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孟庆仁

月刊

1006-6233

hbyxzzs@heinfo.net;hbyxbjb@heinfo.net

0314-2155002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翠桥路河北医学杂志社

河北医学/Journal Hebei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1997年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入编中国期刊网,主要报道全国各省市医疗、卫生、科研、管理的成果和进展以及新经验。以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对象。本刊辟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中医中药、预防保健、调查报告、临床护理、卫生及医院管理、专家讲座、文献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髂筋膜阻滞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作用

    王可心刘忠王梦楠张亚楠...
    1120-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髂筋膜阻滞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了 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2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髂筋 膜阻滞,试验组接受复方倍他米松和髂筋膜阻滞。比较了两组患者在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TLR4/NF-KB信号通路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参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麻醉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术中输液量等参数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48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2h的疼痛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7d和14d,观察组的髋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4d,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48h的血清TLR4和NF-κ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前的血清TLR4和NF-κB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倍他米松联合髂筋膜阻滞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恢复髋关节活动度,并与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相关,且安全有效。

    髋关节置换术复方倍他米松髂筋膜阻滞镇痛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MRI-SWI T1WI T2FLAIR增强序列检查特征比较观察

    冯天保许超陈真
    1125-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敏感加权成像(MRI-SWI)、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在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初步诊断怀疑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完成了 MRI检查,包括 MRI-SWI、T1WI、T2WI、T2FLAIR检查,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各种MRI检查方式对于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结果:MRI-SWI正确诊断97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计准确检出病灶数量177个,T1WI正确诊断7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计准确检出病灶数量121个,T2WI正确诊断77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计准确检出病灶数量132个,T2FLAIR正确诊断8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计准确检出病灶数量143个,MRI-SWI对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检出率高于 T1WI、T2WI、T2FLAIR(x2=28。698、P<0。05,x2=22。299、P<0。05,x2=16。257、P<0。05);T2FLAIR 对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检出率高于 T1WI(x2=7。211、P<0。05);T1WI、T2WI 对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76、P>0。05);T2FLAIR、T2WI对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72、P>0。05);T1WI海绵状血管瘤病灶主要表现为混杂信号(43。80%)、其次为低信号(30。58%);T2WI海绵 状血管瘤病灶主要表现为混杂信号(49。24%),主要特征为病灶中央呈点状或网格状高信号,周围边缘低信号,称之为"铁环征",其次为低信号(35。61%);T2FLAIR海绵状血管瘤病灶主要表现为类圆形或者圆形的混杂信号(58。33%),病灶内部显示为爆米花或者网格状,其次为低信号(34。09%);MRI-SWI海绵状血管瘤病灶主要表现为低信号(95。48%),主要显示病灶的周围含铁血黄素区域及瘤体,病灶周边及内部显示片状或点状低信号;T1WI、T2WI、T2FLAIR、MRI-SWI鉴别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74。23%、79。38%、84。54%、100%,特异度分别为85。71%、83。93%、78。57%、94。64%。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接受MRI检查的情况下,MRI-SWI序列 较T1WI、T2WI、T2FLAIR序列具有更高 的诊断价值。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和Hcy水平及其与TSH的关系分析

    马望雯赵燕萍李文亚
    1130-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和Hey水平及其与TSH的关系。方法:择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亚临床甲减患者119例(亚临床甲减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体检指标各项正常者121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人群血脂代谢、Hcy、TSH水平。比较亚临床甲减组中亚1组、亚2组血脂代谢、Hey水平。经偏相关系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脂代谢、Hey水平与TS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亚临床甲减组TC、TG、LDL-C、Hcy、TSH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亚临床甲减组、对照组HDL-C、FT3、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2组TC、LDL-C、Hcy水平均高于亚1组(P<0。05)。亚2组、亚1组TG、HDL-C、FT3、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年龄、BMI、吸烟史、FPG及TSH因素,结果得知TSH是TC、TG、LDL-C、Hcy水平异常的危险因素,而TSH与HDL-C线性回归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血脂代谢和Hcy水平发生一定变化,且会受到TSH的影响,故应加强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血脂代谢和Hcy水平监测,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视角来评估和管理亚临床甲减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血脂代谢HcyTSH

