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ncRNA PSMA3-AS1 调节miR-140-3p/DDX5 轴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姜琨白峻峰李文海
    1445-1450,1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 RNA人蛋白酶体 α亚基 3 型的反义 RNA1(PSMA3-AS1)调节 miR-140-3p/DEAD box p68 RNA 解旋酶(DDX5)轴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q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 40 例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PSMA3-AS1、miR-140-3p、DDX5 表达.将A549 细胞分为:control组、si-NC组、si-PSMA3-AS1 组、si-PSMA3-AS1+inhibitor-NC组、si-PSMA3-AS1+miR-140-3p inhibitor组,qRT-PCR检测转染效率;MTT法、流式细胞仪、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DDX5 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0-3p与PSMA3-AS1 和DDX5 的关系;构建肺癌裸鼠模型,分为si-NC、si-PSMA3-AS1 组,测量肿瘤质量与体积,qRT-PCR检测移植瘤组织中miR-140-3p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Ki-67、DDX5 蛋白表达.结果 在肺癌组织/细胞系中,PSMA3-AS1 mRNA、DDX5 蛋白表达升高,miR-140-3p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敲低PSMA3-AS1 表达可显著抑制A549 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降低PCNA、MMP-2、vimentin、DDX蛋白表达,促进miR-140-3p、Bax、E-cadherin表达及细胞凋亡(P<0.05);下调miR-140-3p,可减弱敲低PSMA3-AS1 对A549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40-3p与PSMA3-AS1、miR-140-3p与DDX5 存在靶向调控关系(P<0.05);体内实验显示,抑制PSMA3-AS1 表达可显著降低移植瘤质量和体积,降低 Ki-67、DDX5 表达水平,升高 miR-140-3p 表达(P<0.05).结论 敲低PSMA3-AS可能通过调节miR-140-3p/DDX5 轴,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EMT,促进细胞凋亡.

    LncRNAPSMA3-AS1miR-140-3p/DDX5轴肺癌增殖凋亡上皮间质转化

    绞股蓝皂苷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骨肉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易正洪高进贤
    1451-1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绞股蓝皂苷(Gyp)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HMGB1-RAGE)信号通路对骨肉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0~400 μmol/L)绞股蓝皂苷处理MG63 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将MG63 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绞股蓝皂苷低、中、高浓度组(Gyp-L组、Gyp-M组、Gyp-H组,50、100、200 μmol/L Gyp)、绞股蓝皂苷高浓度+过表达 HMGB1 阴性对照组(Gyp-H+pcDNA-NC 组,200 μmol/L Gyp+转染 pcDNA-NC 质粒)和绞股蓝皂苷高浓度+过表达 HMGB1 组(Gyp-H+pcDNA-HMGB1 组,200 μmol/L Gyp+转染pcDNA-HMGB1 质粒).Edu检测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小室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ELISA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白介素-6(IL-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通路、凋亡及EMT相关蛋白.随后建立骨肉瘤移植小鼠模型,在体检验绞股蓝皂苷对骨肉瘤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25~400 μmol/L的绞股蓝皂苷能降低MG63 细胞活力.与Control组相比,Gyp-L组、Gyp-M组和Gyp-H组细胞Edu阳性率、细胞侵袭数、划痕愈合率、TGF-β、MMP-9 和IL-6 水平及 Bcl-2、HMGB1、RAGE、N-cadherin和VE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及 Bax和 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过表达 HMGB1 可部分逆转绞股蓝皂苷对骨肉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P<0.05).小鼠移植瘤实验结果表明,绞股蓝皂苷可显著抑制小鼠骨肉瘤移植瘤的生长(P<0.05).结论 绞股蓝皂苷对骨肉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有关.

    绞股蓝皂苷高迁移率组框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信号通路骨肉瘤恶性生物学行为

    熊果酸对妊娠期糖尿病期间高糖诱导的滋养层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吕桂雪曹勋荣田君续晓楠...
    1458-1462,1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熊果酸对高糖诱导的滋养层细胞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可能的潜在机制.方法 将人HTR-8/SVneo滋养层细胞系分为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模型组(25 mmol/L葡萄糖)、低剂量组(25 mmol/L葡萄糖+1 μmol/L熊果酸)、中剂量组(25 mmol/L葡萄糖+3 μmol/L熊果酸)、高剂量组(25 mmol/L葡萄糖+5 μmol/L熊果酸).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乳酸脱氢酶(LDH)细胞毒性检测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细胞毒性和凋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相应试剂盒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IL-1β、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用于分析Toll-样受体 4(TLR4)/髓系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Bcl-2蛋白表达,以及IL-10、SOD和CAT水平均显著降低,而LDH释放量、细胞凋亡率、Bax、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及TNF-α、IL-1β和M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细胞活力、Bcl-2 蛋白表达,以及IL-10、SOD和CAT水平均显著升高,而LDH释放量、细胞凋亡率、Bax、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及TNF-α、IL-1β和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熊果酸对能够通过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来防止GDM期间高糖诱导的滋养层细胞损伤,这可能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激活来实现.

