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黄金祥

双月刊

1008-6927

xuebao1@hebau.edu.cn

0312-7521043

071001

河北保定市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Education)
查看更多>>综合性学术期刊。自1999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研究和探索农村教育科学与实践,报道农林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成果,促进我国农林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目前,本刊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以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诺普信班”为例

    周利娟黄继光刘宏斌徐汉虹...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鼓励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华南农业大学凭借植物保护学科和农药学学科的明显特色,与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创建“诺普信班”,进行创新型植保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设置3个方面确定诺普信班的运行管理模式,结合班级运行保障措施,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摸索和探讨.在合作办学中,学生对专业认识更全面,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企业提高了科研实力和形象;高校增加了实习场所;教师提高了专业水平.

    校企合作诺普信班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的植物保护专业建设

    卢海博沈福英李鸿强温燕...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用技能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河北北方学院以植物保护专业为试点,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对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革以弥补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内容涵盖师资队伍建设、生产实习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以此全面提升实用技能型植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农药学研究生培养及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慕卫刘峰李北兴刘会香...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加工与应用技术课题组探索了一系列培养、激励、保障机制,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培养和能力提升的方法和途径.如:定期课题汇报,组成“传帮带”研究小组,全员参加开题答辩等,并从物质奖励和满足研究生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两方面试行了一系列激励措施.通过多年努力和实践,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均有大幅度提升.实验室的保障和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工作热情,科研视野得到了拓展,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系统锻炼,科研水平得到了稳步提高.

    农药学研究生科研能力激励机制

    基于过程评价的“植物化学保护”考试方法探索

    张金林张利辉刘颖超康占海...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植物化学保护”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差、所学知识掌握不扎实的突出问题,河北农业大学“植物化学保护”教学团队通过改变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构成比例、强化学习过程评价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教学问题.通过对植物保护专业2013-2015级本科生的考试改革实践,初步取得了预期效果,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增强,专业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植物化学保护考试改革学习过程评价

    虚拟仿真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王勇高艳清韩立荣冯俊涛...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仿真教学是现阶段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建立的全新教学模式,它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将现实无法实现的教学内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呈现,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及质量.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农林高等院校“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现状,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级植物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例,分析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虚拟仿真教学在“植物化学保护”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优势,为虚拟仿真在“植物化学保护”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植物化学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农产品安全检测”课程教学探索与思考

    吴华冯俊涛马志卿江志利...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安全检测”课程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新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从该课程的先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内容选择、体验式教学方法探索以及教学思考与体会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特别是理论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MOOC”以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吸引力,革新传统教学方法,以期为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农产品安全检测”课程制药工程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基于农林特色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高艳清王勇李健韩立荣...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农林高校的大环境中,制药工程专业作为工学学科,其课程的讲授既要遵循专业的培养方案,又要注重与农学知识相结合.“化工原理”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使学生从大学基础理论课顺利过渡到工程专业课,起到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多年从事“化工原理”的教学工作并致力于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提出了“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即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大量列举实例以及逻辑化的思维方式等手段使农林背景下的工科课程变得既有用又有趣.

    化工原理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江志利冯俊涛马志卿胡兆农...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设的“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课程的历史沿革、课程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学方法研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该课程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待进一步改进之处进行了探讨.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知识构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结合“对分课堂”和“学生讲课”等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

    农药生物测定田间药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模式与质量监控体系研究——基于浙江商科类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Logistic分析

    傅智园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响应《教育规划纲要》与《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与海外高校建立和开展合作办学项目成为了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由于各高校的探索程度不同,项目运行模式各异,教学质量监管缺乏统一的标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问题和矛盾仍然层出不穷,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受到质疑,在国内外研究中也发现了存在于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质量问题和潜在风险.针对浙江省商科类合作办学案例的调研,使用SPSS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假设理论模型,探索适合于浙江商科类高校的合作办学项目运行模式和质量监控体系,为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质量,切实融入西方教育方法,匹配就业市场需求提供保障.

    中外合作办学办学模式教学质量高等教育模型构建

    新工科背景下农林高校工农融合发展探索

    虎晓红刘合兵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工科中的新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强度支撑并推进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随着“新工科”这一概念的提出,农科类高校农科和工科的相关度越来越高,以新工科反哺农科,对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有重要意义.为了突破学科壁垒,加速工农的融合发展,分析了农科类高校的优势以及从学科发展的协调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数据的利用程度方面的不足,探讨了在工农融合发展的理念下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共享部分数据的策略.通过加快工农的融合发展,可以为农科发展带来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新工科计算思维现代农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