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领导科学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领导科学论坛
领导科学论坛

黄世新

月刊

1674-9650

ldkxlt@sina.com

027-50769328

430079

湖北武汉洪山区珞瑜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23楼

领导科学论坛/Journal The Science of Leadership ForumCHSSCD
查看更多>>《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杂志(双月刊)是反映我国教育界研究领导科学理论、实践科学领导最新成果的综合性期刊。中国高校领导科学第一刊,名列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由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湖北省高等学校领导科学研究会主办。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领导科学理论,传递领导科学学术信息,推进领导科学学科建设,提供领导实践的经验教训,研究领导工作的文韬武略,探索领导人才的成败得失,提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科学领导。既有前沿理论探讨,又使读者喜闻乐见。注重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实践性,力求办出特色,办出水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创业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大学"创业见习"课程思政为例

    徐晓辉兰草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业实践课程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融入创业实践课程,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以武汉大学"创业见习"课程为例,探讨创业实践类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课程建设目标及实施困境,并提出通过完善组织和实践条件保障体系、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师资体系、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优化高校创业实践课程思政的思路。

    课程思政创业实践课程企业家精神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建构探析

    赵昱彤庾荣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旨在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扎实学科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的人才,符合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发展以及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完善等。目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可通过凝聚高校内各方教育主体合力、守好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阵地、用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营造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良好氛围等,构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之路径。

    红色文化高校"三全育人"

    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高质量发展的三维向度

    殷福龙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织育人是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保障、为高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提供具体探索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还存在育人主体难以形成合力、育人成效难以维持、育人形式相对固化等现实困境。为加快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高质量发展步伐,需从持续加强高校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不断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育人基础、有效凝聚高校组织协同育人合力三个维度探索组织育人的实践进路。

    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以《新媒体运营与策划》课为例

    朱虹影
    147-149,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在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以《新媒体运营与策划》课为例,深入分析了其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期提升课程育人效果。

    课程思政"互联网+"《新媒体运营与策划》课

    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内涵要义、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李敏李诗娟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建设既要重视理论课程,也要重视实践课程。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结合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二者的结合关键要回答好"结合何以必要"和"结合何以可为"这两个问题。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结合是对思政课建设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必然要求。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结合,要探索"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师资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大小课堂的考核评价机制。

    高校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

    基于思政课的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探析

    张林霞任仲平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塑形的大学阶段进行文化自信教育至关重要。基于新时代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教育上存在着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不强、对西方文化辨识度不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度不高等问题,文章建议应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而高校思政课则是其关键所在。应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高校思政课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着力,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让大学生主动承担起新时代赋予坚守传统、传承文明、创新发展的重任,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思政课

    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心理的产生根源及应对策略——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李佳芳段鹏超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文章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心理进行研究发现,行为态度、外在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认知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意愿具有重要影响。改善"慢就业"现象,高职院校应优化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建立高层次需要,提升就业动力;推进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推进日常教育与就业教育协同发展,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慢就业"心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

    《领导科学论坛》征稿与体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