    熊果酸滋养层细胞妊娠期糖尿病炎症氧化应激TLR4/MyD88/NF-κB通路

    炎调方通过PD-1/PD-L1通路抑制脓毒症大鼠T淋巴细胞衰竭的实验研究

    王文清王庆熊旭东方荣...
    1463-1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炎调方对脓毒症大鼠T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表面表面程序性死亡蛋白(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雄性)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炎调方组.盲肠结扎穿孔(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于造模后 12、24、48、72 h采集外周血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各 5 只大鼠),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CD3+、CD4+、CD8+比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CD4+及CD8+表面PD-1、PD-L1 表达水平.结果 白介素-6(IL-6)在脓毒症模型组 12h分泌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降钙素原(PCT)在模型组 24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炎调方组在 12h降低IL-6 的水平(P<0.05),24 h时明显降低IL-6、PCT的水平(P<0.01).模型组CD3+、CD4+、CD8+比例早期分泌开始减少,48 h分泌达最低点(P<0.01);炎调方组在 48h时可升高 CD3+、CD4+、CD8+比例,提高CD4+/CD8+的比值而具体调节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功能.模型组CD4+、CD8+表面PD-1、PD-L1 表达水平早期 24h即表达增多(P<0.01),72 h表达最多;炎调方组 24h时即可抑制PD-1、PD-L1 的表达水平而具体改善T细胞衰竭的作用.CD4+的比例与CD4+表面PD-1、PD-L1 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CD8+比例与CD8+表面PD-1、PD-L1 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脓毒症早期 48h内即出现了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功能衰竭引起的T细胞免疫抑制.炎调方能在脓毒症早期改善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D-1/P-L1 通路有关.

    炎调方脓毒症T淋巴细胞衰竭PD-1/PD-L1通路

    血清miR-30a-3p联合H.pylori抗体检测对老年人群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汪甜刘满华王雅洁余愿...
    1468-1471,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微小RNA-30a-3p(miR-30a-3p)联合幽门螺杆菌(H.pylori)抗体检测对老年人群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12 月进行胃镜检查的 87 例老年人群胃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n=39)、早期胃癌组(n=27)和进展期胃癌组(n=21);同期选取 33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 PCR法(qRT-PCR)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miR-30a-3p表达水平和H.pylori抗体;比较 4 组血清miR-30a-3p水平及H.pylori抗体阳性率;比较H.pylori抗体阳性与阴性者血清miR-30a-3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群早期胃癌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0a-3p、H.pylori 抗体对老年人群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早期胃癌组和进展期胃癌组血清miR-30a-3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CAG组、对照组,早期胃癌组、进展期胃癌组和CAG组H.pylori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纳入的 87 例胃部疾病患者和 33 例健康体检者中,H.pylori抗体阳性者血清miR-30a-3p显著低于H.pylori抗体阴性者(P<0.05);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0a-3p、H.pylori抗体阳性为影响老年人群发生早期胃癌的相关因素(P<0.05);血清miR-30a-3p联合H.pylori抗体诊断老年人群早期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57,优于血清 miR-30a-3p、H.pylori 抗体各自单独诊断(Z 二者联合-miR-30a-3P=2.680、Z 二者联合-H.pylori抗体=4.577,P=0.007、P<0.001),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5.19%、96.67%.结论 血清miR-30a-3p在老年人群早期胃癌患者中呈低表达,H.pylori抗体阳性率较高,二者联合检测对老年人群早期胃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微小30a-3p幽门螺杆菌抗体老年人群早期胃癌诊断价值

    lncRNA SNHG18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王天一倪晓辰张爱莉林佳虎...
    1472-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SNHG18 基因在膀胱癌组织膀胱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10 月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 42 例,应用RT-qPCR检测SNHG18 基因在 42 例膀胱癌组织及 3 株膀胱癌细胞(5637、T24、SW780)中的表达情况;构建过表达载体pcDNA3.1-SNHG18 与敲低载体SNHG18 分别转染膀胱癌细胞,应用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来观察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SNHG18 在膀胱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的膀胱上皮组织和膀胱上皮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HG18 的表达量与性别、年龄、有无吸烟、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间无相关性(P>0.05);过表达SNHG18 可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敲低SNHG18 可增强膀胱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结论 SNHG18 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量降低,与临床参数无关,与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有关.