    尿酸白蛋白比值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预测价值分析

    哈尼克孜·喀斯木米海力·马然木马依彤
    1134-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目的是评估尿酸白蛋白比值(UAR)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相关性,评估UAR对CSF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单中心研究,回顾性分析610名因胸痛在新疆医科大学心脏中心行冠脉造影患者,收集电子病历资料和冠脉造影结果,根据是否存在CSF分组。采用多模型校正的方法评估尿酸(UA)、白蛋白(ALB)以及UAR与CSF发生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及RCS曲线评估上述指标与CSF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相对于对照组,CSF组男性占比较高,而且吸烟、饮酒比例较高。CSF组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UA以及UAR水平偏高,ALB水平偏低(P均<0。05)。多模型校正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水平UA(OR:1。010,95%CI:1。007~1。013,P<0。001)、UAR(OR:1。513,95%CI:1。341~1。707,P<0。001)以及低水平 ALB(OR:0。794,95%CI:0。733~0。860,P<0。001)是CS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UA、ALB以及UAR对CSF发生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中UAR表现最好(P均<0。05)。RCS曲线分析提示UAR与CSF发生风险整体表现为正相关趋势。结论:UAR与CSF相关,可能是预测CSF的有用生物标志物。

    冠状动脉慢血流尿酸白蛋白尿酸白蛋白比值

    IPS e.max press热压铸造陶瓷全冠及二氧化锆全瓷冠对前牙修复患者牙龈健康美观度的影响

    刘小瑜陈西文庄梦瑶张美玲...
    1140-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IPS e。max press热压铸造陶瓷全冠及二氧化锆全瓷冠对前牙修复患者牙龈健康、美观度的影响,为前牙美学修复的材料选择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接受前牙修复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52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以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及修复后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边缘密合度、继发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观察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等显著小于对照组,龈沟液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12个月后,观察组P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二氧化锆全瓷冠,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具有良好的前牙美学修复效果,可降低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牙龈健康,并能提高前牙美观度。

    IPSe.maxpress铸瓷全冠二氧化锆全瓷冠牙龈指数龈沟液炎性因子

    腹腔镜下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魏标陈山陈新马小鹏...
    1145-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就诊的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从接受腹腔镜下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的患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55例纳入观察组,从接受采取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术前和术后5d的阑尾炎症状缓解情况[阑尾炎炎症反应(appendicitis inflammatory response,AIR)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术前、术后48h和术后5d的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 气时间、体温 恢复正常时间、下 床活动时间、住 院时间、术后 并发症 发生率均低于 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两组患儿的AIR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的时点效应、组间效应及时点和组间的交互效应均可影响CRP、PCT、WBC水平的变化(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积极效果,减少术后 并发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患儿快速恢复。

    腹腔镜经脐单部位阑尾切除术小儿阑尾炎效果炎症因子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频超声不同参数弹性成像的特征分析及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元敏姚晓军谢淑慧刘峰...
    1150-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频超声、不同参数弹性成像的特征,并分析其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就诊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依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高频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比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患者高频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参数,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绘制ROC探讨高频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59例(61。46%),未转移37例(38。54%);淋巴结转移组腋窝淋巴结皮质厚度、腋窝淋巴结纵径、纵横径比值大于未转移组,周 边型或混合型血流模式占比、淋巴门消失占比高于未转移组(P<0。05);转移组最大弹性模量值、弹性数据离散度值、病灶与周边组织比值大于未转移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皮质厚度大、腋窝淋巴结纵径大、纵横径比值大、周边型或混合型血流模式、淋巴门消失、最大弹性模量值大、弹性数据离散度值大、病灶与周 边组织比值大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淋 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皮质厚度、腋窝淋巴结纵径、纵横径比值、血流模式、淋巴门消失、最大弹性模量值、弹性数据离散度值、病灶与周边组织比值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833、0。782、0。758、0。721、0。646、0。714、0。685、0。730),联合诊断价值更高(AUC=0。908)。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高频超声、超声弹性成像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用于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淋巴结转移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外周血miR-155及miR-132表达水平及其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分析

