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喻大昭

半月刊

0439-8114

hbnykxzz@126.com

027-87389334

430064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湖北农业科学/Journal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1997~2004年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该刊以为科研、生产和“三农”服务为宗旨,以学术性和实用性为特色,面向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科技人员,报道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生物技术、栽培?育种、土肥?植保、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农业工程、检测分析、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

    王高田建林曾婷张娟...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安全状况,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分析2010-2020年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运用PSR模型,选取17个指标建立张家界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估2011-2021年张家界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2010-2020年,耕地、林地、草地是张家界市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水域、建设用地占比较少;2010-2020年,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较明显,除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外,耕地、草地和水域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2011-2021年,张家界市土地生态安全各子系统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0。324 4上升至0。744 2,土地生态安全等级经历了不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的变化过程,土地生态环境问题有所改善,但距离理想安全状态仍有一定差距,在未来生态环境工作中,要针对性地处理阻碍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因子,补齐短板。

    土地利用变化生态安全评价PSR模型张家界市

    甘肃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时序特征及影响因素

    张园园渠丽萍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甘肃省为研究区,在测算甘肃省2000-2020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基础上,采用Tapio脱钩模型和LMDI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甘肃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的贡献值为3 755。78万t,但是增长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发展间呈弱脱钩状态,虽然经济发展导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不断增加,但这种增速要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且脱钩指数持续下降,逐渐接近于强脱钩状态。经济发展是造成甘肃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结构对其产生负向影响,而土地碳排放密度、经济发展、能源利用和人口规模则对其产生正向影响。

    土地利用碳排放Tapio脱钩分析时序特征LMDI模型甘肃省

    淡水生态系统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研究进展

    张利平吕慧唐佳玲王贵春...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活动和气候环境对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细菌通常占淡水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总量的90%以上,淡水生态系统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改变显著影响其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动力学中的作用。通过对比不同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等)、不同环境介质(水体、沉积物、河岸土壤等)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分析了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物理化学因素,介绍了现有研究细菌群落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已有的研究表明,未来还需对多种淡水生态系统和其他环境介质中的细菌群落展开系统测量和研究,为环境监测和保护淡水生态系统提供基础信息。

    淡水生态系统细菌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

    冯家湾海洋牧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张潇予郑丽娟莫亚平谢良汉...
    78-8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海南省文昌市冯家湾海洋牧场及其附近海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9年9月(秋季)和2020年3月(春季)对其海域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并应用冗余分析(RDA)研究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春、秋两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门40属109种,主要由硅藻(78种)和甲藻(30种)组成。浮游植物密度季节间差异明显,秋季高于春季。秋季的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春季的主要优势种为粗根管藻(Rhizosolenia robusta)。秋季对照区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均高于投礁区,春季则反之。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盐度和水温分别是秋季和春季影响冯家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冗余分析冯家湾海洋牧场

    臭椿canthin-6-one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作用

    赵美荣李永春李春颖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研究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canthin-6-one生物碱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菌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微量稀释法、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其抑菌活性,并通过测定胞外相对电导率、内容物释放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从细胞膜角度分析其抑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canthin-6-one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8。0 μg/mL,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85 μg/mL。处理后的菌体胞外相对电导率和内容物释放量显著增加,同时菌体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亦有显著升高。这表明canthin-6-one引起了禾谷镰刀菌细胞膜氧化损伤,导致膜完整性丧失及透性增强,从而抑制菌丝生长。

    臭椿(Ailanthusaltissima)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生物碱抑菌作用细胞膜

    山豆根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宋利沙蒋妮张占江韦树根...
    89-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山豆根(Sophora tonkinensis Radix)菌核病病原菌,利用柯赫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基于形态特征、菌丝融合群测定、细胞核荧光染色以及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山豆根菌核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属于融合群AG-1。98%恶霉灵可溶性粉剂(SP)、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WG)、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EC)、10亿/g哈茨木霉菌悬浮剂(SC)、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对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61 1、0。575 7、0。074 8、0。284 3、0。740 5 mg/L。

    山豆根(SophoratonkinensisRadix)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室内药剂筛选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

