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孟庆仁

月刊

1006-6233

hbyxzzs@heinfo.net;hbyxbjb@heinfo.net

0314-2155002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翠桥路河北医学杂志社

河北医学/Journal Hebei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1997年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入编中国期刊网,主要报道全国各省市医疗、卫生、科研、管理的成果和进展以及新经验。以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对象。本刊辟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中医中药、预防保健、调查报告、临床护理、卫生及医院管理、专家讲座、文献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替格瑞洛联合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吴路路史生金李嘉伟苗鹏飞...
    586-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160 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单组 80 例。两组均给予PCI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氧化应激损伤、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 CD40 配体(sCD40L)、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活化血小板糖基化复合物(PAC-1)的差异,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 周、24 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均升高,两组组间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氧化应激损伤指标及 hs-CRP、NT-proBNP、sCD40L、PAC-1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 4 周、24 周 hs-CRP、NT-proBNP、丙二醛(MDA)、sCD40L、PAC-1 均下降,观察组治疗 4 周、24 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 周、24 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升高,观察组治疗4 周、24 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MACE 发生率为 7。50%(6/80)低于对照组的 18。75%(15/80)(P<0。05),累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5%(11/80)与对照组的11。25%(9/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 PCI 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减轻患者氧化应激损伤,降低 hs-CRP、NT-proBNP 等表达水平,减少MACE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替格瑞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氧化应激损伤不良心血管事件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高碳酸血症临床疗效及对血气分析炎性因子的影响

    关文霞靳建峰马小军
    593-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NI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分析、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 年4 月至 2023 年 4 月治疗的118 例A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 58 例(采用氧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60 例(采用NIV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结果:对照组(63。79%)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81。67%)(P<0。05);两组治疗前的PaO2、pH、PaC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aO2、pH、PaCO2 差值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IL-6、IL-10、TNF-α 水平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 IL-6、IL-10、TNF-α 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 CD3+、CD4+、CD4+/CD8+水平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D3+、CD4+、CD4+/CD8+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NIV治疗可提高A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指标与T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无创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高碳酸血症血气分析

    高频超声与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的临床价值

    毛佶胡泽莹朱贤胜
    597-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比较高频超声与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诊断中的诊断效能,探讨临床诊断该病的优势诊察手段。方法:收集2021 年3 月至2023 年4 月期间疑似踝关节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80 例,术前均给予高频超声及SWE超声弹性检查,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比高频超声及 SWE 在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高频超声及SWE对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的诊断效能。并对关节腔积液、距骨骨软骨损伤、肌腱损伤、骨折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①80 例患者经关节镜证实均有损伤,其中 42 例完全撕裂,35 例部分撕裂,3 例为韧带损伤;高频超声检查中47 例完全撕裂,30 例部分撕裂,3 例韧带损伤。高频超声联合SWE检查中43 例完全撕裂,35 例部分撕裂,2 例韧带损伤。②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借助SPSS软件进行一致性分析,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高频超声与关节镜诊断之间的一致性系数Kappa=0。644(P<0。001),且两者之间在Ⅰ级损伤(χ2 =0。000,P =1。000)、Ⅱ级损伤(χ2 =0。648,P =0。421)、Ⅲ级损伤(χ2 =0。633,P=0。426)中均无统计学差异。高频超声联合SWE与关节镜诊断之间的一致性系数Kappa=0。857(P<0。001),且两者之间在Ⅰ级损伤(χ2 =0。206,P =1。000)、Ⅱ级损伤(χ2 = 0。000,P=1。000)、Ⅲ级损伤(χ2 =0。025,P=0。874)中均无统计学差异。③高频超声Ⅰ级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高频超声联合SWEⅠ级损伤AUC为0。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Ⅱ级损伤AUC为0。802,高频超声联合SWEⅡ级损伤 AUC 为 0。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Ⅲ级损伤AUC为0。831,高频超声联合SWEⅢ级损伤 AUC 为 0。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高频超声与高频超声联合SWE在关节腔积液、距骨骨软骨损伤、肌腱损伤中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骨折中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 SWE 在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对于损伤分级具有较高的判断力,也可用于判断踝关节合并性损伤。

