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孟庆仁

月刊

1006-6233

hbyxzzs@heinfo.net;hbyxbjb@heinfo.net

0314-2155002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翠桥路河北医学杂志社

河北医学/Journal Hebei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1997年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入编中国期刊网,主要报道全国各省市医疗、卫生、科研、管理的成果和进展以及新经验。以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对象。本刊辟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中医中药、预防保健、调查报告、临床护理、卫生及医院管理、专家讲座、文献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腔镜下乳晕入路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侯玉飞敖亚洲齐艳涛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腔镜下乳晕入路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对甲状旁腺功能影响。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 年3 月至 2023 年 1 月双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术13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全乳晕入路行甲状腺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30例,传统颈前入路行甲状腺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100 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1d、7d、1 个月、3 个月、6 个月的血清甲状旁腺素和血钙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7d、3 个月、6 个月的血清甲状旁腺素和血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两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和血钙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全乳晕手术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术后均给予口服或静脉补钙治疗。6 个月后,全乳晕入路组血清甲状旁腺素<15pg/mL者4 例,传统入路组11 例。6 个月后,血钙低于2。0mmoL/L者全乳晕入路组2 例,传统颈前入路组4 例。结论:对于甲状腺全切术,全腔镜下乳晕入路与传统颈前入路二者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有美容需求的患者,全腔镜下乳晕入路甲状腺全切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全腔镜下乳晕入路传统颈前开放入路甲状腺旁腺功能

    超声NT及LC联合母血分子标志物评估高危妊娠产妇妊娠结局的价值

    陈高进张童茜冯菲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颈项透明层厚度(NT)、子宫颈长度(LC)联合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D 二聚体(D-D)评估高危妊娠产妇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在我院就诊的高危妊娠产妇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分为有不良妊娠结局组和无不良妊娠结局组,比较两组 NT、LC、动脉 S/D、PI、RI 以及血清B-HCG、PAPPA、D-D的差异,以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和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有不良妊娠结局产妇的B-HCG、PAPPA、D-D和NT分别为(2。28±0。62)mom、(0。72±0。16)mom、(351。12±82。80)mg/L和(3。78±0。81)mm,明显高于无不良妊娠结局产妇(1。75±0。41)mom、(0。57±0。15)mom、(295。33±85。52)mg/L和(3。31±0。64)mm(P<0。01),而LC为(24。49±4。53)mm,明显低于无不良妊娠结局产妇(31。01±5。12)mm(P<0。01)。B-HCG、PAPPA、D-D水平与NT呈正相关(P<0。05),而与LC呈负相关(P<0。05)。NT、LC联合B-HCG、PAPPA、D-D预测高危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911(95CI:0。848~0。974),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9。20%和96。30%,P<0。01。结论:NT、LC及B-HCG、PAPPA、D-D与高危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有相关性,在预测高危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中有较好的价值。

    高危妊娠妊娠结局颈项透明层厚度子宫颈长度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妊娠相关血浆蛋白D二聚体

    3D smart mA调控技术对不同BMI患者图像采集时间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杨慧玲张硕赵文哲杨柳青...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3D智能管电流(3D smart mA)调控技术对不同体质量指数(BMI)患者图像采集时间、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择取的 180 例行胸部CT扫描患者选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 年6 月至2022 年12 月期间所收治,按照BMI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18。5 kg/m2≤BMI≤23。9kg/m2,n=75)、B组(23。9kg/m2<BMI≤26。9 kg/m2,n=62)、C 组(26。9 kg/m2<BMI≤30。5 kg/m2,n= 43)。所有患者均使用 3D smart mA 调控技术,对比三组图像采集时间、图像采集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三组图像采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73,P>0。05);两位医师对肺部不同层面图像质量(IQS)评分进行评价,Kappa 一致性非常好(Kappa 值= 0。768、0。812、0。861);三组肺部不同层面IQ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肺部不同层面 CT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BMI增加而下降(P<0。05),三组肺部不同层面图像标准差(SD)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 DLP、ED 均低于 B、C 组,B组DLP、ED低于C组(P<0。05)。结论:不同BMI患者应用 3D smart mA 调控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3D智能管电流调控技术体质量指数图像采集时间、图像采集质量辐射剂量

    铸瓷高嵌体修复治疗老年恒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及对邻牙关系恢复咬合情况的影响观察