    球孢白僵菌利用D-PPA合成D-HPPA的发酵条件优化

    彭继兰余杰刘宗求王金华...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利用R-(+)-2-苯氧基丙酸(D-PPA)合成R-(+)-2-(4-羟基苯氧基)丙酸(D-HPPA)的能力,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球孢白僵菌生物合成D-HPPA的液态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当D-PPA初始添加浓度为40 g/L时,液态发酵最优条件为葡萄糖38。70 g/L、蚕蛹粉15 g/L、FeCl21。0 g/L、接种量15%(V/V)、pH 6。6及发酵温度28℃时,D-HPPA的产量为(25。10±0。43)g/L,D-HPPA的产率为57。24%±0。97%,比优化前提高了159%。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液态发酵条件优化R-(+)-2-(4-羟基苯氧基)丙酸Plackett-Burman设计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

    22种金花茶显微结构差异分析

    苏梦雪姚涵雅董志鹏高慧...
    10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生药学常规的显微鉴定方法,观察22种金花茶[Camellia petelotii(Merr。)Sealy]根、茎、叶组织结构及粉末显微特征。结果表明,22种金花茶叶片粉末均可见(环纹、螺纹或孔纹)导管、草酸钙簇晶及不规则石细胞(分枝状),气孔不定式;毛瓣金花茶有较多的非腺毛,显脉金花茶含有大量草酸钙簇晶,大叶金花茶具有晶鞘纤维。22种金花茶的叶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栅栏组织内均可见草酸钙簇晶散在,栅栏组织在叶片内排列成1~3层;海绵组织内散有大型分枝状石细胞和草酸钙簇晶。陇瑞和大叶金花茶叶主脉有相连的2束维管束,其余金花茶均只有1束维管束。22种金花茶茎横切面主要分为木栓层、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和髓部5部分,根据茎横切面的皮层及韧皮部中石细胞数量可将金花茶分成2类,防城、扶绥、大叶、显脉及恩城金花茶茎横切面的皮层及韧皮部有石细胞环,其他金花茶茎横切面皮层及韧皮部的石细胞较少或极少。22种金花茶根横切面主要分为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4部分,对根的解剖结构指标分析发现,大叶金花茶的木质化导管直径较大,是其他金花茶的3~4倍,具有鉴别意义。

    金花茶[Camelliapetelotii(Merr.)Sealy]粉末特征显微结构

    红乌杂交天麻栽培及其不同海拔的质量比较

    张泽志陈盛虎周才华马兆成...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海拔1 800m处栽培红乌杂交天麻(Gastrodia elata Blvme。)商品麻、麻种,分析红乌杂交天麻箭麻农艺性状相关性。在海拔1 800、500 m处栽培红乌杂交天麻商品麻并进行产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拔1 800m处栽培红乌杂交天麻商品麻,箭麻的数量少、单个重、产量高,箭麻单个重量与块茎长、块茎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海拔500 m相比,在海拔1 800m处栽培的红乌杂交天麻,箭麻的单个块茎鲜重、干重、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天麻素与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均显著较高。在栽培红乌杂交天麻麻种时,麻种数量、产量、市场价格及栽培效益均较高。

    红乌杂交天麻(GastrodiaelataBlvme.)不同海拔农艺性状质量相关分析

    民族药水河剑水提和醇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及抗炎镇痛有效部位筛选

    周楚惠邓青梅陈勇杨温玲...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水河剑(Diplazium lanceum)药材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初步研究,并筛选水河剑药材具有抗炎镇痛效果的极性部位。使用最大给药量测定方法对小鼠灌胃给药,得到水河剑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最大耐受量(MTD),考察水河剑用药的安全性;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及热板法考察水河剑不同极性部位的镇痛效果;采用小鼠耳肿胀法考察水河剑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的抗炎效果;用ELISA法,测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中、低)对小鼠耳部二甲苯致炎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河剑水提物及醇提物急性毒性试验中均未能得到半数致死量(LD50),水河剑药材水提物和醇提取物最大耐受量分别为238。0、165。2 g/kg;水河剑药材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小鼠的舔足时间都有所延长;水河剑药材不同极性部位均对小鼠扭体有抑制效果,各组镇痛率为11。14%~40。36%,其中镇痛效果最好的为乙酸乙酯部位,其次为石油醚部位;水河剑药材不同部位均对小鼠耳肿胀有抑制效果,各组耳肿胀抑制率为24。71%~48。47%,乙酸乙酯及石油醚部位抗炎效果最好;乙酸乙酯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PGE2)炎症因子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所下降,乙酸乙酯低、2中剂量组的IL-1β、PGE2含量及乙酸乙酯低剂量组的TNF-α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水河剑(Diplaziumlanceum)最大耐受量急性毒性试验抗炎镇痛有效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