    急性距腓前韧带损伤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高频超声诊断效能

    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的比较

    梁冠标阳诺李昌钤李泳朋...
    603-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入路与经肋间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接受胸腔镜下经剑突肋缘下或经肋间入路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患者157 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剑突组(n=56)或经肋间组(n=102),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剑突组与肋间组各纳入 52 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胸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卧床时间、自主按压镇痛泵次数及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d、3d及5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肌红蛋白(Mb)、神经生长因子(NGF)、肌酸磷酸激酶(CPK)、前列腺素 E2(PGE2)水平。结果:经剑突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37±1。05)d、卧床时间(1。37±0。65)d、住院时间(6。07±1。82)d、术中出血量(72。26±9。41)mL、胸腔引流量(248。74±80。41)mL、自主按压镇痛泵次数(3。72±0。98)次、住院费用(3。10±0。84)万元均较经肋间组(3。02±1。31)d、(1。92±0。70)d、(7。31±2。13)d、(85。33±12。69)mL、(325。96±95。22)mL、(8。41±2。17)次,(3。76±1。22)万元少(t=2。792、4。152、3。192、5。966、4。468、14。204、3。213,P 均<0。05);术后1d、3d及5d,经剑突组 Mb、CPK、NGF、PGE2 均较经肋间组低(P<0。05);术后 1d、7d及1 个月、3 个月,经剑突组疼痛 VAS 评分均较经肋间组低(P<0。05);经剑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92%(1/52)较经肋间组17。31%(9/52)低(χ2 =7。081,P<0。05)。结论:相较于胸腔镜下经肋间入路,经剑突肋缘下入路纵隔肿物切除术可明显减轻患者肌肉损伤及疼痛程度,手术安全、可靠,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住院费用相对较少。

    纵隔肿物胸腔镜手术剑突肋缘入路肋间入路倾向性匹配

    血清白介素-6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关系

    许爱华顾涛李云方飞...
    609-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白介素-6(Interleukin,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m,PCT)及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3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86 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治愈/好转组与死亡组的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患儿不同时期血清IL-6、PCT、CRP 水平,分析影响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86 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治愈/好转组有77 例患儿,死亡组有9 例患儿(死亡组患儿在12h内死亡 4 例,2d 死亡 2 例,3d死亡2 例,5d死亡1 例)。在发病 12h、12~36h 内以及 7d 内,死亡组 IL-6>7pg/mL 比例、PCT>0。5ng/mL比例、CRP>10mg/mL比例均高于治愈/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是否胎膜早破、是否为早产儿、有无黄疸、以及分娩方式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龄、出生时体重、0~6 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0~6 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IL-6、PCT、CRP 是影响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血清IL-6、PCT、CRP 水平是影响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监测血清IL-6、PCT、CRP 水平,或可为临床调整新生儿败血症治疗策略提供可靠参考资料。

    白介素-6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新生儿败血症预后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溶栓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影响因素分析

    张峰季流葛春阳李海山...
    613-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溶栓治疗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行急诊介入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05 例,按照溶栓内24h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34 例与非END组71 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END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ND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显示,END 组和非 END 组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和责任大血管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组和非END组责任大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显示,END组与非END组入院时NIHSS评分、溶栓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Lp-PLA2 水平和脂蛋白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END 组与非 END 组发病至溶栓时间、D-二聚体和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责任大血管狭窄程度、入院时NIHSS评分、溶栓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Lp-PLA2 和脂蛋白 a为影响END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溶栓治疗后END发生率较高,且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责任大血管狭窄程度、入院时 NIHSS 评分、溶栓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Lp-PLA2 和脂蛋白a为影响END独立危险因素。

    急性脑梗死急诊介入溶栓治疗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影响因素

    关节镜下高位关节内与小切口低位关节外结节间沟下LHBT切断固定治疗伴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SIS的对照研究

    吴冯春廖明新黄杰鑫林伟明...
    618-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高位关节内与小切口低位关节外结节间沟下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the Biceps Tendon,LHBT)切断固定治疗伴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峰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的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9 年月12 月至2022 年12 月在我院诊治的伴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SIS患者92 例,其中45 例接受关节镜下高位关节内LHBT切断固定治疗(观察A组),47 例接受小切口低位关节外结节间沟下LHBT切断固定治疗(观察B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各维度评分及总分、Constant肩关节评分评分、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协会(ASE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 UCLA 各维度评分、患者满意度及总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但与观察B 组比较,观察 A 组 UCLA 各维度评分、患者满意度及总分治疗前后的差值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Constant、ASES 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但与观察B 组比较,观察A组Constant、ASES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明显更低(P<0。05)。与观察B组95。74%比较,观察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00%明显更低(P<0。05)。结论:与关节镜下高位关节内 LHBT 切断固定治疗相比较,小切口低位关节外结节间沟下LHBT切断固定治疗伴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SIS 患者,可更有效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关节镜高位关节内肱二头肌长头腱小切口低位关节外结节间沟下肱二头肌长头腱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峰撞击综合征