    伍松叶怀光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铸瓷高嵌体修复治疗老年恒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及对邻牙关系恢复、咬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年9 月至2022 年10 月于广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6 例(116 颗患牙)恒牙牙体缺损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修复材料不同分为树脂组57 例(57 颗患牙)和铸瓷高嵌体组59 例(59 颗患牙),树脂组行树脂直接填充,铸瓷高嵌体组行铸瓷高嵌体修复。修复后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美学效果,修复即刻及修复6 个月后咬合情况,修复前和修复6 个月后牙周健康[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结果:修复 6 个月后,铸瓷高嵌体组 USPHS 满意度、美学效果评分、患侧正中咬合百分比均高于树脂组(P 均<0。05);龈沟出血指数、GI、PLI 水平均低于树脂组(P 均<0。05)。结论:铸瓷高嵌体修复在老年恒牙牙体缺损治疗中效果显著,美学效果、咬合功能及牙周健康均优于树脂直接填充。

    恒牙牙体缺损铸瓷高嵌体修复邻牙关系咬合功能美学效果牙周健康

    窄带成像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形态特征差异及对息肉性质的鉴别价值

    蔡萍宋治杨茜刘亚芳...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窄带成像内镜(NBI)下的结直肠息肉形态特征差异及其对息肉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21 年2 月至 2023 年 2 月接受结直肠内镜检查且确诊为结直肠息肉样病变患者126 例(768 颗息肉)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检出息肉的大小、形态、表面黏膜情况,根据病理学结果将息肉分为非瘤性息肉和癌前病变息肉,并计算 NICE 分型判别息肉性质的价值,并绘制ROC曲线。结果:高级别上皮瘤变息肉中直径≥1。0cm的息肉占比显著高于管状腺瘤、炎性息肉、炎性息肉(P 值均<0。003),管状绒毛状腺瘤中直径≥1。0cm 的息肉占比显著大于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P值均<0。003);管状绒毛状腺瘤中直径≥1。0cm的息肉占比显著大于炎性息肉(P<0。003);高级别上皮瘤变息肉的山田分型与绒毛状腺瘤、增生性息肉的山田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03);绒毛状腺瘤中分叶状息肉占比显著高于管状腺瘤、高级别上皮瘤变、炎性息肉、管状绒毛状腺瘤、增生性息肉(P 值均<0。003);管状腺瘤、炎性息肉、管状绒毛状腺瘤、增生性息肉黏膜表面光滑的占比率显著高于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瘤变(P 值均<0。003);NICE 分型标准判断结直肠息肉瘤性或非瘤性息肉的灵敏度为88。62%、特异度为90。94%、漏诊率为 11。38%、误诊率为 9。06%。结论:在 NBI 下,不同病理学类型的结直肠息肉形态特征、大小、表面黏膜特征相比较有显著差异,且NBI检查对于鉴别诊断结直肠息肉性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窄带成像内镜结直肠息肉鉴别诊断

    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价值

    杨秋婷朱艳君范永丽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在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 2020 年至 2022 年 82 例老年(60 岁以上)ITP 患者为观察组,50 例老年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on-immune thrombocytopenia,NITP)(包括肝硬化病人25 例、血液病15 例、其他肿瘤患者10 例)患者为对照1 组,同期收集50 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2 组。采集血液,利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血液粘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PLT)、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RP)、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后血液粘度、RP、PDW、MPV、P-LCR情况。结果:治疗前各组结果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PDW、MPV、网织血小板比率均高于对照1 组和对照2 组,血液粘度低于对照1 组和对照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 组和对照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观察组血小板减低,PDW、MPV升高越明显,血液粘度越低,观察组及对照组在疾病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结果比较分析,观察组重度和轻中度患者治疗后的血液粘度、PLT均高于治疗前(P<0。05),RP、P-LCR、PDW、MPV 均明显减低并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对于评估老年ITP 病因诊断及病情评估价值效果显著,同时对预后疗效评估有积极作用,可为临床提供充分的诊断支持。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老年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

    PCOS不孕合并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其与促排卵结局的关系分析

    邹璇李进蒋韬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S)发生情况及其与促排卵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3 年4 月收治的PCOS 不孕患者 225 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MS的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S分为MS组和非MS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分析MS 与促排卵结局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25 例PCOS 不孕患者,31 例患者合并MS,占比为 13。78%;MS 组 BMI(≥24kg/m2)、腰围(≥88cm)、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FPG(≥126mg/dL)、TG(≥150mg/dL)、FINS、HOMA-IR水平高于非MS组,HDL-C(≥59mg/dL)水平低于非 MS 组(P<0。05);MS组排卵率、临床妊娠率低于非 MS 组(χ2 =6。745;χ2 =5。292,P<0。05);采用二元 Logistic 分析,年龄(≥30 岁)、腰围(≥88cm)、MS(是)、FINS、HOMA-IR、雌二醇(E2)、睾酮(T)、抗苗勒管激素(AMH)均为影响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COS 不孕患者 MS 发生率较高,其促排卵结局与MS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促排卵结局受年龄、腰围、MS、FINS、HOMA-IR、E2、T、AMH 等因素的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促排卵结局

