构建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载体的教育发展体系。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将为教师完善英语翻译教学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新时期以人工智能技术、工具应用为核心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体系建设,要在充分探究人工智能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要求与背景及人工智能在大学英语翻译中应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教育实践策略,重点围绕构建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等方面,强化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育人培养能力。

    信息化环境人工智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在线课程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以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为例

    吴伶琳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高职院校的在线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课程内容构建、教学活动设计、支持服务能力和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为了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提升在线课程的质量,文章提出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营造虚拟社区加强课程交互性、优化资源平台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服务、采用多元教学评价提高评价的精准性等策略,从而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数字化转型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质量提升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

    周静
    156-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此时,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其技能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聚焦分析教师如何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教学模式变化,特别是在技能提升、价值观引领方面。探讨教师队伍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如年龄和专业背景的不均衡以及在接受新科技和理念方面的滞后性。可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一系列解决策略,包括持续培训与学习、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创新教学理念,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方法。

    人工智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人工智能在远程教育互动中的应用研究

    李京杰纪宏伟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是未来智慧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影响力弱化,有效的教育互动直接影响着远程教育的目标实现。教育人工智能在远程教育互动中的应用,为教育互动既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本研究从"教育呈现""学习行为分析""教育评价"这几个方面探讨了教育人工智能促进远程教育互动的策略,以期对提升远程教育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教育人工智能远程教育教育互动

    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

    曾莉陈中耀杨兴雨
    161-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作为赋能职业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力有效促进技能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旅游产业业态、技术技能发生深刻变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生态呈现新特点。职业院校应树立需求导向、协同融合的价值理念,厘清数字化技术类型;在实施策略方面应基于旅游产业数字化特点推进资源数字化、教与学变革、评价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整体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从有效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迭代升级数字化实践条件、持续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切实营造数字化创新教学新生态等方面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效。

    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技术赋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

    大数据时代高校精准思政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进路

    邵建勋崔丹丹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思政是大数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态势。以精准育人思维为导向,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为切入点,明晰高校精准思政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价值意蕴,探析实施精准思政的困境与挑战,并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数据信息整合技术不完善、网络教育资源与受教主体需求适配度低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准化育人能力不足等困境,尝试从政策推动、技术驱动、制度保障三个维度探讨摆脱困境的实践进路,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化变革提供思路,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精准思政大数据高校实现路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优化策略

    王艳玲卢秀和
    168-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电子信息工程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产业和发展的转型升级。为培养适合产业发展的全新人才,以"新工科"建设为战略基点,从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学习需求出发,优化和设计实践教学新模式至关重要。本文深入剖析当前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结合时代发展的教育需求,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推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步与发展,为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工程科技人才探索新的途径,为我国工程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学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