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孙景亮

双月刊

1672-9900

skx@vip.sina.com

022-26154611 26154612

300250

天津市河北区金钟河大街238号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Journal Water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以水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为主题,主要报导水电工程中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反映国内外在水资源、水环境、水市场、水土保持、环境工程、工程仿真、水电规划、设计、施工、测量、地质、岩土及水工试验等领域中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重要进展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WAT模型的典型喀斯特流域水文响应与干旱评估——以赤水河流域为例

    尚朵朵杨金礼吴洋洋张营...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喀斯特地貌的赤水河流域因其独特的水文特性,对水资源管理和防旱减灾构成了严峻挑战.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评估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在此区域的适用性,模拟赤水河流域的日径流量变化和分析干旱年份的时空演变特征,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研究结论如下:SWAT模型在赤水河流域显示出良好的适用性,在校正期和验证期的R2和ENS值均超过了 0.70,表明模型能够可靠地模拟流域的水文过程;模型所预测的逐日径流量与实际观测数据在趋势上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特别是在6-8月的汛期,模型的预测能力表现尤为突出;经由SWAT模型计算的CI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能够客观地反映赤水河流域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从而为干旱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SWAT模型赤水河流域逐日径流量水文模拟干旱评估

    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体系能力评估

    朱明明姚瑞虎秦景赵凌云...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洪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中造成人员伤亡较为严重的灾种类型,已成为我国防洪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梳理重庆市2016-2020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内容,客观分析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成效,构建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体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果表明,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满足目前防御需求.

    山洪灾害成效防御体系

    白格堰塞体溃决洪水计算分析

    李鹏飞赵洋王生茂孙淑贞...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预测堰塞体溃决洪水对下游城镇的淹没情况,采用堰流与负波波额流量相交法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的试验公式,对溃决洪水和洪水演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得出"11·3"白格堰塞体溃口处最大流量175175.94 m3/s,比实测值33900 m3/s大4.17倍,整个堰塞体库容泄空时间需4.88 h.计算得出下游断面处最大洪峰流量和实测洪峰流量相比,误差在10.7%~127.7%之间变化,并随着下游断面位置离溃口处位置越远,计算误差越小.越靠近溃口处的断面,洪水流量过程线成尖型,远离溃口处的断面,洪水流量过程线越平缓,断面水深过程线的变化规律和断面流量过程线变化趋势一致.

    堰塞体负波波额流量相交法溃决洪水洪水演进洪峰流量

    "1·23"地震引发新疆玉山古西河堰塞体稳定性分析

    惠康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新疆阿合奇县2024年1月23日地震影响,玉山古西河河岸坍塌,导致出现1处堰塞湖.为探究该处堰塞湖规模,分析其安全稳定性,依据航测数据对照相关规范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现状反演模拟堰塞体渗透系数,以堰塞体及堰塞湖地质情况分析为基础,结合堰塞体堰身渗流稳定计算分析,得出堰塞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发生全断面溃坝的风险较低.研究成果可为阿合奇县玉山古西河堰塞体下游保护工作,以及临近影响区域内的防护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地震堰塞湖堰塞体稳定评价工程处理措施

    基于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台特玛湖合理规模分析

    郑伟任玲慧赵新风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输水是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保护的重要举措,而台特玛湖湖面的维持是塔里木河综合治理的"试金石".分析生态输水下的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的地下水位变化,结合同期台特玛湖面面积动态过程,分析生态输水下的湖面面积变化规律,探讨台特玛湖今后的适宜规模.结果表明:与2019年相比,2022年同期湖面面积缩小了39.0%,地下水埋深平均下降了 17.9%~42.3%;地下水埋深与湖面面积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地下水埋深变化对湖面面积变化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康拉克断面、两河交汇断面的地下水埋深对湖面面积的变化的滞后时间为1年.为提高生态水利用效率,提出了科学的生态输水方向.

    地下水位面积适宜规模

    滁州市滁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与科学优化

    黄保千吴雯雯柏正林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滁州市滁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实施,制定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计划提供技术支撑,调查统计供水工程,分县(区)分析水资源量,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用水结构、用水水平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流域地表水开发利用潜力不大,地下水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农业用水占比大,为主要用水户;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及耕地灌溉用水指标高于周边用水水平先进市及安徽省平均值,用水水平有提升空间和潜力;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提出了措施建议.

    滁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措施

    闸下非淹没水流的丁坝水槽试验与数值模拟

    马宇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闸下非淹没水流特性,现综合运用数学模型构建与水槽试验开展相关研究,并选取入流速度作为度量指标,对非淹没大尺度丁坝群累积效应展开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非淹没大尺度丁坝群河流系统中,速度累积效应微弱,而湍流强度的累积效应随流速增大而增强.该研究成果可为闸下非淹没丁坝群的优化布局提供借鉴指导.

    非淹没水流累积效应丁坝

    走航式雷达在水库坝址测流中的应用

    宋金伟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水库下游均为天然河道,河床几乎都为不规则断面,流速变化复杂,各类发电放水、生态放水、泄洪放水等水量均难以准确掌握.根据某水库下游天然河道断面实际情况,采用走航式雷达波测流系统开展各类放水流量测流,通过率定成果显示满足测流精度,可供类似水库下游河道测流提供借鉴.

    天然河道不规则断面流量变化走航式雷达波测流系统

    天津市典型片区雨水管道沉积物状况调查研究

    周志华董祯张彤宇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开展雨水管道本底调查,利用声呐成像仪进行管道淤泥深度勘测,掌握了天津中心城区7个片区40条雨水管道沉积物淤积状况.结果表明:区域雨水管道沉积物普遍存在,管段中沉积物平均淤深58.1~647.3 mm,管段的最大淤积系数均值43.5%;建筑工地、菜市场及老旧居民小区附近管道淤积情况较为严重,商务区、学校、新建居民小区附近管道淤积情况相对较轻;采用公式法,按照管段最大淤积系数均值43.5%计算,相应过流能力减小52.6%.调查分析结果可为城市雨水管道清淤改造、地表水体污染控制等提供参考.

    沉积物声呐成像仪管段淤积系数粒径分布过流能力

    张家口市白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研究

    王佳王永亮孙云峰张博雄...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全面掌握张家口市白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水平、科学诊断环境风险问题和症结、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体系为目标,以保障流域环境安全为出发点,通过数据资料收集整理、现场勘查、统计分析模拟等方法,系统识别白河流域环境风险,模拟评估典型突发水污染事件情景,设计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构建白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体系,并提出突发水污染事件防控建议.

    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体系白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