    肠道菌群代谢相关产物与6~9岁健康儿童骨骼肌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龙海旭詹红艳陆影李巧香...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代谢相关短链脂肪酸(SCFAs)与6-9 岁健康儿童骨骼肌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在2021 年12 月至2023 年1 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这项横断面研究。总共有 176 名参与者(68 名女孩和108 名男孩)纳入本研究。采用双 X 射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骨骼肌质量指标,并根据骨矿物质密度(BMD)对参与者进行分层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粪便中 SCFAs 的浓度。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粪便SCFAs与骨骼肌质量的关系。结果:根据 TBLH 骨密度参考值计算 Z值,纳入研究的儿童被分层为Z得分≥0 的正常BMD(n=120)和Z得分<0 的低BMD(n=56)。与正常BMD组相比,低BMD组的TB BMD、TBLH BMD、LS BMD、PELV BMD、TSM/TBF、ASM/AFM均显著降低(P<0。05),和TSM、ASM均显著增加(P<0。05)。与正常 BMD 组相比,低 BMD 组的粪便戊酸水平显著增加(P<0。05),和乙酸、丁酸、总SCFAs水平显著降低(P<0。05)。校正协变量和 FDR 校正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BLH BMD、PELV BMD与丁酸、戊酸和总 SCFAs 显著正相关(β= 0。15~0。23,P<0。05)。结论:粪便丁酸、戊酸和总SCFAs与6~9 岁健康儿童的BMD呈正相关。

    短链脂肪酸儿童骨矿物质密度骨骼健康

    miR-181b miR-210 miR-126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表达及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刘洋赵巧棉李海燕张思宇...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微小 RNA-181b(miR-181b)、miR-210、miR-126 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中的表达及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3 例HDP 单胎孕妇作为观察组,以病情严重程度为依据将其设为妊娠期高血压(GH 组,62例)、轻度子痫前期(MP 组,90 例)及重度子痫前期(SP 组,61 例)3 个亚组;另选取同期同医院收治的78 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miR-181b、miR-210、miR-126 相对表达量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并分析 HDP 患者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iR-181b、miR-210 相对表达量及IL-1β、IL-6、IL-17、TNF-α、MCP-1、VCAM-1 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 miR-126 相对表达量及 IL-10 均比对照组低(P<0。05)。GH 组 miR-181b、miR-210 相对表达量及IL-1β、IL-6、IL-17、TNF-α、MCP-1、VCAM-1 均比MP 组及SP 组低,且MP 组比SP 组低(P<0。05);GH组miR-126 相对表达量及IL-10 均比MP 组及SP 组高,且MP 组比SP组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DP 患者 miR-181b、miR-210 相对表达量与 IL-1β、IL-6、IL-17、TNF-α、MCP-1、VCAM-1 均呈正相关,与IL-10 呈负相关(P<0。05);HDP 患者 miR-126 相对表达量与IL-1β、IL-6、IL-17、TNF-α、MCP-1、VCAM-1 均呈负相关,与IL-10 呈正相关(P<0。05)。结论:miR-181b、miR-210 在HDP 中呈高表达,miR-126 在HDP 中呈低表达,且三者与HDP 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微小RNA-181b微小RNA-210微小RNA-126

    两种抗感染药物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预后比较

    王亮亮王凯曹继飞尉玉杰...
    15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 年1 月至 2023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105 例重症肺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3)和 B 组(n=52),A 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B 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咳嗽、肺阴影、肺啰音、体温恢复时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7d后,两组患者严重程度[肺部感染量表(CPIS)、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Murray肺损伤量表(MLIS)]、血气指标[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炎症因子[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咳嗽、肺阴影、肺啰音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P 均<0。05);治疗 7d 后,两组患者CPIS、APACHE Ⅱ、MLIS评分、PaCO2、炎症因子(WBC、CRP、PCT)水平均显著降低,B 组水平变化大于A组(P 均<0。05);部分血气指标(SpO2、PaO2)水平显著升高,B组水平变化大于A组(P 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均可减轻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及临床症状,改善血气状况,缓解炎症反应,但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效果更佳。

    重症肺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炎症因子血气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