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喻大昭

半月刊

0439-8114

hbnykxzz@126.com

027-87389334

430064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湖北农业科学/Journal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1997~2004年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该刊以为科研、生产和“三农”服务为宗旨,以学术性和实用性为特色,面向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科技人员,报道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生物技术、栽培?育种、土肥?植保、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农业工程、检测分析、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MODIS-MOD09Q1数据的雅氏落叶松尺蠖灾区提取及其适生气候特征分析

    青格乐黄晓君百里嘎Ganbat Dashzebeg...
    169-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MODIS-MOD09Q1遥感数据,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和近红外波段反射率(NIR)3个易获取且与虫害发生程度具有响应的指标,划分灾区受害度等级植被指数的变化,构建虫害综合指数(PCI)模型,实现雅氏落叶松尺蠖(Eeannis jacobssoni)灾区信息快速提取。在此基础上,借助气温和降水量数据,结合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揭示了害虫适生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利用虫害综合指数能够准确提取害虫灾区严重度信息,其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5。00%和0。81;雅氏落叶松尺蠖适宜于冬季、春季降水量较少、夏季降水量较多,气温不宜太高的气候,这与其生物学特性相吻合。该气候与大兴安岭林区相似,入侵风险较大,应引起中国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雅氏落叶松尺蠖(Eeannisjacobssoni)MODIS-MOD09Q1灾区数据提取适生气候特征

    基于AT80C51单片机的物联网农业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实现

    车鹏飞
    17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人工灌溉方式存在的灌溉不智能、不及时等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AT80C51单片机的物联网灌溉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温度与湿度传感器获取农田环境状况,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到远程数据中心。同时,该系统配套了灌溉系统阈值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需要对抽水泵进行调节控制。当系统判断农田土壤干旱时,环境条件触发系统阈值后及时抽水灌溉,使土壤始终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经仿真试验和实际测试,以春、夏季不同生长阶段温室生菜为研究对象,智能灌溉下每株植物地上部分平均鲜重比传统人工灌溉至少增加11。31%;春、夏季智能灌溉的平均排水量分别比传统人工灌溉低64。96%和63。47%;春、夏季智能灌溉的灌溉用水效率分别比传统人工灌溉高68。03%和98。61%。该系统运行稳定,相关试验数据和试验现象符合预期。

    AT80C51物联网农业智能灌溉系统传统人工灌溉

    基于融合影响因素PSO-Prophet模型的农产品价格预测

    刘合兵王一飞王垒席磊...
    185-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价格预测的准确度,在Prophet模型中融入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EPU)等影响因素,并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利用国际大蒜贸易网中的日价格数据,将该方法应用于山东省大蒜的价格预测。结果表明,融合影响因素的PSO-Prophet模型大蒜价格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比Prophet模型分别降低了82。88%、82。86%和77。49%。融合影响因素的PSO-Prophet模型可以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价格预测融合影响因素Prophet模型PSO-Prophet模型农产品

    卷烟配方模块价值计量分析模型研究

    王林左平聪闫铁军管雨涵...
    190-194,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配方模块质量评价方法存在主观性、盲目性等缺点,以及其所造成的配方模块质量与其实际生产、使用存在较大偏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生产数据的配方模块价值计算方案,挖掘由配方模块实际使用情况衡量配方模块价值与配方模块质量的关系,以该方案计算结果作为表征配方模块综合质量的指标,并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和统计分析方法验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感官指标(香气、烟气、味感、香型)与档次显著正相关,化学指标(烟碱CV、糖碱比)与档次无显著相关性,档次作为配方模块质量的评估方案太过主观。而配方模块价值与感官指标、化学指标均显著相关,说明配方模块价值是结合了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的综合体现,因此更适合用来代表配方模块的质量;配方模块价值计算方案充分考虑了卷烟实际生产运作的特点,更加贴合生产实际,能够更好地为卷烟配方模块的生产和使用提供指导。

    卷烟配方模块价值评价历史生产数据BP神经网络算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建筑物识别及占用耕地建房自动化监测——以湖南省长沙市X村为例