    张琳董鹏汪宁张若...
    1156-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足(DF)感染患者外周血miR-155及miR-132表达水平及其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2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纳入T2DM 组,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93例T2DM 合并DF感染患者,纳入DF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miR-155、miR-132水平,分析DF感染患者外周血miR-155、miR-132水平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根据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分级标准将DF感染患者A级、B级、C级、D级,比较不同下肢血管病变程度DF感染患者外周血miR-155、miR-132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外周血miR-155、miR-132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DF感染组miR-155水平高于T2DM 组,miR-132水平低于T2DM 组(P均<0。05);miR-155高表达组DF溃疡病程、创面面积、Wagner分级Ⅳ级占比大于低表达组,而miR-132高表达组DF病程、创面面积、Wagner分级IV级占比小于低表达组,8周后DF溃疡愈合率大于低表达组(P均<0。05);A级至D级DF感染患者miR-155水平依次升高,而miR-132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Spearman分析显示,miR-155表达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而miR-132表达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DF感染患者外周血miR-155高表达,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miR-132低表达,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呈负相关。

    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miR-155miR-1322型糖尿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联合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对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诊断价值

    蔡蓉蓉施平平顾春燕
    1160-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MIF)联合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CXCL16)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诊的150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分为高危型HPV感染组(n=40)和低危型HPV感染(n=110)。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经阴道镜活检检查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n=100)。对研究组患者均采用HPV-DNA分型试剂盒检测;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MGB1和CXCL1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MIF染色强度。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HMGB1、MIF和CXCL16差异;对比低危型和高危型HPV感染组HMGB1、MIF和CXCL16差异;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HMGB1、MIF和CXCL16联合检测对高危型HPV感染诊断价值;Spearman相关性分析HMGB1、MIF和CXCL16与不同HPV感染分型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HMGB1、CXCL16水平和MIF阳性细胞占比得分显著更高(均P<O。05);与低危型HPV感染组相比,高危型HPV感染组血清HMGB1、CXCL16水平和 MIF阳性细胞占比得分显著更高(均P<0。05);ROC工作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MGB1、MIF和CXCL16单独及联合诊断高危型HPV感染的AUC分别为0。748、0。684、0。791和0。934,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显著高于单独检测(Z=2。577、3。152、2。096,均P<O。05);Spearman相 关性结 果显示HMGB1、MIF和CXCL16与不同HPV感染 分型存在显著正相关(r=0。615、0。633、0。649均P<O。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血清HMGB1、CXCL16水平和MIF阳性细胞占比得分显著高于低危型和对照组,临床检查中应用HMGB1、MIF和CXCL16联合检测可提升高危型HPV感染临床诊断率,为临床提供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和治疗依据。

    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感染高迁移率族蛋白B1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 ADAMTS19的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高隽赵晓娟靳新星
    1165-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A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及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19(ADAMTS19)的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手术切除的EC患者8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组织及癌旁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采用Phi相关系数分析EC组织中STAT3、ADAMTS19表达的相关性。根据EC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分为STAT3、ADAMTS19阳性/阴性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STAT3、ADAMTS19阳性/阴性表达EC患者生存曲线,并通过Cox回归分析影响EC患者预后的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癌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对EC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EC组织STAT3阳性表达率升高,ADAMTS19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EC组织中STAT3与ADAMTS19表达呈负相关(φ=-0。443,P<0。001)。STAT3、ADAMTS19表达与EC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82例EC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69。51%(57/82)。STAT3阳性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60。71%低于STAT3阴性表达组88。46%,AD-AMTS19阳性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88。89%高于ADAMTS19阴性表达组64。06%(P<0。05)。FIGO 分期Ⅲ期、肌层浸润深度≥ 1/2、低分化、淋巴结转移、STAT3阳性为E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D-AMTS 19阳性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癌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联合预测EC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60,大于癌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单独预测的0。758、0。750(P<0。05)。结论:EC组织STAT3高表达、ADAMTS19低表达,二者表达呈负相关,与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且STAT3、ADAMTS19表达联合对EC患者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子宫内膜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A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及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19病理参数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