    癫痫患者脑电图异常和血清BDNF GFAP miR-7-5p表达特征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白杨杨越齐会珍
    623-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癫痫患者脑电图异常和 BDNF、GFAP、miR-7-5p 表达特征,并探究各指标与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7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期间治疗的 294 例癫痫患者为对象,采用MoCA评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据此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得分≥26 分的 198 例患者纳入认知正常组,得分<26 分的 96 例患者纳入认知障碍组,患者均接受脑电图检查、血清 BDNF、GFAP、miR-7-5p检测,比较组间脑电图检查异常情况及血清 BDNF、GFAP、miR-7-5p 表达差异,并探究上述指标与认知障碍的关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进行分析可知认知障碍组患者的Mo-CA各项评分均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与认知正常组患者相比,认知障碍组患者脑电图无异常占比降低,认知障碍组患者脑电图痫样放电、脑电图慢波发放的发生率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与认知正常组患者相比较,认知障碍组BDNF、miR-7-5p 降低,GFAP 升高(P<0。05)。通过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的MoCA评分与血清中的BDNF和miR-7-5p表达呈正相关,与其GFAP 表达呈负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 BDNF、miR-7-5p 及 GFAP 表达对癫痫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836、0。845、0。957。结论:伴有认知障碍的癫痫患者脑电图异常特征以脑电图痫样放电、脑电图慢波发放为主,血清BDNF、miR-7-5p表达低于认知正常的癫痫患者,GFAP表达高于认知正常的癫痫患者,且血清BDNF、miR-7-5p 及 GFAP 表达对癫痫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癫痫脑电图异常认知障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纤维酸性蛋白miR-7-5p

    三腔二囊管3种固定方法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压迫止血中的效果观察

    郭蕾赵丽芳路伟
    629-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三腔二囊管3 种固定方法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压迫止血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2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传统固定组、鼻塞固定组、乒乓球固定组各 70 例,其中传统组采用传统法固定三腔二囊管,鼻塞固定组采用鼻塞法固定,乒乓球固定组采用乒乓球法固定。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有效率、出血控制时间、输血量、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鼻黏膜破损、室息、胸闷、胸骨后疼痛、咽喉部损伤)及气囊破损率、置管成功率差异,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 6 个月时出血相关生化指标(血红蛋白、尿素氮、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差异。结果:止血有效率、置管成功率组间比较结果均为乒乓球固定组(97。44%、100%)>鼻塞固定组(94。87%、97。14%)>传统固定组(87。50%、78。57%),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出血控制时间、输血量)依次为乒乓球固定组<鼻塞固定组<传统固定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6 个月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升高幅度依次为乒乓球固定组>鼻塞固定组>传统固定组;尿素氮浓度明显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依次为乒乓球固定组>鼻塞固定组>传统固定组;三组患者再出血率、气囊破损率、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鼻塞固定法及传统固定法相比,乒乓球固定三腔二囊管有效提高临床止血疗效,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且具有较高成功率。

    三腔二囊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止血效果

    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巫敬文周琦石陈信军杨林...
    635-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18 年1 月至2022 年6 月清远市中医院的80 例跟骨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正骨手法辅助治疗,对照组实施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学参数,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疼痛程度、跟骨参数、足踝功能以及并发症予以分析。结果:组间对比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VAS 疼痛评分均下降,以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 Gissane 角、Bohler 角、Pitch 角、足踝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术前,两组术后 Gissane 角、Bohler 角、Pitch 角均增大,足踝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issane 角、Bohler角、Pitch 角、足踝评分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38%,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5。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065,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够配合手术进程,弥补不能充分暴露的缺点,达到良好复位的目的,并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程度,促进足部功能与骨折端解剖结构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跟骨骨折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中医正骨顺势复位加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