    石珊胡兵杨丛瑞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占用耕地建房现象,基于深度学习和图像分析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监测方法,通过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的预处理,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化监测模型,有效判定目标影像中的每个像元格是否占用耕地建房。以湖南省长沙市X村为例,横向比较U-Net、SegNet、DeepLabV3p模型的识别能力。结果表明,当学习率为0。01、批大小为2、迭代次数为100次时,U-Net模型对建筑物的识别结果最佳;该模型共发现66宗潜在占用耕地建房案例,识别结果准确率高且耗时短;该模型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及方法,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土地执法监察的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及资源。

    深度学习U-Net模型自动化监测建筑物识别占用耕地土地执法湖南省长沙市

    农牧交错地带撂荒地遥感识别研究——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为例

    叶鹏帅杨海镇马涛胡碧霞...
    199-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对耕地及时、准确的识别,借助遥感技术对农牧交错地带撂荒地进行识别提取,摸清撂荒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调用研究区Sentienel-1和Sentienel-2遥感影像并进行预处理,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开展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并通过GEE平台获取研究区2017-2022年NDVI月最大值合成数据,结合撂荒地样本和非撂荒地样本NDVI夏、NDVI春差值和NDVI夏、NDVI秋差值,设定分割阈值来提取研究区撂荒地。研究区2017-2022年总体分类精度OA均≥0。85,Kappa系数均≥0。80,整体分类效果良好,可以进行后续的耕地提取;从水平尺度看,研究区撂荒地集中分布在南北山地,其次分布在沿湟水河两岸;从垂直尺度看,随着海拔上升,撂荒率呈正态分布,撂荒地集中分布在2 000~2 500 m,撂荒率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与坡度的增加会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和农业机械的难以利用有很大关系。相较于传统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研究,借助GEE平台开展的撂荒地识别研究能够快速获悉区域尺度下的撂荒地分布情况,为提取该地区撂荒地和土地利用保护提供参考。

    耕地撂荒地空间分布特征GEENDVI撂荒率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鸡血藤ISSR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李金梅王一婷潘丽梅黄晓东...
    206-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鸡血藤的入药部位藤茎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进行DNA提取,利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和构建。结果表明,鸡血藤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为DNA模板60 ng,Taq酶2。00 U,Mg2+浓度1。75 mmol/L,dNTP浓度 0。25 mmol/L,引物浓度0。20 μmol/L,最佳退火温度44。6℃。从100条ISSR引物筛选出20条适合鸡血藤的ISSR引物。

    鸡血藤ISSR分子标记引物筛选正交设计体系优化

    中国主要油茶产区山茶炭疽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王义勋徐小文郑露黄俊斌...
    212-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主要油茶产区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炭疽病优势种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的16个地理种群168个菌株为供试材料,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16个地理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B)为 98。9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 0。28,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s)为0。43,遗传相似度(I)平均为0。834,遗传距离(D)平均为0。183,表明山茶炭疽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且异质性较强,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相关性。湖北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和广西5个省级种群总基因多样度(Ht)为0。274 8,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17 4,基因流(Nm)为0。466 4,表明山茶炭疽菌5个省级种群虽然被分化,但是不存在基因流动现象(Nm<1)。

    山茶(CamelliaoleiferaAbel.)炭疽菌(Colletotrichumcamelliae)ISSR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结构油茶产区

    抚州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张国靖刘平辉朱传民
    218-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抚州市为研究区,构建抚州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2021年抚州市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程度及其耦合协调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1年抚州市新型城镇化以及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其耦合协调度在这个阶段由 0。259 6提高至0。654 1,新型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也由中度失调型转变为中度协调型,耦合协调度逐年增高,总体表现为城镇化滞后型。因此提出要正确认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耦合关系,结合抚州市发展现状,采取适合抚州市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同时兼顾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确保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抚州市

    江苏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

    朱婷陈志豪
    225-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通过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2-2021年江苏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二者的地区差异较大;江苏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呈现地区不平衡的特征,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呈现不同的发展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鉴于此,提出因地制宜和城乡统筹等建议,为江苏省制定差异化的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政策、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提供有益参考。

    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