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术前-术中-术后全程体温管理方案对全麻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应激反应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谢欣张萍夏芸潘剑...
    2772-2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麻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全程体温管理方案对其凝血功能、应激反应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麻手术的病例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干预,观察组采用术前-术中-术后全程体温管理方案,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后60 min和术毕时的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毕时的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毕时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麻醉期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 全麻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全程体温管理方案,能有效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凝血功能损伤,促进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并能预防术中低体温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全麻手术全程体温管理凝血功能应激反应低体温

    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和体外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疗效对比研究

    李丙岩刘兵兵王长军孔亮...
    2776-2779,2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术与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跖筋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9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0例单侧慢性跖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腱膜松解组与体外冲击波组,每组50例.腱膜松解组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组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踝关节背伸角度(ROM)、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足底筋膜厚度以及平衡能力.结果 治疗后,腱膜松解组VAS评分明显低于体外冲击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腱膜松解组踝关节背伸ROM大于体外冲击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腱膜松解组AOFAS评分高于体外冲击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腱膜松解组的足底筋膜厚度低于体外冲击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腱膜松解组前侧的星偏移平衡测试法(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SEBT)检测结果与体外冲击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方向检测结果相较于体外冲击波组均增加(P<0.05).结论 相较于体外冲击波治疗,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扩大其ROM,改善踝关节功能,降低足底筋膜厚度,提高平衡能力.

    腓肠肌内侧头腱膜松解体外冲击波慢性跖筋膜炎视觉模拟评分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

    传统固定矫治技术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许珊张金琳王宝玲
    2780-2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牙周病患者应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以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张家口市口腔医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研究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比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矫治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和牙周健康情况.结果 研究组矫治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矫治前2组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出血指数(SBI)、探针深度(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矫治后PLI、GI、SBI、PD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理沟通、社交困难、功能受限、生理障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高(P<0.05).结论 牙周病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牙周情况,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同时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牙周病炎性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

    肠内营养联合精细化策略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李发娟卢俊宇杨楠唐敏杰...
    2784-2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联合精细化策略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00例ICU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抓阄法分为常规组和营养联合组,每组50例,常规组的研究对象行精细化策略干预,营养联合组研究对象采用肠内营养联合精细化策略进行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与干预后Nutric评分及NRS 2002评分、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营养指标、潮气量(VT)、分钟通气(MV)、呼吸功(WOB)、肺的顺应性(C)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营养联合组Nutric评分、NRS 2002评分及PaCO2水平明显降低,PaO2、ALB、PA、HB、TF水平及潮气量、分钟通气、呼吸功、肺的顺应性明显提升(P<0.05),营养联合组生存率高于常规组,病死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联合精细化策略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该策略效果理想.

    肠内营养精细化ICU呼吸衰竭营养指标

    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的疗效比较

    谭海成焦云涛张立宏
    2788-2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服用雷贝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以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H+-K+-ATP酶活性、胃内pH值、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间治疗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更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H+-K+-ATP酶活性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胃内pH值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hs-CRP、TNF-α、IL-6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hs-CRP、TNF-α、IL-6水平均更低(P<0.05);2组间口干、皮疹、头痛、腹泻、头晕合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服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服用雷贝拉唑治疗,可降低H+-K+-ATP酶活性,升高胃内pH值,对异常炎性因子水平给予更好的纠正,加速改善患者病症,有效性、安全性均更高,值得临床优先应用.

    十二指肠球溃疡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免疫功能炎性反应

    己酮可可碱预防肺癌患者紫杉醇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的研究

    梁欢张燕张淼胡小艳...
    2792-2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口服己酮可可碱在预防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的外周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70例,均采用紫杉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方案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观察组口服己酮可可碱0.4 g,2次/d,预防神经毒性.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是否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并详细记录出现症状的时间、症状表现、Karnofsky(KPS)评分及出现神经毒性时紫杉醇的使用剂量.分别在2、4个周期治疗结束及化疗结束6个月时,对比2组患者外周神经毒性情况.结果 治疗2、4个周期后及化疗结束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的概率以及症状严重程度均较低(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的时间也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能更多的按照标准剂量使用紫杉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PS评分为(74.23±6.32)分,高于对照组的(70.56±6.64)分(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己酮可可碱对于紫杉醇所致神经毒性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己酮可可碱肺癌紫杉醇外周神经毒性

    前庭康复训练法对中重度PPPD合并CAG患者干预效果研究

    安红贤邹双骏卢頔
    2796-2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法进行干预,为PPPD合并CAG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唐山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PPPD患者,患者同时合并CAG,入组81例中重度PPPD合并CAG患者,按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与前庭康复组41例,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度洛西汀合并扶正消萎汤治疗,前庭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前庭康复训练法,并采用延伸护理加强训练效果,采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贝克抑郁量表(BD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YAI)、持续性姿势-知觉头晕调查问卷(NPQ量表)对患者PPPD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抑郁焦虑情况做综合评估,采用中医症状积分对患者CAG临床表现做评价,采用治疗依从性问卷综合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DHI得分、NPQ量表得分、HADS、BDI、SYAI得分、中医症状积分得分及治疗1周治疗依从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前庭康复训练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重度PPPD合并CAG患者,在基础用药的基础上,应使用前庭康复训练法辅助治疗,且可视患者个人情况采用延伸护理加强辅助治疗的效果,本方法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前庭康复训练法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重度治疗依从性

    家属参与共治原则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

    陈亚芳钱立蓉戴文君
    2800-2803,2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家属参与共治原则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家属参与共治原则干预)及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40例,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流量峰值(PEF)]、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喘憋、发热、肺部湿啰音及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后,2组患儿FVC、FEV1、PEF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2组患儿总依从率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2组患儿PedsQL4.0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采用家属参与共治原则可促进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同时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家属参与共治原则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护理满意度

    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夜尿症状改善的多因素分析

    陈延孙超甄福康
    2804-2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夜尿症状改善及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5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G)71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OG)87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PSA、最大尿流率,比较2组术后夜尿及尿频次数,比较2组术前术后IPSS评分,PABSS评分.比较2组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Logistic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2组患者术后PSA、最大尿流率得到改善,术后夜尿及尿频次数显著降低,患者术后IPSS评分、OABSS评分、QOL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尿频、夜尿次数、IPSS评分过高、OABSS评分过高是影响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手段,而年龄、尿频夜尿次数过多、IPSS及OABSS评分过高是术后影响夜尿症状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

    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夜尿症状改善多因素分析

    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及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马靖茹郝素芳高瑞平谷向向...
    2809-2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与妊娠期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及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做产前检查的孕妇103例,按照孕前BMI分为低BMI组13例、正常BMI组53例、高BMI组37例,比较3组空腹、1 h、2 h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脂代谢指标[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以妊娠结局为因变量,以年龄、BMI、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既往流产史、既往妊娠史、吸烟史、饮酒、阴道大量出血、宫内大血肿为自变量,分析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低BMI组、正常BMI组、高BMI组空腹OGTT、1 h OGTT、2 h OGTT、TG、TC、LDL-C水平依次升高,HDL-C水平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BMI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BMI组、低BMI组(P<0.05).103例患者共有34例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BMI正常是妊娠不良结局的保护因素(P<0.05),阴道大量出血、宫内大血肿是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孕前BMI高会导致高血糖,高TG、TC、LDL-C,低HDL-C,导致妊娠不良结局.保持BMI正常可减少妊娠不良结局,对阴道大量出血、宫内大血肿孕妇需做好妊娠不良结局预防干预措施.

    体重指数妊娠期糖脂代谢妊娠结局影响因素