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下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

    周晓瑜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健康发展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赋予"五育"更加丰富的内涵,劳动教育被重新确立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职业院校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政策,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建设。但是目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存在诸如学校和教师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且执行不力、劳动教育考评制度不完善、劳动教育途径狭窄等现实问题,需要不断探索、积极解决,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新时代劳动教育问题措施

    高职院校工科青年教师核心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陈凯
    83-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职业本科和双高计划的兴起,各大高职院校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以保证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为了提高高职工科专业教师核心能力,本文阐释了教师能力的内涵和工科专业的特点,剖析了高职院校工科青年教师能力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自身规划、信息智能技术、教学、科研和实践创新五个方面探讨教师核心能力提升的策略,同时给出教师能力评价和持续改进的建议,为高职院校工科青年教师核心能力提升提供了新视角。

    青年教师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核心能力职业发展

    业财融合助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探讨

    夏语曼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业财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结合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剖析了实现业财融合面临的挑战,并探索了深化业财融合路径,提出相应对策:加强顶层支撑力度,提高"业财融合"的认知度;梳理业务流程,找准融合点;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业务、财务系统集成度;加强科学精准的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加强相关人员专业能力建设。

    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业财融合

    职普融通与学分银行契合发展的运作模式、耦合机制与发展路径

    黄泽文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普融通与学分银行的耦合发展坚持以学员为中心、以终身学习为目的,为学员提供了职普互通教育、学习成果认定与存储、学分应用等一站式服务。学分银行平台的运行为推动职普融通提供了服务支持,职普融通体系为实现学分银行的通存通兑提供了条件基础。通过构建学分实施框架、建立职普学籍互转机制和职普双向课程选修,构建职普融通和学分银行耦合机制,强化契合发展,可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有效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实现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终身学习的持续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推动多元化人才培养。

    职普融通学分银行运作模式耦合机制

    "湾区"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探究

    黄娟娟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加快全球化进程,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国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策略。这一策略的提出对于高职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生源多样化、人才质量分层化、专业定位模糊以及双师资质匮乏等问题亟待解决。加强校政企行合作,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合格的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牢牢把握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切实提升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

    粤港澳大湾区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研究

    李正心
    94-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具有重要意义,但面临诸多挑战,如理念滞后、互动性不足和技术应用浅显。在新媒体时代,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激发学生兴趣,还能丰富教学资源,促进个性化学习,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并拓宽文化交流的平台。为应对挑战并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优势,高职院校应该利用新媒体工具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强化新媒体环境下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拓展跨学科项目,在创新实践中认识并重视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的责任感等对策,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媒体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

    楚怡职教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探究

    匡翠芳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国、求知、创业、兴工"楚怡职教精神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崇高价值追求,是高职院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重要目标。因此,积极挖掘和揭示楚怡职教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在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全方位植入楚怡元素,通过"楚怡特色文化长廊""职教理念大厅"等载体以"楚怡大讲坛""楚怡文化节"等活动方式实现育人成效与课程质量双向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提供有力人才支持和技能支撑,为助力"中国智造""湖南智造"输送更多过得硬、叫得响的"湖湘工匠""大国工匠"。

    楚怡职教精神高职思政课路径

    文艺作品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梁维科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艺术院校打造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双向互动的"思政+"系列特色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将蕴含思政元素的优秀文艺作品融入思政课程,是提升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文艺作品融入思政课教学面临着作品的选择、思政课教师的"艺术能力"、融入的方式方法、长效机制和评价体系的搭建等问题。应把培育和提升艺术素养作为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基本功课,深入研究文艺作品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具体方法,完善"思政+"系列平台,建构长效机制。

    文艺作品思政课教学问题与对策

    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

    黄金燕
    102-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价值旨归就是要求每一个教师树立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掘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育人功能,自觉担当立德树人的政治自觉,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正确解读课程思政与协同育人机制的内涵,认识到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时代意义,并通过有效的建设路径,逐步完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为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究

    曾溅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中,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念,提升专业劳动素质能力。本文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必须遵循的原则出发,以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林业技术专业为例,细致分析了现阶段高职院校林业技术专业劳动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从做好顶层设计、健全课程体系、打造教育平台、营造良好环境、提高师资水平等层面入手,提出几点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林业技术专业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