    SNHG18膀胱癌LncRNA恶性生物学行为

    ICU患者并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黎朝政苗玉吴珍黄绮华...
    1478-1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并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 2021 年2 月至2023 年2 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2 例ICU住院患者,其中2021 年2 月至2022 年9 月的280 例患者作为训练集构建预测模型,2022 年10 月至2023 年2 月的122 例患者作为验证集进行外部验证.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危险因素的联合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验证其准确性.结果 训练集280 例患者中有15 例发生CRBSI(5.4%),验证集122 例患者中有8 例发生CRBSI(6.6%),2 组CRBS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7,P=0.634).训练集中多因素分析显示,导管留置时间、导管滑动/滑出、白细胞、白蛋白是ICU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与验证集的 C-index 分别为 0.904 和 0.87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45 和 0.822.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有较好的临床获益性.结论 基于CRBSI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预测ICU患者发生CRBSI风险,能帮助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列线图预测模型

    核型分析联合其他遗传学检测技术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马丽爽霍平楚伟杜润璇...
    1483-1486,1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核型分析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或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或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标记技术(BACs on Beads,BoBs)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因高龄行产前诊断的 930 例孕妇,全部行核型分析,联合BoBs检测 420 例,联合SNP array检测 343 例,联合FISH检测 167 例,分析其染色体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930 例胎儿中,核型异常192 例(20.7%),三体综合征中以21-三体居多,性染色体异常中以克氏征居多.在核型联合其他检测中,联合SNP array检测可显著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1,P=0.013).对于染色体嵌合体的诊断,核型联合FISH检测可更精准地确定嵌合类型及比例.孤立性高龄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相对较低,高龄合并无创高危胎儿染色体异常率最高,在高龄合并超声软指标中,随超声软指标数目增多,染色体异常率随之升高(P=0.001).高龄孕妇年龄与核型异常、非整倍体尤其 21 三体的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孤立性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相对较低,高龄合并无创高危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高,随超声软指标数目增多、孕妇年龄增长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核型联合FISH检测可更精准地确定嵌合类型及比例,核型分析联合其他检测尤其与SNP array技术可显著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有利于遗传咨询及再生育指导,是高龄孕妇首选的产前诊断方案.

    高龄孕妇核型分析SNParray技术BoBs技术FISH技术

    超声检查在颈动脉斑块角度测量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新生血管的相关性研究

    杜平马利菊孙许锋朱立博...
    1487-1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颈动脉斑块角度测量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 年 4 月至 2023 年 4 月颈动脉粥样软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患者 148 例作为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分为脑梗死组(n=63 例)和非脑梗死组(n=85 例).2 组均完成超声检查,借助线阵探头对颈动脉斑块角度、软斑块厚度、颈动脉面积狭窄率进行计算;2 组患者均行颈动脉斑块剥脱术治疗,采用超声造影检查2 组新生血管检出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颈动脉斑块角度与新生血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斑块厚度、斑块面积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脑梗死组斑块近心端角度大于非脑梗死组(P<0.05);2 组均经超声造影完成新生血管检出率测定,其中,脑梗死患者新生血管检出 46 例,占比为 73.02%,高于非脑梗死组(新生血管检出 22 例,检出率为25.88%)(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表明,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患者中新生血管检出率与斑块厚度、斑块面积无相关性(P>0.05);与斑块近心端角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超声检查用于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患者中能准确地测量斑块的角度、厚度,且与新生血管存在强相关性,通过超声能更好地理解颈动脉斑块的生物行为,为预防脑卒中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直观预测评估斑块的易损性,是影像学评估和管理预防脑卒中的无损伤手段.

    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斑块角度新生血管相关性

    NICU早产儿给予母亲心音联合语音刺激优化体格发育的临床实践

    赵苗苗沈飞李芳陈秀利...
    1492-1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给予母亲心音联合语音刺激对其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ICU接受治疗的 86 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2 组,每组 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母亲心音联合语音刺激进行干预,比较 2 组的体格发育情况、进奶量和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出生后第 5、10 天的头围分别为(32.76±1.57)cm、(33.78±1.68)cm,对照组分别为(31.89±1.53)cm、(32.71±1.71)cm,观察组出生后第 5、10 天的头围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后第 5、10 天的身长分别为(45.98±2.71)cm、(46.83±2.77)cm,对照组分别为(44.71±2.51)cm、(45.45±2.63)cm,观察组出生后第5、10 天的身长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后第5、10 天的体重分别为(2 109.59±136.81)g、(2 389.71±146.71)g,对照组分别为(2 002.63±132.27)g、(2 215.59±143.28)g,观察组出生后第 5、10 天的体重重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后第 5、10 天的进奶量分别为(181.15±38.67)mL、(371.76±55.97)mL,对照组分别为(141.26±32.66)mL、(313.57±46.24)mL,观察组出生后第 5、10 天的进奶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 74.42%(P<0.05).结论 NICU早产儿给予母亲心音联合语音刺激进行干预,能优化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增加住院期间的进奶量,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体格发育早产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语音刺激母亲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